企业文化是流动的水华润集团的宁高宁先生在谈到团队建设时,提出一个问题:“华润的文化越来越成为向心力很强的文化,凝聚力强但流动性不强,企业要吐故纳新怎么办?” 向心力和凝聚力很强,表明企业文化已经形成并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因为企业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主要体现为文化的内涵,强调系统、统一,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随着企业资本和管理的输出(表现为并购和扩张),相应地需要文化的跟进,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具有流动性,可复制、可移植、可再造,文化的流动性更多体现为文化的外延空间到底有多大。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文化一致性的彰显,而流动性则是文化的拓展和繁殖能力。 成熟的企业文化都必须具备这两方面的特性,并且达到二者的协调和融合。凝聚力和流动性的强与不强,其实都是相对的,关键看二者的适配程度,不同时间、地域的侧重,以及企业所处的不同的战略发展阶段。 2002年初,在探讨华润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时,宁高宁先生表现出一种清醒和深刻:“怎么找出核心竞争力?我们是个多元化的企业,多元化最容易产生这个问题,最容易产生大而不强,最容易产生越大越散,越大越容易出问题。”华润是个多元化企业,华润的目标是“做行业→做行业领导者”,这就要求必须用文化的一致性,去引领产业的多样性。让华润所进入的每一个行业和企业,都有一种统一的、文化意义上的“视觉识别系统”。 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行业、企业是“岛屿”,而文化则是“水”,是流动的“水”,正是这流动的“水”,把这些分散的“岛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 文化的自成系统和自我生长 任何一家高瞻远瞩的公司,他的文化都是“教派般的文化”,这是《基业长青》的两位作者研究后的发现。
很多企业如获至宝般地希望通过测评技术的引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但环境变量和自身变量的永远变化性使测评并不足以支撑对人的全面评价,也无法真正通过设置测量来控制用人的风险,它只是手段,但不是目的。 基于战略和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赋予了人力资源明确的战略导向,使各个模块围绕战略统一规划,然而,其更多地只是给人力资源各模块灌输功利性战略指引。从预测实现战略阶段性目标的人才需求到晋升通道的设计,绩效至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短时间内满足企业的发展,但单纯的绩效导向无法支持企业持续经营,走向卓越。 基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并且希望通过素质模型整合人力资源各个模块及流程,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导向。然而目前国内的研究尚处于初步开发的阶段,整个素质模型的框架未能跳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价值导向,同时其直接的软肋在于缺乏本土自主技术的研发,也缺乏真正能够围绕素质模型为核心而设计的企业自主测量工具,更无法解决企业文化与员工素质建设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功利性的价值导向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地成为了利益分配的有效工具,企业管理者们习惯于通过构建人力资源体系以实现物质激励。以如是价值导向贯穿起来的充塞着模块、程式和表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帮助仅仅中国企业走向强大而优秀吗?回答是否定的。 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员工真正的需求和期望是什么。当一个员工在早晨闹钟响起时激灵起床,扫去懒散,挤着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公车上班的时候,他仅仅是为了赚这份工钱吗?当他全身心投入于工作之中,主动加班加点追求最好的时候,他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后能得到升迁吗?马斯洛需求理论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错觉:一个人的需要是阶段性发展的,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爱的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是不同阶段的体现。
什么是企业文化提到企业文化,大家都不陌生。大家知道,当一个企业刚开始,只有几个人的时候,实际上靠的更多的不是管理,也不是文化,而是CEO的个人魅力和员工的个人能力;当企业发展到几十人,上百人的时候,单凭CEO的个人魅力已经越来越感到吃力了,这个时候,企业制度管理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但到了几百人,上千人,甚至更大规模的时候,CEO的个人魅力、制度管理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这时,企业文化的作用就能充分的展示出来了。所以,有一句话:“小企业看CEO,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是有道理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1. 岳母刺字在讲什么是“企业文化”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我们都很景仰的民族英雄小时侯的故事,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岳飞吗?他小时侯他的母亲——岳母,在他背上刺了四个大字,哪四个字?“精忠报国”。是的,精忠报国。这四个字是岳飞一生的写照。那么,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岳母,为什么,要把这四个字刺在他背上,而不是刺在别的地方,比如肚子上?要知道,刺在背上的这四个字,岳飞一辈子也不能真正的看到,为什么?大家看,要是刺在肚子上该多好啊!你看看,当岳飞挺着腐败肚跺步的时候,无意间一低头,看见“精–忠–报–国”,啊,对呀,“精忠报国”,多好呀,一下子不就能改了吗?为什么?……岳母真的是刺在岳飞的背上了吗?不是。是刺在了这里(头)。刺在了这里(心)。所以,企业文化是什么?一定是意识!大家再想想我们的实际,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是我们墙上的标语吗?是我们桌前的口号吗?那,我们的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2. 磁石原理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那么,仅仅是一种意识吗?大家知道,世界上企业文化做的好的公司很多,比如,微软,比如IBM,有人说,微软的员工和IBM的员工放在一起,人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21世纪企业文化发展6大趋势“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齐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新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也要有机融合,吸纳双方的文化精华,发展成为更优秀的企业文化。 经营学习氛围 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过程中个人和团队的融合问题,融合得好,会对企业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融合不好,“个性”太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结合“生态化”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如果只重视人的价值,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那么企业将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代价。现在的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应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 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实力、地位的体现。 坚固企业精神 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与企业同成长、同发展,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 剥离商业“外套” 企业文化不是片面地发掘职工体力,而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企业不能再受商业化的束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