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传承企业文化设计 构建企业文化内容

        没有共同的愿景,缺乏共同的信念,就没有利益相关的前提。但凡优秀的企业,都是通过确立共同的愿景,整合各类资源,当然包括人力资源,牵引整个组织不断发展和壮大,牵引成员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实现个体的目标。企业的价值观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东西。因此,可以说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的伦理基准,是企业成员对事物共同的判定标准和共同的行为准则,是组织规范的基础。有了共同价值观,对某种行为或结果,组织成员都能够站在组织的立场做出一致的评价。这种一致的价值观既是组织特色,也是组织成员相互区分的思想和行为标识。所以,认同共同的企业愿景和价值观,是建设和完善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2、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企业有多种利益相关者,但其创立和存在的核心目标在于追求经济价值,而不是为了单纯满足员工个体利益需求。因此,企业组织的目标和其所处的竞争状况,并建立企业与员工同生存、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是处理员工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包括晋升机制等,合理利用利益关系就成了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3、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部分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施恩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虽然心理契约不是有形的,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和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心理契约是由员工需求、企业激励方式、员工自我定位以及相应的工作行为四个方面的循环来构建而成的,并且这四个方面有着理性的决定关系。

        3优质的产品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首要任务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综合体现和缩影。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谋生存,自求发展。而生存发展的出路。则往往取决于企业的产品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好坏。首先,企业要提供优质产品形象,就要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产品的好坏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企业声誉、社会发展进步的政治问题,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反映。抓好产品形象这个重点,就能带动其他形象的同步提高。要把抓产品形象渗透到质量管理体系当中去,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个个严把质量关的良好风气。其次,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创名牌,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创造出企业最佳效益。在市场经济中,随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的逐步形成,企业必须自觉地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强化市场竞争。多出精品,使产品在市场中形成自身的文化优势。同时,要加强产品的对外宣传,富于个性的宣传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辽宁省食品集团公司提出“一切为了美味、营养和健康”,作为公司的定语,是对企业特性产品牧场生的高度概括,又具有很好的引申和升华。4清正的领导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企业领导在企业中的主导作用和自身示范能力是领导形象的具体体现,也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首先,企业领导的作风,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因此,企业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成为真抓实干,精通业务与技术、善于经营、勇于创新的管理者,也要成为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具有献身精神的带头人。其次,要提高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程度,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明白人。一是企业领导要将自己塑造成具有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和现代管理观念的企业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时改革的领军人物比尔·芒克带头,完成工作后提前回家,并让周围的人跟着他这样做。3个月后,提前下班的人不再被上班的同事盯着走出大门了,可以毫无愧疚地去看儿子的棒球比赛。由此导致一个最大的问题:在经理们减少工作时间的情况下,是否真的能维持万豪的服务品质不降低呢?8月,计划结束时,三家酒店的经理平均每周少工作5小时,市场部和销售部每周平均减少7小时。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损失,假设经理每小时的平均工资是30美元,酒店岂非每周在每个人身上就损失了150美元?另外为加快信息传递而给经理购买电脑联网,这又增加了投入。然而,比尔·芒克发现,根据万豪的客户反馈机制,服务品质并没有下降,他们坚信,管理灵活性计划对客人没有任何影响,也没有发现利润有任何减少。硬件设施的投入完全由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效益弥补了,比如销售经理通过网络找到了新客户。企业文化的强大功能在于,作为管理的要素对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只有当这种作用得以彰显时,成本才可能转化为效益。因此,CEO除了要有一份公司的财务报表,更需要一份企业文化的投资回报表。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公司招聘新员工或者选择高层管理者时,都希望他们能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但不是所有CEO都意识到自己这种愿望的根源,“虚”的价值观是可以产生“实”效应的。员工对企业价值观越认同,就越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培养成本、缩短员工的适应过程,从而尽快地创造投资回报。有数据统计企业文化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贡献。哈佛商学院连续17年跟踪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的变化,结论是:与不具备优秀文化的企业相比,一个有良好文化氛围的企业,其经济收益是前者的17倍,员工人数的扩展则是前者的29倍。美国的消费品公司阿伯特·卡尔弗从1993年开始其企业文化重塑工作,每年都有企业文化的改革活动,企业的销售额和税前利润也相应地年年高涨。

        文化来自对假设的实践那么我们说企业文化是假设,这个假设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华为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叫做我们绝不让雷锋吃亏。用他们老板的话讲,就是绝不让雷锋穿破袜子,让焦裕禄累出肝病来,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这样的假设,又怎么形成它的文化的呢?这就是首先看现实,现实是为什么雷锋越来越少了?而在一个企业是需要雷锋的,需要千百万个雷锋。那么接下来要思考这个现实,雷锋少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因为谁当雷锋谁吃亏,所以雷锋越来越少了。那么这时自然就要提出假设来了,假设什么?假如我们不让雷锋吃亏,会怎么样?结论是雷锋肯定会越来越多。所以老板就开始宣传自己的理念,在华为绝不让雷锋穿破袜子,绝不让焦裕禄累出肝病来。宣传完了以后,他要放在制度里,设计一套不让雷锋吃亏的制度,这个制度主要表现在评价制度和分配制度上,然后实施这个制度,推行这个制度。通过制度进一步强化这种理念,由此牵引大家都来做雷锋。这就是通过制度培养雷锋,所以在前,美国的建国先贤们讨论的不是谁当总统,他们思考的是:“我们能够创建什么样的程序,使国家在我们死后仍然能拥有很多优秀的总统?我们希望建立哪一种长治久安的国家?要靠什么原则建国?国家应该如何运作?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指导方针和机制,以便创造我们梦想的国家?”(见《基业长青》)华为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我们绝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我们再看,员工这时还是迷盲的,为什么学雷锋会吃亏呢?为什么我做了雷锋,反而不如那些不做雷锋的人呢?感觉到迷惘。这时候老板提出我们公司的雷锋是不吃亏的。员工置疑,怎么可能了?整个社会上学雷锋都吃亏,我们公司也不是独立王国,怎么可能不吃亏呢?于是老板开始宣传自己的理念,员工是半信半疑,这个半信是给予他对企业家的信心,半疑还是对于实践的一种反思。

关键词:传承企业文化设计,构建企业文化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化  文化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传承  传承词条  构建  构建词条  内容  内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