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到过,努尔哈赤舍弃了当时东北最牛的城市辽阳,连刚刚建成的新宫殿都不要了,毅然迁都当时不及辽阳一半大的沈阳,这才有了后来的“大城市”沈阳。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整个大规模改建了的沈阳城却和以往女真人建造的城池截然不同,一点儿满族味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经过对史料的分析发现,原因只有一个,决定迁都的是努尔哈赤,但改建这座城市的却是他的继承人、对汉文化极尽“拿来主义”的皇太极。
改建新都参照了中国王朝都城必备要素
真正把沈阳建成大金汗国都城的,是努尔哈赤的继承者清太宗皇太极。
皇太极于天命十一年九月入继汗王位之处,巩固对辽东地区的占领和保持与明朝的平衡关系自然是首要任务,而巩固和加强自己在女真贵族中的权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尚无过多精力去考虑都城建设。天聪五年,当这位新汗王在处理对内对外事务愈来愈感到得心应手的时候,他开始想到把自己居住的城市改造得更适合于国都的地位和功能。
从文献记载看,明朝沈阳城内的规划只适合于辽阳城北部屏障的中等级别军事防御性质城市,与统辖东北全境的后金汗国都城形象很难相符。
于是,皇太极在一些官员的劝说下,参照他所能了解的中国王朝都城应具有的要素,并根据当时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开始从外到内大规模地改建这座城市。
现在的沈阳城“八门”是咋来的
进入辽沈地区前,女真人在山区虽然也建造和居住过许多城,但包括他们的第一个都城赫图阿拉在内,都是依地势而建的山城,从存留的遗迹可以知道,这些山城的城门和城墙并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而是随山势和使用需要自然修建。而这些昔日行之有效的建城方法和原则,在沈阳这种平原地区大多失去了意义,需要更多考虑的,是城墙整体防御功能以及各方向的平衡、美观、方便的效果。在以前的山城内,各区域的划分直接受地势条件的制约,地势高而相对平坦的地方是供城内首领建造住宅之处,院落大小和房屋朝向都要根据具体情形而定。因此现在能见到的所有女真山城,几乎没有一座是比较规则的方形或圆形平面内划分成整齐对称的区域,然后再按一定原则去规划其用途。
这次改建沈阳城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改为每面各两座城门,即将原来城门处改为城墙,再于其两侧位于城墙长度三分之一的地方各新开一座城门。由于这次改建并没有扩大城的面积,各面城墙的长度也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在原来基础上加宽加高,所以增辟城门可以结合在维修改造城墙的工程中一并进行,并非特别浩大的工程。何况这些还是在几年内陆续分期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