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

独龙族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独龙族有7624人。独龙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其中又有占独龙族总人口80%的独龙族人居住在贡山县西部的独龙江河谷两岸。另外,维西县的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察瓦隆地区也有一些独龙族散居。

独龙族族称

  在汉文史籍中曾被称为“俅人”。独龙族内部没有统一的族称,他们以居住地域或河流名称而自称。如居住在独龙江两岸的自称“独龙”,居住在迪麻河畔的自称“迪麻”。傈僳族称独龙族为“俅帕”,藏族称他们为“洛”、“曲洛”等。

独龙族族源

  独龙族的民族来源传说是:一场大洪水中,天地间惟留下兄妹二人。夜晚,兄妹两人睡觉时,总要放一碗水在中间互相分隔,可是到次日醒来,两人却睡在一起,而水碗却被置于一边。于是,他们把水倒去,水一落地,便形成了怒江、独龙江等九条大河。后来,兄妹二人结为夫妻,生了九男九女,又互相结为夫妻,分居于九条河上。以后子孙繁衍,便成为独龙族

独龙族礼俗

  独龙族是个淳朴善良、勤劳勇敢而又富有感情的民族。独龙族至今还保留着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传统美德。他们能背着百十斤重的东西,赤脚爬山涉水,能在悬崖“天梯”上疾走。他们还精于编织,男人编出的篾箩、篾盒工艺精致,十分轻巧玲珑,结构紧密,有些用竹篾片编制的器皿甚至可盛水而不漏。妇女们精于织麻,她们织出的“独龙毯”,色彩鲜明,图案大方,经久耐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龙族待人也非常诚挚、大方。在狩猎或是捕鱼中,所获的猎物无论大小,都会平均分给邻居,或是邀人共享,即使是陌生人,也会得到同等的对待。独龙族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习俗。在独龙族居住的地方,无论是何地,放任何东西,都不会有人触动。独龙族人民还很热情好客。远道而来的客人,都会受到主人的盛情挽留,并会热情地待以酒肉等食品。他们认为让客人在家空着肚子,闲着嘴,是主人的过错,也是最不光彩的。如果客人上路,主人还要送一包熟食。

独龙族服饰

  解放前,独龙江常年无商旅,更无集市贸易,独龙族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一年四季穿不上衣服。尽管家家都种麻,并且妇女会织麻布,但他们不会裁剪衣服。独龙族男女均用一块麻布披在身上来遮盖,只是男女的披法略有不同。男人还是都习惯跣足,喜欢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则背篾箩,挂大耳环,着藤条手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他们的服装穿着已有很大变化。独龙族男子大多爱穿现代服装,有的出门喜欢在衣服外面再披彩布一块,有的则用彩布缝制成短褂,南部的独龙族则头戴以野猪獠牙装饰的藤竹帽子;女的则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任意发挥,有的内着花衣,外披一床五色线织成的线毯;有的用彩布制成短上衣、筒裙;有的头戴包头,有的披发,有的扎辫子,但无论她们怎样变,独龙族人都能感觉到同一种神韵:她们就是她们——独龙族的女儿。

独龙族纹面

  纹面,又称“绣面”,是独龙族妇女一种古老的人体装饰习俗。独龙族少女从十二三岁开始以纹面来表示成年。届时,纹面者先洗脸、直仰于地,由善施纹面手术的妇女用一根细竹签或树枝,蘸锅灰水在脸上画出将要纹刺的图案,然后一手拿一根长有硬刺的老荆棘,对准脸上的图案,另一只手用木棍不断地敲击荆棘,从上至下依图案刺戳脸部庞,再用锅灰或一种深色的草汁反复揉擦刺纹,使之渗入皮下。一周左右经刺划的脸面红肿结痂,待愈合去痂之后,所刺纹之图案呈青蓝色,洗抹不去。所纹图案由点、线、方形、菱形等连缀组合而成,位置多在上鼻两侧,直延至嘴四周。为何纹面,过去独龙族民间有两种解释,一是说为了防止别族来抢,二是为了好看。现在,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独龙族纹面习俗已经逐渐消失。

独龙族食俗

  千百年来,独龙族就居住在独龙江河谷两岸,依山傍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独龙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独龙族人。独龙江两岸原始森林莽莽,浩瀚无边,林间栖息着数不清的各种飞禽走兽,狩猎时代,曾给独龙族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肉食品,森林里,山坡上,还可以采集到许多菌类,野菜、野果应有尽有;独龙江及其数百条大小支流里,有几十种大大小小的鱼类,独龙族随时随地可以吃到各种水产品;两岸可以种植荞麦、玉米、小麦、青棵、谷子、水稻、早稻、稗子、土豆、芋头、大豆以及黄瓜、南瓜、蒜苗、小葱、青菜、白菜、辣椒、萝卜、豌豆、扁豆、桃子、核桃、李子等各种四季瓜果蔬菜,家里养殖牛、羊、猪、鸡等家畜家禽。因此形成了独龙族以山地农作物为主,以采集、渔猎为辅的饮食文化结构。也许,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食谱,像独龙族那样复杂和丰富。有浓香的油蛋茶、香醇的炒面、香脆的扁米片、鲜美的玉米稀饭等等。

  独龙族也喜欢饮酒,每家都会自己酿酒,酒的度数一般在20到30度左右。酿成酒后,便会邀请亲朋好友,共同畅饮。独龙族还有喝醉茶的习惯。他们喝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茶叶放进罐子里,在火塘边垠成茶水喝;另一种方法是向藏族学来的“打茶”。打茶的工具为一个口径约十至十五公分的竹筒,里面放人盐及熬熟的动植物油,再倒人煮沸的茶水,然后用一个长柄木塞在竹筒内不停地将茶水上下搅动数十下,再倒出饮用。这种方法打出来的茶水,其颜色浅褐,味道咸香,是独龙族人民很喜爱的一种滋补饮料。

独龙族溜索

  在西南怒江峡谷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根根绳索横贯两岸,当地的独龙族人民凭借着它,跨过怒江天险,这就是溜索。据传说,当地各族人民为了沟通怒江两岸,曾选出两个精壮男子,手持钓鱼线,线上各拴一个石头,从两岸对抛。待两个石头在江中钩在一起时,又徐徐拉起,把鱼线换成又粗又结实的藤绳,并固定于两岸柱上,再用木棍纹紧,即成最初的溜索。

  溜索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蔑索或藤索组成,再用栋木砍成“滑梆”挂上。过溜时,人、马都捆在底兜上,离岸时用力推一下,靠“滑梆”由高处向下沿溜索滑行。有时还手脚并用,攀援而行。有时因滑梆或溜索出事故而使过河者坠人江中。解放后,已将竹、藤溜索换成了钢索,并配备了滑轮,以保证安全。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不便修公路的地方,每隔一段都架设有钢溜索,一根过去,一根过来,从高到低都有坡度,既省力,又迅速。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时还成为游戏的工具,你溜过去,我溜过来,充满欢声笑语。

独龙族建筑

  独龙族的房屋一般很小,建房的材料主要有冬瓜树、竹、草等。独龙族素有“一家建房,全村相帮”的良好习俗。独龙族男子们负责将砍倒的冬瓜树分别加工成圆木梁、木板,将竹子破成蔑条编织蔑笆;独龙族女子们则每人送一束草,这样新房在一天内就建好。

  独龙族房屋有木楞房和竹蔑房两种,房子为两面滴水的茅草顶,楼楞用粗细相等的冬瓜木铺成,上面覆盖竹蔑笆。房子下层矮小,只做关拦猪、鸡之用。这种房子一般有两间,一间立火塘,是主人做饭和睡觉的地方,另一间做未婚儿女卧室或用来招待客人。在独龙江的四乡,还有较大的木栏排式房,通常有一连四五间的。独龙族贮放粮食的仓库一般都在离住房二十至三十米的地方另搭。一年收获的粮食,均放在里面,只到食用前才去取用。他们这种屋外另建粮仓的习惯,反映了独龙族内部无偷盗的美德。

独龙族婚俗

  独龙族是一夫一妻制。但在解放前也有个别多妻的现象,不过,仅限于富裕独龙族之家。在婚姻的缔结上,独龙族严格地洛守家族外婚制,不允许家族内部通婚。

  独龙族的青年男女在婚前有社交自由,非婚子女不受社会歧视,并且结婚后还可以将孩子带到夫家。但在确定婚姻上,均需由父母做主,且幼年订婚的现象很普遍。婚姻缔结一般经过订婚和迎娶,无论是订婚或迎娶,男方都要给女家送一定的彩礼,独龙语称为“仆妈旺”。

  婚姻经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父母要邀上几个亲戚,带上水酒(需双数)去女家订亲,女家父母则要请全村人来喝酒,并当面议定女子彩礼(身价)。彩礼按男方的经济情况,多寡不一,量情而定。一般是一头牛、一口锅及几件首饰。倘若依次不能凑齐,可以赊欠,以后再给。

  独龙族结婚当天,也是很热闹的。男方的亲戚家属都到女家,女家则杀猪待客。晚上,大家一起彻夜喝酒,跳舞,唱调子,表示祝贺。第二天,男家即将新娘领走。新娘到了夫家后,婆婆要牵着她的手在房内走一圈,介绍家里的情况。当天,男方也要杀猪款待客人,夜里也是喝酒庆祝。结婚仪式结束后,夫妻便开始共同生活。

  独龙族很少有离婚的现象。倘若发生妻子弃夫而去的情况,若女家还有妹子,需由其妹子来抵,否则,要退回全部彩礼。若男方主动提出离婚,则女家只需退少数彩礼或不退。解放前,独龙族与怒族、傈僳族可以通婚,但不与藏族通婚。如今,这种现象已经改变,也可以同藏族通婚了。

独龙族丧俗

  独龙族历来实行土葬。棺撑以便于取材而定,有用四块木板合成,也有用一株圆木刻空后装尸或拿竹蔑裹尸埋入土中的。人死后第二天即抬出。按独龙人的禁忌,尸体不能直接从大门抬出,必须由住房的后壁或地板上另撬开一条缝将尸体送出。据说,只有这样做才不会继续死人,出殡的时候,由一老人在前,挥刀躯鬼开路、划坟圈下葬。凡属于正常死亡的人,均在自家的宅地不远的地方,独龙人认为,远葬亡故的亲人是一件于心不忍的事。

独龙族祭谷魂

  祭谷魂,又称叫谷魂。是独龙族的一种农业祭祀习俗,一般是秋收时节举行,意为将谷魂叫回家,别让它飞走,以求来年丰收。

  旧时,独龙族民间认为,每一粒粮种从播种、发芽、长叶、扬花、结子到收获,之所以能周而复始,连绵不绝,全在于粮种有自己的灵魂,一旦灵魂跑掉或死去,粮种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而各种鬼也像人一样要吃粮食,它们会变成虫、鸟、野兽等来偷吃粮食。凡被它们残害过的粮食,其灵魂不是被弄死了就是被吓跑了,于是要采取各种办法来防范。比如,在庄稼生长阶段,主人在地边草丛中放一两筒米酒,再插一把砍刀,意思是:鬼来了,请你们喝酒;若要残害庄稼,小心砍刀!庄稼收获以后,将玉米连皮堆成堆,再将劈成两半的竹片交叉插于地上,家族长或老人率领全家成员对之反复祷告:“今年我们一共收了这么多玉米,鬼不要到这里来,不要吃我们的粮食。”祷告后大家才能动手剥玉米。玉米晾干后取出棒打脱粒时,也要摆酒插刀于地,再作祷告,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谷魂,不致被鬼弄死和吓跑。

  捞油锅,独龙语叫“克而夫”,系指一种通过“捞汤锅”来判断施肥的原始天判仪式。旧时独龙族如某人对市了粮食、牲畜、铁锅、钱财等物,并指控是某人所偷时,若被告拒不承认,原告又不肯罢休,便到独龙族族长或头人处申述。族长和头人一般先进行调解,如双方仍争执不下,并且被告也同意用捞汤锅的方式来裁决时,才举行。

独龙族卡雀哇

  独龙族的历法很特别,他们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从当年大雪封山到次年大雪封山时止称为一年,一年又划分为时间长短不等的12个月:过雪月、出草月、播种月、花开月、烧火山月、青黄不接月、山草开花月、霜降月、收获月、降雪月、水落月、过年月。

  卡雀哇是一年之中惟一的独龙族的传统节日,亦称“农瓦德路”,这是独龙语的音译,意思是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这个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在过年月里过,大约在农历十一月或十二月,但具体日期不固定,由每个家族自己卜卦择吉日过节。节期的长短也不统一,主要视准备的食物多寡而定,或二、三天,或四、五天不等。

  年节之际,独龙族各家族、村寨互相往来,杀鸡宰猪庆祝节日。邀请的方式,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形式,即用木刻或结绳作“请柬”。如主人决定过“卡雀哇”的El期确定以后,就在木板的两侧刻上缺口,有几道缺口,就表示再过几天过节。然后将木板分成两半,一半留给自己,一半作为“请柬”送给客人。以后双方每过一天,就削去一道缺口,剩下最后一道时,就知道第二天要过节了。被邀请的客人到时候就携带各种食物赶来,与主人一起庆贺节日。前来祝贺的客人一进寨门,主人要与他们共饮一竹筒同心酒,象征着彼此的友谊。

  节日的第一天,各家妇女将自己新织的彩色披毯挂在住房外竹竿上,像一面彩旗,表示节日来临。入夜,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地围坐在火塘边喝酒致词,享嚣鍪嘉蒋染笙譬E耘l望雾;勰竿蛊蓑霎独龙族…c删批…蝴于火塘上的竹架上,碗朝上为吉,碗口朝下则认为不吉。

  第二天举行祭山神活动。各家或家族用熟养面捏一尖顶圆柱体的象征物,表示山神,置于簸箕中央,再捏各种野兽模型,摆在山神周围。日出后,将上述祭品捧至房后打扫干净的场地,点燃松毛叶堆,并在堆中放少量粮食。这时由主祭巫师磕头祈祷,唱祭山神的调子:“野兽之神啊,请听我们的祈祷吧!我们将酒和荞面做的野兽献上,请你收下吧,祈望在新的一年里赐给更多的野兽……”祭毕,青少年猎手用弓箭射野兽模型。全部射倒后,围观的人敲响链锣、皮鼓,结圈跳舞。民间认为过年跳舞,要到各家去跳,才能预祝来年庄稼丰收,人畜兴旺。入夜,独龙族又串门挨户喝酒唱歌,共庆佳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独龙族的传统节日  独龙族  独龙族词条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词条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桂花龙井茶历史追溯

桂花历代作为一种名贵树种,其花被世人所喜爱,除了供人们欣赏之外,也是文人墨客作为寄物思情的载体。如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有诗《鸟鸣涧》为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