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被定为母亲节。近年来,身边都会及时收到一些信息,它们总是适时地提醒我,某个节日即将到来,别忘了问候一下该问候的人。
昨天,妹妹发来短信,问我明天母亲节有啥表示。我说,不知道。她椰池我说,你这么孝顺都不知道明天母亲节?我回,我不是不知道明天的节日,是不知道明天怎么表示。反正听你的吧。
昨晚,母亲来我家。我对她说,妹妹电话来过了,明天母亲节,表示下,请你吃饭还是给你买东西。她笑了,说,干什么呀,什么都不要买,你们能记得已经蛮好,不要浪费钱了。
勤俭是他们老一辈人的“通病”。他们老是把“不要浪费”挂在嘴上。
而我们不说浪费,说“享受”。“享受”是我们以及我们下一辈人的生活态度之一。想起今年春天,父亲所在的村老年协会组织活动,去外面旅游三天。父亲竟然没去。我们问他,这么好的机会为啥不去呢,再说你又不像我妈,要晕车。他说,有啥好去的呢,浪费钱,不去的还可以领两百元钱呢。我们狂晕。母亲有退休金--比我的工资还高,父亲有土保,何况父母亲这么多年来经营小店,省吃俭用,也积蔷了一些钱。可他们依旧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母亲解释说,我们现在不是省钱,是用不着去花钱衣服,都是你们姐妹买的;吃的,你父亲田里种的都吃不完,过年过节你们又送这送那,想想是没地方去花钱啊。
不过,近几年来,母亲已渐渐被我们的一些生活观念同化,也变得“时尚”起来,“大气”起来,也有点“学会享受生活”了。比如去年,她来北仑,我们姐妹带她去洗脚。洗完后她说真舒服,马上花了一千多元办了张卡,说你们有空就来洗吧,妈请客n每逢家人过生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母亲都说:“我请客去饭店吃,地点你们定。”可是,父母亲对自己,他们真的是节俭得像“葛朗台”。有时候去父母家,桌上只有可怜的几碗蔬菜,都是从父亲自留地收上来的,还美其名曰“绿色食品”。可等我们有了大事,比如买房子买车子,他们就捧出自己多年来的积蓄--他们觉得有这一份能力帮我们是他们的欣慰。
今天早上,我还赖在床上,母亲来电话了,说妹妹电话来过了,晚上来家里吃饭,让我和儿子一起过去。忽然想到下午还有个聚会,不知晚上赶得回赶不回。我对母亲说,下午我还有点事,晚上看情况吧。我听得出母亲言语里有些失落,说,哦,你还有事啊?我连忙说,我尽量赶回来。
中午时分,儿子看电视,我没事做,午饭又懒得去做。于是大声喊儿子:天笑,今天母亲节,中午做饭给妈妈吃吧。他跑过来,问,那做什么呢?我说,就做你最拿手的炒蛋吧。他屁颠屁颠地跑进厨房,没一会儿.搬过来一碗香喷喷的炒蛋。他还不好意思地说,今天没有放榨菜,没有放火腿肠,也没有放葱,这些东西都没了。我说,没事没事挺好的。他笑了。我说,笑什么啊,我没筷子怎么吃啊?他又屁颠屁颠跑进厨房。没一会儿,一碗美味炒蛋就被我消灭了。这是儿子给我的母亲节礼物。多年以后,我还会告诉他,那一刻,他的母亲真的挺快乐。
下午,和几位老师聚会时,我有些心不在焉。幸亏小会结束得早,于是搭一位老师的顺风车赶回来。
到了母亲家,妹妹已经在摩拳摈掌地准备晚餐了。菜都是她买的,我什么都没买,只是昨晚母亲从我家回去的时候,让她带了一袋水果。
当时,就开玩笑说,这些水果就当母亲节的礼物吧。母亲笑得很快活,说,好的好的。
妹妹开始炒菜了,我们老者小小就座开吃了。新鲜的侯豆是父亲刚从自留地里收来的,配上韭菜,小炒几下,又香又糯。那野生纫鱼,妹妹用来熬汤,熬了一阵,放上些嫩豆腐,洒上少许辣昧,漂上几叶大蒜,也是色香味俱全。还有青菜羹(青菜也是父亲自己种的),里面故人一些肚里货(可能是鸡的肚里货,因为餐桌上还有一盘白嫩嫩的鸡肉),味道不要太鲜。都是一些家常菜,可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晚上六点多一点,我们回家了。因为妹妹住在新楔,所以趁天还没黑赶回去了。我们顺便搭她的车回到了家。路上,妹妹说,下回父亲节到了,我们再来吃一回。说完,又问父亲节在哪一天?旁边的儿子说,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妹妹说,真好,都是星期天。
虽然说我们住得离父母家不远,但一起在父母家里吃饭的时间却不多。今天,能在这个节日与父母亲一起吃个饭,我想,他们是开心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