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苏轼和法海不得不说的两件事

去过西湖的人都知道,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苏堤。这条大坝,是苏轼第二次出任杭州知州时,为了治理水患,组织人力大规模修建的。

在这条水坝的帮助下,困扰杭州市民多年的水患问题,被有效解决了。人们为了纪念苏轼,便将这条大坝取名苏堤。

现在的苏堤,虽然早已失去了防水的作用,但历经百年的修缮、植被,变成了一条风景优美、景色迷人的千里长廊,是“西湖十景”之一,后人称为“苏堤春晓”。

除了苏堤,苏轼在杭州一带还留下了很多的人文轶事。

这些故事中,以金山寺论佛最为著名,也最为有趣。

如今,一提到金山寺,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法海大师,还有那部脍炙人口的《白蛇传》。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中,法海禅师是金山寺的得道高僧,他精通佛法,一生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不仅为当地的老百姓干了很多的好事,更是凭着超人的毅力,创建了规模宏伟的江南第一大佛教寺院金山寺

法海对佛教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被奉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当时,苏轼金山寺拜见的主持不是法海,而是苏轼文章中频频出现的佛印长老。

苏轼与佛印长老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这两个。

第一个故事:问佛。

有一天,苏轼跟佛印长老参佛,苏轼突然问道:“在大师的慧眼中,吾乃何物?”

佛印长老道:“在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

苏轼很高兴,他见佛印身材臃肿,便调侃道:“在我眼中,大师就是一坨牛粪。”

佛印大师一点也不生气,平静地说道:“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有牛粪,所见皆化为牛粪。”

这番话,说得苏轼哑口无言。

我个人认为,在现在的社会里,太多太多的人把这个故事忘记了。

若不信,请看看周围的人,必有一些目中无人、常常藐视同事和上级的人,动不动说别人:你们这群蠢货……

请这样的人,好好地、认真地重读一遍这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换物。

又有一天,佛印大师正与众僧谈文说道,苏轼一身官袍,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就走了进来。

佛印大师看见他后,抱歉道:“学士从何处来,此间无坐处。”那意思是说:“学士从哪里来?这儿可没有您坐的地方。”

苏轼见佛印大师要轰自己走,便引经据典答道:“暂借四大为坐。”那意思是说:“既然没有坐处,何不暂借大师的四大(佛教中,地、水、火、风为四大),用作禅床?”

佛印听罢,笑道:“学士有意论佛,我有一问,若学士能答,我便让坐;若答不上来,请留下腰间玉带,以镇山门。”

苏轼自恃才高,欣然允诺。

佛印笑问:“四大皆空,五蕴(佛教以色、受、想、行、识为五蕴)非有,学士何处坐?”

苏轼一时答不上来,只能认赌服输,把玉带交给佛印大师。佛印大师也不白要,他送给苏轼一件衲裙,以为回赠。

一条玉带,换回一件衲衣,怎么算都不划算。当晚,睡不着觉的苏轼写了一首《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的诗,专门纪念此事。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银仍落箭锋机。

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如今,那条玉带依旧保存在金山寺中,供人观赏,并见证着那段历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苏轼和法海不得不说的两件事  法海  法海词条  苏轼  苏轼词条  不说  不说词条  不得  不得词条  
宋朝

 陈瓘是北宋士大夫精神的典型代表

什么是士大夫精神?简而言之,士大夫精神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展开)

宋朝

 苏辙曾是个愣头青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多对宋王朝抱有一种执着的偏爱。大儒朱熹曾言:“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他没有预料到“崖山之后无中国”,大宋朝的文明不仅空前,而且绝后。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