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宋代人把王安石跟秦桧并列之谜

看不懂的王安石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不会对王安石变法感到陌生。作为一个参加过高考的学生,更是对此深恶痛绝。

为了考试,学生要将王安石变法的原因、背景、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保甲法、青苗法、差役法等的具体内容全部背诵下来,且烂熟于心。

这样一圈下来,学生往往心力交瘁。同样,拜这种教育所赐,对于王安石这个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烙下这样一个印记——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国著名的变法者。王安石代表小地主阶级反对压迫、提倡变法,却被代表大地主阶级的司马光等人打压,最终失败,等等。

其实,大家可能想不到,王安石能够获得这么一个好形象,是近代的事情。在晚清前的800多年间,王安石一直是一个奸诈小人的形象,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罪臣、一个让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

在北宋官员、百姓的眼中,若不是这个蓬头垢面、邋遢脏乱的人在执政时,与民争利、任用奸臣、打击忠义、胡乱变法,使得天下大乱,北宋何以灭亡!若没有这个“胡搞”的人,北宋何来靖康之耻!王安石跟童贯、蔡京一样,就是一个遗臭万年的奸臣,万死不足抵其罪!

王安石这种负面的评价,北宋如此,南宋也是如此。

南宋建立后,宋高宗下令重新修编《神宗实录》。编纂细节就不说了,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把这场变法的名字改掉了。不再叫它熙丰变法了,而是直接称其为王安石变法

在历史中,宋神宗一共有两个年号,一个叫熙宁,另一个叫元丰,所以这个贯穿宋神宗一生的变法,就叫熙丰变法。但是,宋高宗这样一改,就是告诉世人:宋朝的这场亡国之祸,不是宋神宗的事,全是王安石惹的祸。

南宋期间,朱熹读完王安石变法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大文人罗大经对王安石更是嗤之以鼻,称其为:“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整个宋朝有两个罪人,一个是王安石,导致国家分裂;另一个是秦桧,导致国家不能再归于统一。

可想而知,在罗大经眼里,或者是在整个南宋文人的眼中,王安石的知名度这叫一个高,他可与秦桧齐名,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坏人、一个永载史册的大奸臣。

即使到了明朝,对王安石的评价,也没有改变。

明朝有一本著名的小说,叫《三言二拍》,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说的王安石。书中说,宋朝百姓喂牲口食物,都是这样叫唤:“啰啰啰,王岐公吃食;来来来,拗相公吃米。”

那么,为什么到了现在,我们对王安石的评价又这么高呢?这个转折点在哪里呢?

这个转折点,在晚清;让王安石重见天日的人,就是梁启超。

晚清时期,梁启超想变法图强、振兴大清。在构思变法时,他瞄上同样变法王安石。梁启超非常敬佩王安石,他不仅写了一本《王安石传》,来纪念心目中的这位偶像,还送给了王安石一个极高的评语——“三代以下唯一的完人”!

这个评价实在是高,在中国的历史中,三代一般指的是“夏商周”。可见,梁启超的意思是说,在夏禹、商汤、周文王之后,天下只有这么一个“完人”!言下之意,什么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都比不过王安石

至此,在中国这位“悲剧英雄”的笔下,王安石完成了逆袭,获得崇高的评价了。

后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一句“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话,让王安石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大英雄,一名伟大的改革家。

再后来,拜媒体所赐,即使是不懂熙宁变法为何物,甚至连宋朝历史都不甚了解的中国人,也会知道王安石这个名字,并用“伟大”二字来称赞他。大家称其为“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改革家”等。

其实,这种对王安石“先前无限诋毁、后来无限崇拜”的方式,确实值得商榷。

如今,史学家们可以剥离所有人为的因素,开始客观地、从众多角度重新评价这位1000年前的大人物了。史学家们的评价,还原出一个完全真实的王安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宋代人把王安石跟秦桧并列之谜  秦桧  秦桧词条  王安石  王安石词条  宋代  宋代词条  并列  并列词条  
宋朝

 中国历史事件--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阻止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是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