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里来绕三灵,
一绕绕到大理城。
绕到东门唱奋调,
绕到西门停一停。
绕到弯桥歇一歇,
绕到喜洲谈谈情。
绕到庙头才住下,
一夜唱到大天明。
这首白族民歌,唱出了白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绕三灵”的活动过程。“绕三灵”又名“绕山林”或祈雨会,是白族的春游歌舞活动,也是栽种水稻前的祈祷仪式,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在苍山之麓、洱海之滨举行。届时,大理、洱源、巍山、宾川等地的白族群众,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汇集苍洱之间,参加被誉为白族狂欢节的“绕三灵”。
所谓“三灵”,即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和仙都金奎寺,绕三灵便是申这3个寺庙的意思。绕三灵由来己久,据清代杨琼《滇中琐记》载:“大理有绕三灵会,每岁季春下泛,男妇垒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男者犹执巾秉扇,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相传起于南诏,数千百年不能禁止,盖惑于巫言,祈子嗣,攘灾病”。今日的绕三灵依然承接旧时的路径,如民间俗语所言:“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家园。”农历二十三日这天,参加绕三灵的以每村为一队,男女老少身穿盛装。领队通常由2名男子担任,他们头缠大白包头,身穿雪白对襟衫,外披黑领褂,着彩色绸裤,脚踏缀有红绒球的彩绒鞋,有的还带上一副墨镜,脸上涂着胭脂,打扮得十分风趣。2人共扶一枝杨柳,柳枝上挂一个葫芦,一块彩绸,一人执拂尘,一人拿红扇或甩白毛巾,2人边舞边唱,唱词诙谐幽默。随后的人流,有的敲着八角鼓,有的吹着树叶、项呐,或打着霸王鞭,弹着三弦。成千上万的人,且歌且舞,缓缓而行。先顺着苍山之麓绕到五台峰下庆洞村本主庙、神都圣源寺,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在诵经、祷告仪式结束后,即歌舞狂欢,通宵达旦。在这种特定环境里,男女青年对歌寻找心上人。从前,一些已婚不育的妇女在桑林中祈求得子,不受道德规范约束,老人们也在对歌中寻找回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次日清晨,欢庆的人们从神都出发,向南绕到洱海边的河埃城村洱河灵帝庙,当晚在此狂欢祈祷。次日,人流又继续沿着洱海边前进,绕到马久邑村本主庙,在此歌舞祈祷后才各自返家,节日到此结束。这个原本为祈求丰收、生殖的节日,现已成为白族人民春游娱乐的一个重要活动,人们在一年辛苦地劳作之后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如醉如痴,寄情自己生活劳作的土地,期盼平安吉祥。整个绕三灵活动,充满了人们对泥土的眷恋。
关于绕三灵的起源,民间有种种传说。其实“绕三灵”的原始文化内涵是古时社祭、求雨和生殖崇拜。“桑林”最早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社”,最早内容为“令会男女”。先民们认为,以性活动来祷雨是最有效的方法,而祷雨的目的则在于农事平顺、五谷丰登。
绕三灵又称绕山林、绕桑林,是白族特有的传统节日,白语叫“观上览”。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盛行于云南省大理州洱海周围白族地区。
据说,绕三灵起源于南诏前。当时大理洱海水位高,人们居住在苍山上。为了狩猎和互相往来的需要,人们在苍山十九峰顶辟开一条路,使各部落青年之间能够互相往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固定的会期。那时山上树多林密,其中桑树最多,所以称之为“绕山林”或“绕桑林”。到了大理国初期,因受佛教影响,“绕山林”变成了“绕三灵”,即绕“佛都”祟圣寺、“神都”圣源寺和“仙都”金奎寺的活动,意在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祝愿五谷丰收。
关于绕三灵的起源,民间还有不少生动有趣的传说。一说南诏时期,太子出游失踪,皇帝十分着急,便贴出告示,许诺谁若能找到太子,男的可共坐江山,女的未嫁可被娶为太子妻。消息传出,一时闹得沸沸扬扬,百姓因皇帝仁义施政,很乐于帮忙寻找太子。大家不分白天黑夜地在苍山洱海一带寻找太子的踪迹,三天三夜过后,太子终于被一个叫玉香的姑娘找到了。太子和玉香一见钟情,恰好皇帝又许过诺言,于是他俩被允许在四月二十四日这天结为夫妇,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人为了纪念这段佳话,就在每年这个时候沿着当年寻找太子的路线串游一圈,代代沿袭下来,就成了今天的绕三灵。
另一则传说则讲:南诏时期,大理国王段崇膀实施仁政,主持正义,反抗侵略,深受百姓爱戴。他死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国王,便在大理庆洞村(一说上阳溪)为他建立了“建国神宫”,也叫“圣源寺”。庙宇中塑有他的神像,尊崇他为最高的“本主”。在他农历四月二十四日生日这天,人们抬着各村的“本主”像,手拿柞丧棒、净水瓶和挂着白布的柳枝,成群结队地到圣源寺朝拜,并举行隆重的哀悼仪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绕三灵形式与内容都起了很大变化:哀伤情调变成了欢乐情调;霸王鞭代替了柞丧棒;柳枝上的白布条换成了五彩条;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大规模的游春活动和青年交际会。
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传说,那就是说“绕三灵”原意是“绕山林”,即七十一个村的村民代表本主朝拜神都,祈求丰年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关于绕三灵,大理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三日逛北,四日逛南,六日返家园。”其意是三天的节日,人们以史城喜洲为界,二十三日向北顺着苍山之麓聚至五台峰下的庆洞庄本主庙圣源寺(神都),在这里祈祷或赛歌,通宵达旦;二十四日向南绕到洱海边的村庄河溪城,继续祈祷赛歌;二十五日绕到大理祟圣寺(佛都)东面的马久邑本主庙,节日至此方告结束。
绕三灵期间,白天,七十多个村寨的上万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循苍山之麓齐集“神都”圣源寺,展开各种祀神活动,有的自由组成若干个小团体,各由两位老者领队。两老手持挂有红绸布和葫芦的杨柳枝,边走边唱,一问一答。其后是霸王鞭、金钱鼓、八角鼓的舞队。最后是唤呐、笛子、叶子调的伴奏和歌唱队伍。人们唱着传统的“出门调”“花柳曲”“朝山调”“大理古景”等曲调,一路上歌声不断,舞姿翩翩。这支庞大的节日游行队伍,浩浩荡荡,载歌载舞,绕过俊秀美丽的苍山,直下碧波荡漾的洱海。人夜,老者们或休息,或围着舞火品茶,谈古论今。姑娘和小伙子们则双双对对悄悄地离开人群,在丛林中、小溪旁观赏美景,或对唱柔情绵绵的山歌“白族调”,或共跳舞姿优美的“双飞燕”,或浓浓私语谈情说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第二天,人们又向另一个方向进发,沿着洱海畔边行边唱。
经过洱河灵帝的本主庙,然后再抵达马久邑、保景帝和公主的本主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歌舞,如此延续三天至四天,绕三灵才算结束。剑川白族每年夏历六月十五日这一天,男女老少要绕剑湖一周,叫做“绕海会”,方式与大理的“绕三灵”相似。
绕三灵的历史已相当久远,清代白族学者杨琼在《滇中琐记》中记载道:“大理有绕山林会,每岁季春下院,男女垒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群各有巫现领之。相传起于南诏,数千百年不能禁止,盖惑于巫言,祈子嗣,攘灾病。”与杨琼同时代的另一白族学者赵甲南也有《咏绕山林》竹枝词,生动描绘了当时“红男绿女喜春游,山麓海滨绕一周”的盛况。
白族信仰多神教,而本主为白族信仰的多神中的主神,被认为是一方或一村的护佑神。在大理、剑川、云龙等白族地区的乡村里,差不多每个乡村都供有本主神,而且设有本主庙,庙中供着用香木雕就的木主像,并定期举行会祭。在诸本主中,段崇膀被认为是最高的本主。白族人民对本主的崇奉高于一切,他们不但在本主诞辰时进行祭祀,就是遇到小灾小难,也要到本主庙里去磕头敬香,求本主显灵保佑。有些地区还有定期的迎神庙会,迎本主回家过年,届时群众要用彩色花轿抬着本主像,打着大红伞,敲锣打鼓,摆设香案恭迎。绕三灵就是代表各村本主庙拜“五百神王”的一种祀神活动。解放后,绕三灵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已经成为白族人民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大型文化活动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