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长平之战,人们都会立刻联想到赵括的纸上谈兵和白起的坑杀降卒。但是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失败真的是由于赵括只会夸夸其谈吗?将整个战争失败的责任全部怪罪到赵括一个人身上恐怕对赵括来说并不公平。
长平之战并不是一般的两国交锋,而是秦赵之间的战略总对决,秦国处于战略攻势,赵国处于战略守势。如果秦国获胜,则能扩大秦对关东六国的优势,加速统一六国的进程;反之,秦只能退守函谷关,重新积累力量,关东六国则又能获得喘息的机会。
战国七雄
首先让我们看看交战双方的背景:
公元前262年,秦国经过宣太后芈八子(不错,就是芈月传里的主角芈月)和昭襄王嬴稷几十年的经营,实力已超过关东六国。在关东六国进行各种权力内耗和相互战争时,秦国的政局相对比较稳定。
秦昭襄王在位时间相当长,与其同时期的关东六国国君都至少换了三茬。在当时人均寿命都比较短的情况下,昭襄王能寿至七十五可谓老天给了秦国一个统一六国的机会。昭襄王执政前期由宣太后主政,虽经历公子壮叛乱,却也靠她灭了北边的义渠,免除了秦国的后顾之忧,权力过渡得也比较平稳。亲政后秦昭襄王拜魏人范雎为相,远交近攻,秦国日益强大。
此时年龄只有二十多岁的赵孝成王继位虽有6年,但与在位近半个世纪的秦昭襄王相比还是显得太过稚嫩。赵孝成王的父亲赵惠文王在位三十四年,每每面对秦昭襄王时都是以弱者的面目出现,大家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渑池会都是发生在这两个国君之间。
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时选择赵括取代廉颇,除了秦国反间计的影响,恐怕也是因为年轻气盛,希望进行战略反击。而赵国虽因胡服骑射的改革强了军,却并没有因此富了国,再经过赵武灵王晚年时的动荡,传至赵孝成王时,国力已然今非昔比。
赵孝成王与秦昭襄王
我们再看看长平之战的整个过程:
前奏: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的野王城,切断上党郡和韩国的联系。上党郡首不愿投降秦国,转而归附赵国。赵孝成王决定接收上党郡从而直面秦国大军。
第一阶段:公元前261年4月(一说前262年),秦国进攻上党,廉颇领兵20万驰援。两军交战赵国败多胜少,廉颇退守长平,据长城抵御秦军。战争转而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第二阶段:双方对峙数月至公元前260年夏,秦军使用反间计促成赵国临阵换将。赵括取代廉颇指挥赵国大军。秦国也偷偷用白起换下王龁指挥战役。
第三阶段:赵括主动出击但被秦军截断后路,中伏被围。
第四阶段:赵括筑垒坚守46天,粮绝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全体投降。
尾声:白起假意纳降,实则坑杀,史载“四十万赵军,一夜俱尽”。
后世史家基本都把长平之战的失利归结于赵括一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蔺相如对赵括的评价“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并通过其母口述“括不可使将”,因为“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且“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事实上,这些评价即便真有,也不过都是挑选出来的一面之词。首先当时赵括已有四十多岁,虽然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不会是从未上过战场的门外汉,否则赵王绝不敢将全国之兵力孤注一掷在一个只从事过文职的人身上。而且临阵换将并非赵孝成王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必定经过多方讨论。想必廷议此事时,支持赵括拜将的也不在少数,只不过因为最后赵括战败身死,那些支持的言论无法流传下来而已。
再者,即便仅仅考虑这些反对的言论,也不能说明赵括就不适合带兵打仗,“不知合变”也可以说成是意志坚定,易言兵事也可以说成英勇无畏,“军吏无敢仰”也可以解读为在军中威望高,至于“所赐金帛,归藏于家”、买田地这些,王翦领全秦国之兵在外时不也做过吗?难道因为王翦胜利了,他的做法就是为了免猜忌而自污,赵括兵败,这相同的做法就是专独贪财吗?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作为秦赵两国间战略总对决的长平之战,究竟该如何用兵并不能由前线的主帅决定,而是由后方的国君根据己方对政治、经济总体的判断来决定。廉颇领全国之军与秦军在两国边境对峙逾年,坚壁不出,拼的是两国的耐力。这种打法虽然可以减少伤亡,但战争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便己方粮草无虞、对方补寄艰难,掌握主动的秦军也可以适时撤退。但是举全国青壮年劳力戍边如此之久的赵国真的能做到粮草无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