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长平之战之赵国择将问题

战国九大将(或说八大将)中赵国独占了三个,分别是廉颇、赵奢、李牧,另外乐毅、田单也在赵国担任“相”,所以赵国的军事人才是相当多的,但是,乐毅死后,就在长平之战爆发前的一两年间,赵奢、田单也相继去世或离开赵国赵国到了将军“真空”时代,正值此时,长平之战爆发了。虽然赵国良将相继去世,但战争爆发时,赵国依旧有廉颇、乐乘、李牧、赵括四大将军(而此时的秦国只有白起、王陵二将),而其中赵括是最差的,那为什么赵孝成王最终却任用了他呢?

首先说廉颇,我们都知道廉颇很能打,那为什么赵王非要换了他呢?第一,廉颇是位平原将军,在山地作战经验不足。廉颇一生大战很多,而且少有败绩,曾以八万大破燕军四十万,杀燕将粟腹。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廉颇多与燕、齐、魏等国交战,而很少西进,我们可以看到,自邯郸伐燕齐魏,一路几乎全是平原,向北没越过燕蓟,向东向南也未渡过黄河。这些战斗廉颇几乎保持全胜的记录,哪怕是遇到秦军,也是“大破之”(《战国策》)于几(今河北大名),但是另外两次战争廉颇就不那么幸运了,先是阏与之战,赵惠文王打算派他去抵御秦军,然而廉颇却说:“道远、险、狭,难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赵奢传》),这是《史记》记载的廉颇第一次山地之战,终因“难救”而未去救,第二次山区之战救是长平之战了,在前三个月的战斗中,赵军丢两处要垒,死一裨将和六个都尉,可见廉颇在山地作战能力也不是很突出的,而正是丢了那两处要垒最终决定赵国的失败,因为那两处要垒是攻防兼备性质的堡垒,丢失后赵军就只能退守丹河一岸,与秦军隔岸对峙。这一对峙就是三年,结果坑苦了秦国,但也拖垮了赵国。所以廉颇在平原作战能力是相当强的,但到了山地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第二,赵国朝野一片不满。长平之战仅相持半年后,赵国就没有粮食了,向齐国借齐国不借。这样又持续两年,赵国朝野就对廉颇的守极度反感,一片反对之声,这种情况下,赵王虽然坚持两年没有撤换廉颇,但大势所趋,赵王终不能不顾朝野的一致反对,尽管有蔺相如等少数人依然支持廉颇。第三,秦的反间计。廉颇的坚守最终坑的秦国承受不住了,尤其是韩魏两国渐渐异动起来,随时有可能切断秦的粮道。在这种情况下,秦就迫切要求拿掉廉颇。于是惯用伎俩反间计又开始了,他们以十年前马服君大破秦于阏与为突破口,这又正好迎合了赵国朝野,于是撤换廉颇便不可更易了。

其次说乐乘,史书关于乐乘的记载较少,但他的军事才能却并没有因此而为湮灭。《史记》记载,长平、邯郸之战后,赵国军队只剩下不足十五万人,且不少是“其孤为壮”的少年,而燕国却有六十万大军。即使如此,他依然继廉颇之后率军攻打燕国并包围了燕都蓟,而且还率军主动“攻秦信梁军,破之”。虽然秦赵多次大战,但赵主动攻打秦国的战例却寥寥无几,何况在这种赵国几乎“无御敌之兵”的艰难情况下,还取得了胜利,这些足以表现出乐乘的军事才能。那为什么赵王不用他呢?第一,当时他可能已经投奔燕国了。《史记·乐毅列传》记载,在赵反击燕国的战斗中,赵军生擒了乐乘,但同样,在《史记·赵世家》又记载说被俘的是乐间而不是乐乘,所以当时乐乘在没在赵国,不确定。如果没在自然就不能用。第二,他的战略思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赵奢传》中记载阏与之战时赵王曾想用乐乘应战秦军,但乐乘“对如廉颇言”,这是史料中少有的乐乘说的话,这句话也就反映出他的战略思想,那么对“如廉颇言”,廉颇说了什么?上文记载廉颇说阏与“道远险狭,难救”。“难救”所以不就,这说明乐乘是一个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将军。长平之战,他可能认为也没把握取胜,所以不去。那么这样即使赵王想用他他也不会接受命令的。在战国时代,这种将军不听君王应战的战例很多,大多国王都不会怪罪将军。第三,赵国的实际情况不允许,那就是赵国这时候已经被拖得精疲力尽了,不允许再打持久战,而乐乘如果有把握取胜那也跟廉颇一样打持久战,这样是赵国所不允许的。总之,或者没在赵国,或者没把握取胜,或者如果有把握取胜赵国却承受不起了。这三点决定了乐乘最终没有成为长平之战赵军的统帅人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长平之战之赵国择将问题  赵国  赵国词条  长平  长平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周朝

 子路是不是好学生

孔夫子最喜欢的学生,肯定是颜回,这是“爱他没商量”的。颜回生前,孔子就赞不绝口,一口一个“贤哉,回也”,还说颜回能够做到的,连他自己做不到。颜回死后,孔子大声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