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按公历,它已经翻越一年,在l月20日或21日,此时太阳正好到达黄经300度。关于大寒,古文献上记有不少记载,如《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又说:“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逸周书》中载:“大寒之日,鸡始乳。又五日,鹜鸟厉疾。”《孝经纬》载:“小寒后十五日,斗指丑,为大寒,至此凛冽极也。”大寒以“凛冽”二字来形容,并以“极”表示程度,可见风之猛,雪之大,冰之厚,温之低。作为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大寒”一词,最简单,最直白,也最准确。
文学语言描述大寒的天气,喜欢用“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冰冻三尺”来形容。“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一首《沁园春·雪》,更将它表现到了极致。民间谚语的语汇则更为生动形象,如“大寒小寒,冷成一团”,如“三九冻死猫,四九冻死狗”等,大寒之“寒”的感觉,从中能够细细体会。从气象学的角度,由于地面在夏秋之季积累的热量,冬至之夜始,散发幅度加大,至大寒,地面热量落至最低点,因而气温也降至最低。“天寒地冻”,在我国北方,类似现象已经出现多日。
民间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和“早喝人参黄蔑酒,晚服祀菊地黄丸”等养生谚语,也有“小寒多积肥,大寒迎新年”等生产生活谚语。北方一些城镇,大寒前后,街上就会出售一种《九九消寒图》。图上绘有九九八十一朵梅花。买回家后,每天用笔染上一朵,且按“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规定,在花瓣上记下当天的气象状况。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染完,冬去了,春来了,天也变得暖和。《九九消寒图》名副其实。
有关大寒的谚语不多,其内容,主要以大寒当日天气,预测后期的气象走势,以及来年庄稼收成情况。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不冻,冷到芒种。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大寒东风不下雨。
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
交了大寒就是雪,明年又是丰收年。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数九寒天天不寒,来年田里少粮食。
雨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寒冬不过九九。
三九见大风,黄梅无大雨。
三九见东风,梅雨定是空。
三九四九,刀尖不入土。
一个篱笆三个桩
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合伙做生意时,不计较利润分配。谚语有“亲兄弟明算账”一说,但对他们,没有用处。古人把他们这种友情,称之为“通财之义”。后来他们一起去齐国谋生,分任齐襄王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自的老师。齐国内乱,齐襄王被杀,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相争,结果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齐桓公为治理闰家求教老师鲍叔牙,鲍叔牙说:“你现在最需要一个才智过人的贤人来协助。”齐桓公很惊讶:“天下还有比您更能干的人吗?”鲍叔牙推荐了管仲。齐桓公不高兴了,前期争夺王位时,管仲曾暗中射过自己一箭。鲍叔牙看穿了齐桓公的心思,说:“管仲才能过我十倍,你要不记前仇,任他为相,肯定能治理好国家。”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但管仲上任后,从来不提携鲍叔牙,任命重臣大员,名单上没有出现过鲍叔牙的名字。甚至临终前,还再三嘱咐齐桓公,不能让鲍叔牙继承相位。管仲去世后不久,齐桓公驾崩。他的五个儿子,为争夺王位,开始相互残杀,以致齐桓公的尸体,六十七天无人过问。而鲍叔牙,无官一身轻,全身隐退于事外。管仲用心之深远,由此可见。后来史书用“管鲍之交”和“管鲍遗风”来称赞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真诚的友谊。
民间谚语中,以“交友”、“友情”为内容的有不少,其中“宁喝朋友水,不吃敌人蜜”提醒人们慎重交友;“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世难求”,说的是能交上真正的好朋友是非常难的;“平时肯帮人,难时有人帮”,道的是交友方法;“雁怕离群,人怕单干”,说的则是友谊的重要性。
独支竹难撑,独木桥难行,独只碗难响,独角戏难唱。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远亲勿如近邻,近邻勿如隔壁。
红花还须绿叶扶。
朋友一条心,粪土变黄金。
千千万万匹走马,换不来真正的友情。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这个“年”,自然指的是农历。再过十多天,“立春”踏雪而到,又是新的一年,新的一个季节了。我国大多地方,大寒之后,便开始进人繁忙的年货准备期。而此习,由来已久,清代《真州竹枝词引》中,就有“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的记载。对于大多数人家,忙年货是一种快乐。旧时物质匾乏,生活单调,一年到头,大人孩子就指盼着过年好好乐一乐。
在民间,专门流传有谚语谣,反映腊月尤其是腊月二十以后的各种习俗。其中北京地区的为:“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简简单单几句,就把年前该做的事和怎么做,交代得清清楚楚。但同是北京,同是这首谚语谣,还有另外的版本:“老婆老婆你别馋,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勃;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后者更接近城市生活。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时尚不同,习俗不同,方言不同,因此类似谚语谣,不同地区流传有不同的版本。
腊八粥,熬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锅貂;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推煤鼠;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姐姐拉着弟弟扭一扭。(鲁)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蒸枣花;
二十九,去打酒;
大年三十儿捏饺儿;
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晋)
二十三,过小年;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稻鸡;
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九,去灌酒;
年三十儿,贴门旗儿。(豫)
二十三糖瓜黏,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杀灶鸡,
二十/贴花花,
二十九去打酒,
年三十包饺子。(东北)
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
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
腊月二十九,脏土都搬走。(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