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流失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在节日文化中有着诸多不同的表现,就端午节来说是明确的。
第一,只谈龙舟和屈原的关系,突出再生文化的附加性,为的是让节日文雅化。
诚然,纪念屈原和其他历史名人例如伍子胥也没错,但是这种文雅化却消解了端午的民间性,使得原本保卫自己和亲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变为遥远,自者成为了他者,不仅消解了民间的积极性,也沙化了节日活动的内驱力。其实,保卫生命的意义本身就是文明的、文雅的,能够给民间的意义以支持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文明。
第二,泛商业化。满街的摊点在消费节日,媒体更是干扰视听,以粽子为卖点,不断介绍南北风味,难怪有人把端午直接称为“粽子节”。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节日观的确应该产生相应的变化,媒体的宣传也应该适应时代的潮流。但是,在当前的很多时候,节日变成了消费,铺天盖地的推销,也在挑战观众的忍受限度,节日除了卖还是卖,除了吃还是吃,高雅严肃的文化盛事被商业侵蚀得斑驳俗气。
第三,边缘大众。由于龙舟赛有竞技成分,一些地方就把原属于端午文化的龙舟赛变成单纯的体育赛事,以名利刺激观众欲望。原本有丰富内涵的活动被剥离出来,在热闹的赛事中由地方财政买单,专业半专业的赛手在比拼,老百姓成了看客,找不到参与的方式和理由。这倾向在各地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报纸读者到每天坐在电视机旁收看节目的数以亿计的受众,都很被动地过着无味无趣的节日。
传统节日离开民众的现象是当前文化界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包括当前轰轰烈烈的争抢名人故里、拥挤申遗等,都是官方积极性大于民间热情,文化让老百姓退场,不少专家学者都在对此进行探讨,可是,无论理论家们呼吁讨伐得如何声嘶力竭,各地却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做着去掉意义的形式截肢,即使他们也非常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但还是津津有味地进行各种指导,热情地把“民众”过的节日变成了“文化官员认定的节日”。于是,节日也就需要保护了,也就成了遗产了。
节日内涵的严肃性是节日生命之所在,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它对民族精神的建设、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节日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抽去了意义的节日如果没有更新与填补,会导致节日越来越丧失文化本性,让有文化的民众远离节日,让无文化的人也远离节日,这是最可怕的。同时,节日文化的缺失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的狭隘。我们现在已经是被格式化了,成年人在忙碌状态中失去精神思考,下一代在学校的课本和补课中忙碌失去想象和热情,排斥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如果节日都去申遗,我们的下一代年年过的是情人节和圣诞节,他们将来的心智又怎能不出现偏颇呢。
节日文化与当代形象思考
无论是对节日离民现象的揭示,还是对此现象的解析,最终目的无非是寻求相应的对策,切实提高节日的质量,发挥节日文化真正的功能。拙思有限,仅为一砖而已。
首先,还节于民。地方文化单位应建立多重衡量机制,变主办为评判,深化引导的功能,改变政府主办的模式。对于民间的各种范式给予认同和引导,争取效果扩大化和民间传播合理化。
其次,宣传文化。经济效益要重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就不应该,努力发掘节日本身的文化含量,提高生命意识,可以说是既现代又时尚,从文化意义入手提高节日影响力,会逐渐摆脱庸俗商业消费节日文化的泥潭。
再次,重视传承。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历经几代,仍保留中华文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始终保持着传统节日的习俗。在中华文化的本土,我们应当给节日一个适量的伸展节奏,重视传承可以高于创新。
最后,给保卫生命的端午更丰富的外在形式。文化要有表征,要有符号化的元素,端午本身的装饰意义很强,从故事到戏曲,从饮食到药材,从儿童游戏到成人体育,可以按节奏包装转换的元素很多,更重要的是,端午本身就有今天极热的养生、中草药、重视生命的内蕴,也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如果详细论证和调查,是可以焕发出光彩的。嘉兴本就是端午文化的重要传承地,粽子飘香,龙船飞驰,如能在节日的当代形式中创新,在创新中发扬节日文化内涵,定会有更优秀更骄人的成就。
总体来说,传统节日沙化的现象可能还会在现实中继续出现,使它恢复民间自然生机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毕竟看到了希望。节日文化如何从当代哲学、美学、文化学、生态学中吸取能量,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让端午节以自身的魅力“安身立命”“恢复生机”是我们思考的原点所在。中国节日文化传统中本身就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精神矿藏,如果我们重新审视有关节日文化资料,就会发现丰富的思想内核,其中既有诸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返璞归真”“齐物同乐”等丰富的哲学理念,又有“师法自然”“革故鼎新”“生命感怀”等灵动的创造情怀,对这些文化思想的发掘,无疑会开阔我们的眼界,达到节日意义的回填和复活,从而还节于民,还内涵于节,这是端午文化的大幸,是所有节日文化的大幸,也是中华文化的大幸。我们盼望着,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