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开元后期的李隆基由于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做惯了太平天子的李隆基逐渐怠于政事,恶于纳谏,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史曰“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通鉴纪事本末》)反正艺术家出身的皇帝李隆基,认为天下也没有什么要让他操心的了,总之形势不是小好、不是中好而是一片大好,一心想过声色犬马的娱乐生活(还由此引来了一段轰动古今中外的古代爱情故事,比任何明星都更具生命力的爱情传说也),基本不喜纳谏的李隆基也基本从明君向昏君直接一步到位地过渡了,这个也导致了唐朝第一奸相李林甫的横空出世,其实没有昏君也没有佞人,这两者之间基本是平行的,换句话说就是通常所说的相辅相成是也,何况我们的哥奴(李林甫的小字)大人虽然对理论不是很在行,但却“善音律”,说白了就是很会吹拉弹唱,是个不可多得的音乐天才,落生在现代也该是宗盛大佑级的音乐教父吧,所以哄起要娱乐的皇帝来说更加近水楼台先得月,本钱大大的,也活该他引来了一段光辉灿烂的星途,连天都帮他啊。
话说李林甫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官场腾出空位,帮助与宰相张说有隙的宇文融扳倒政坛老鸟十分骄傲自大的张说之后(张说一开始是小看哥奴他们的的整人天赋了,他不知道骄傲会使人落后使人搞不清状况,他的对手可是名垂千古的“搞人专家”李林甫也,最后被成功弹劾罢相),便当机立断和宇文融划清了界线。
因为他知道司法界大佬宇文融太过锱铢必较,没有容人的度量,也得罪了很多人,迟早会搞出事。其实善机变和见风使舵,凡事低调不太显山露水的他,只不过是把宇文融当作交换筹码和一块跳板而已,权钱两清之后,迅速撇清和宇文融的所有关系,不再留在宇文融的贼船上,这招相当高,最终使他摆脱了宇文融的朋党牵连洗清了底,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了政治“漂白”,后来又钻进了主管行政的尚书省,历任刑部,吏部二侍郎。吏部是古代主管选拔官吏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组织人事部门,肥差也,官员留京或外任都由吏部调度,当然能趁机积聚起很广泛的人脉,事实上李林甫一钻进吏部当了副部长,就已经把之当成了官场交易所和升迁筹码,做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某些贪官污吏的座右铭包括但不限于李林甫之流而且是古今同理也,从此他也积聚起了足够在官场耍大牌的雄厚资本。
据说李林甫曾无条件满足对李隆基有恩的宁王李宪(让太子位的李隆基大哥)徇私任人的要求,为了给人以一种公正廉明的假象,李林甫假装把宁王开列的十个入官名单中的一人绌出(经请宁王同意),说他拉关系走后门作风大大有问题,这样的人当然不能当官,原来是徇私舞弊的李林甫,还因为这星味十足的官场表演,而赢得了一片喝彩声,既不得罪权贵又有了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美名,骗取了声望,一箭双雕也。
高,实在是高!官场手腕如此圆通,当然不枉他在官场发得稀里糊涂,雄居相位近20年,果然是一个金牌伪君子。不过,李林甫的雕虫小技当然不能骗过有识之士,他的拙劣表演,自然遭到了刚直不阿、火眼金睛的宰相张九龄的诟病,从此结下梁子,成了水火不相容的两派政治势力,由此进入了势不两立的组织博弈。
当然,李林甫上面有人,有恃无恐也。因为极力支持当时十分得宠的武惠妃,并不惜得罪太子党,来拥护推动武惠妃的宝贝儿子寿王李瑁上位为万岁计(也就是做皇帝),所以常得到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的武惠妃的美言,在皇帝面前吹“枕头风”大赞李林甫能干什么的,也保证了李林甫的足够出镜率,最后也经常能像现在的某些贪官一样“带病”升官,不久擢为黄门侍郎
这样还不够,李林甫为了继续往上爬,还煞费苦心地大耍“美人计”(也就是泡妞),利用“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来做向上爬的通天阶梯,既能爽又能升官发财,何乐而不为?李林甫这厮真他娘的太有想象力了,难怪他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还能拥有粉丝无数,果然是食脑一族,凡人只有膜拜的份。
据《旧唐书》记载,他曾经私通侍中(宰相)裴光庭的夫人,大搞地下情的那种。裴夫人是武则天侄儿武三思的女儿,武三思虽然已死但经营的势力还在,至少皇帝最宠幸的宦官“二皇帝”高力士就出自武三思家,当然说得上话,不然李林甫当然不会煞费苦心来泡大姐级人马,这不是浪费青春吗?凡事都有因缘际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