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同时也过正月十五和十六。春节是岁时节日,由来已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鄂伦春族同我国其他很多民族一样,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天文历法和季候知识,他们把一年分为4个季节,并认为一年之首是农历正月初一,是辞旧迎新的好日子。
鄂伦春族对春节非常重视,为了过好春节,在一两个月之前就筹备过年的东西。过去,有的猎人们打到好肉要留下来,捕到好鱼也要留下来准备过年。到了年底,猎人们要驮着猎肉到汉、满等民族村镇交换米面、衣物、烟酒、糖果、鞭炮等年货。
年前的几天是最为繁忙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忙着加工各种美味食品。大人小孩都要做一套新衣服,屋里屋外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除夕夜晚,各户便开始过团圆年,一般不串门。
太阳一落山,各户门前都要燃起一堆簧火。簧火,一是表示以后的日子象簧火一样红火,二是表示要驱走蚊蝇疾病。
鄂伦春族在除夕的夜晚有守夜的习俗,即一夜不能睡觉,认为这样在新的一年里才会精神饱满。这一夜,老人们一般都坐在一起边斟酒自饮,讲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年轻人聚在一起玩“刻耶处”(木头牌)或“班计”(一种围棋)等游戏。
年节期间,青年们则自愿组织起来搞些文体活动,或唱歌跳舞,或赛马、射击、摔跤或下棋玩牌等。孩子们则进进出出玩耍或围着篝火放鞭炮或围坐在一起听老人们讲故事。除夕夜晚不许吵架,更忌笑闹,再大的事情也要和和气气地商量解决,或等年后处理。除夕夜吵吵嚷嚷,这一年都不会平安。
初一早晨天刚刚放亮,各家各户都要煮上新包的饺子,吃饺子前要鸣放鞭炮或向天空鸣几枪,表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全家人还要向东或向南方向给“白纳恰”(山神)磕头,以求多多赏予猎物。回到屋里之后,要让长辈们都坐在上座,子女们便斟酒磕头拜年。先拜爷爷奶奶,再拜父亲母亲及其他长辈,弟弟妹妹还要给哥哥姐姐拜年,要行屈膝请安礼。拜年磕头时,长辈人要用中指或无名指蘸酒弹三下,表示敬天敬地,并对子女们嘱咐几句,要求他们好好干活,好好生活,听长辈人的话,不要干坏事等。每说一句话,孩子们都要应一声“瞧”,并磕一次头,然后再坐下来吃饺子。太阳出来后,人们便穿上新衣服,一家人带着酒、烟开始挨家拜年。先到氏族或家族中最年长的老人家中磕头拜年,然后再到其他家。这天长辈们一般都不出门,在家中等候晚辈人来拜年。拜年时,进门先向火塘、炕面磕头,家人也陪同一起磕。然后给老人们拜年。先敬酒、敬烟,再磕头,并祝老人们健康长寿。在晚辈人敬酒磕头时,老人们都要说几句吉利的话,如果是年轻夫妇,则要他们生活美满幸福,喜得贵子。如果是未婚的青年男女,则希望他们能早日找到个好媳妇或好丈夫。如果是小孩子,则要求他们要听父母的话,快快长高等,还要给他们压岁钱或糖果。长辈们的祝福很有特点,有的不仅祝词忠恳,而且妙语连珠,很有些艺术性,也是他们大展口才的好机会。平辈人相互拜年则气氛热烈,不仅互敬酒、烟、祝福,行屈膝请安礼,还要相互说笑打趣,热闹异常。这天主要是相互拜年,你来我往,热热闹闹直到夜晚为止。从初二时起,老年人或互相拜年互致问候,或聚在一起饮酒作乐。青年们则自愿组织搞些文体活动,或唱歌跳舞,或赛马、射箭、摔跤,或下棋玩牌等,直到初四为止。人们进行这些轻松愉快的活动,不仅使身体得到了很好的调节,而且通过亲友交往,也是互相传播文化{交流生产、生活经验的极好机会。节日对青年人来说,也是难得的择偶良机,他们通过节日活动,有了接触的机会,能互相沟通感情,增进友谊,为以后美满的婚姻制造了好条件。
正月初五这天鄂伦春族认为是“鬼日”,因而这天忌讳出门,既不准外出打猎,也不准动土砍柴,更不准娱乐或大声叫嚷等,各户只有闭门休息。这样春节就算过完了。初六又转为正常,人们可以外出办事、串门,男人们也可以上山打猎了。鄂伦春族对正月十五很重视,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各家除了吃精心准备的团圆饭之外,还要搞文体活动,尤其是晚间的月光下,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尽情的唱歌、跳舞,还要摔跤、捉迷藏等,直到深夜为止。
鄂伦春族过春节期间,外出归来的年轻人,见到长辈时要行两次请安礼,一次是见面礼,一次为节日礼。除夕,天一擦黑,各家各户都在门前点燃一堆篝火,象征新的一年日子像篝火一样红红火火,并表示要驱除一切蚊蝇病魔。旧时,吃年夜饭前,男性家长毕恭毕敬地请出神龛,为神烧香上供,带领全家向神磕头,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幸福平安。然后到路口为已故前辈烧纸磕头,还要跪在篝火旁边拜祭火神,向火中投一些肉、酒,意为请火神吃肉喝酒。有的地方还要烧七炷香祭北斗星,北斗星每夜都出现,是长寿的象征。年夜饭必须吃饱,在新的一年才不会挨饿,家里养的猎狗、猎马也要喂得饱饱的。午夜时要在马圈里点一堆篝火,并捧着桦皮盆,嘴里“么!么!”地叫着马,围绕马厩走数圈,据说这样可使马匹繁殖兴旺。初一早晨天一亮,人们纷纷走出家门,鸣枪放鞭炮,表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全家还要面向东朝拜太阳,感谢太阳给人们带来光明与温暖。有的地方是烧九炷香,面朝南跪拜天神“恩都力”,还要给山神“白那恰”磕头,祈求其在新的一年里多赐猎物。然后,老人察看门前篝火的灰烬:若灰烬上留有朝北的小孩脚印,预示今年要添丁进口;留有朝北的马蹄印,预示今年马匹繁殖;留有朝南的大人脚印,预示今年将有老人离世。返回家后,晚辈请长辈入席,并向长辈敬酒磕头拜年。长辈接过酒杯后要用中指蘸酒向天、地、中各弹一次,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先,还要对晚辈说几句祝福的话。每说一句,晚辈就要答应一声并磕一次头。早饭后,年轻人要带着酒到其他长辈家拜年。到别人家拜年,进门先要拜火神,然后向长辈敬酒磕头。大年初二到初四,老年人开始互相串门拜年,年轻人则聚在一起赛马比箭,歌舞娱乐。大年初五为鬼节,因为鬼也喜欢热闹,所以这一天忌讳娱乐和喧哗,人们都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以免把鬼招引来。初六以后便可以出门办事,一切如常。到了十五晚上,当圆月悬空时,人们纷纷来到户外,跪在银光闪闪的雪地上叩拜月神。鄂伦春族人认为月亮是黑夜照明引路的值班神,她能洞察大地,掌握着百兽行踪,所以向她祈祷,感谢她为暗夜布施光亮,并祈求她把各种猎物送到猎人面前。然后,年轻人在皎洁的月光下纵情欢乐,歌舞、摔跤、捉迷藏,直至深夜。翌日晨,无论男女老幼,都要早早起床,双手涂满锅底黑灰,走家串户,见到人就抹他一脸黑。正月十六抹黑,除公公与儿媳、夫兄与弟媳、大儿大女与父母之间不能抹,其他人不分长幼都可以抹,但晚辈给长辈抹时,必先磕头谢罪。据说这一日脸被抹黑能够驱鬼避邪。因为大家都想把别人的脸抹黑了,故追逐嬉笑,场面十分热烈。整个春节便在这热热闹闹的祝福中过完。
过去,春节非常热闹。在外的鄂伦春族人都要赶回去与家人团聚,办置年货。节前,进山打猎,冰上捕鱼,备过新年。腊月二十三火神上天,要供食品。还得备足丰富的食品,最好的鱼、肉、米面、烟、酒、糖果、鞭炮等等。每人都要制作新的皮衣,愉快地迎接春节的到来。除夕之夜,要把“斜仁柱”外的簧火和“斜仁柱”内的火塘燃烧得旺旺的。既表示日子越过越红火,也有驱蚊去邪之意。然后打开神完祭祀,到十字路口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送钱”。之后,要给诸神烧香。午夜要敬火神,祈求火神保佑全家幸福。最后全家人集中在“斜仁柱”中给老人磕头。儿子先向母亲敬酒两杯,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等给老人磕头。老人接过酒后,用手指蘸点酒,向空中弹一弹,以示敬神,然后对儿孙们说,你们要好好过日子,多打野兽,使家庭幸福。给父亲敬酒时,父亲也同样说些吉利话。给老人磕头后,开始在“斜仁柱”前进行娱乐活动。有的自家单独活动,有的几家合起来活动。主要是唱歌跳舞,也进行捉迷藏游戏。他们也有守岁的习惯,认为这一夜不睡,一年都会精神饱满;这一夜吃饱,一年都会丰衣足食。
大年初一早晨吃饺子,向山神、太阳朝拜,以求保佑。清晨,人们忙着煮新包的“谢纳温”(饺子),鸣放鞭炮或向天空鸣枪,以示迎来了新的一年。全家人走出屋外,面向东或南,燃起九住香,叩头祭拜天神和山神,祈求神灵恩赐猎物,保佑全家免灾免祸、吉祥如意。祭祀之后,按辈分次序入座就餐。席间,晚辈要向长辈斟酒、叩头拜年,先拜爷爷、奶奶,再拜父亲、母亲。弟弟、妹妹也要向哥哥、姐姐拜年,行屈膝请安礼。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用手指蘸酒,向上、下、左、右弹三下,以示敬天敬地敬祖,然后向来拜的人嘱咐几句吉利的话。太阳出来以后,人们穿上新衣服,携儿带女,带着酒肉互相拜年,先到氏族或家族中最年长者家里行拜,然后再到其他家。进门先烧香祭火神,向簧火里扔一块肉,洒一杯酒,主人陪同客人祭拜。祭祀毕,客人向主人敬酒、敬烟、叩头,并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受拜的长辈同样向来拜者说几句祝福的话,有的还要给压岁钱或几块糖。这一天,老人一般都在家里等候晚辈来拜年。晚辈要向长辈请安。乡亲邻里互相拜年。
正月初二之后是老人互相拜年,青年人相聚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正月初五,被认为是“鬼日”,忌讳出门,也不许娱乐和吵闹。这一天,人们都各自在家里休息。正月初六后才又继续春节的娱乐活动。大年初二开始,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饮酒娱乐,青年人则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文体活动,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赛马射击、摔跤比赛;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为人们所喜爱。他们的舞蹈有反映飞禽走兽生活的,有表现猎人捕捉野兽情景的,也有描绘妇女采集劳动场面的,动作古朴纯真,具有深厚的狩猎生活气息。娱乐活动一直延续到初五,初六开始,猎民可以上山打猎,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
总体来说,鄂伦春族的春节,从正月初一至大年初五最热闹。在这几天,音乐、舞蹈、摔跤、射箭和赛马等各项活动紧密结合,交错进行。仪式性舞蹈“依和纳仁”舞,男女一起参加,是歌舞相结合的一种形式,通宵达旦地进行。摔跤、射箭和赛马主要是男子参加的竞技活动,是体力和技巧相结合的项目。人们在一年单调的劳动之后,使身体得到很好的调节。
在节日里,亲友交往频繁,是互相传播文化、交流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极好机会。对青年来说,也是择偶的良机,通过歌舞活动,沟通感情,为和谐美满的婚姻创造了条件。解放以后,鄂伦春族实现了定居,那种簧火晚会式的活动已不多见,摔跤、射箭、赛马活动也在逐渐减少。至于供奉神偶神像、上供叩拜的活动也销声匿迹了。代之而来的是在定居点的会议室或礼堂里召开文艺晚会,既演唱传统节目,也演唱些流行歌曲,有的还跳交谊舞。近些年,除夕之夜都是用电视收看中央台或地方台的春节文艺晚会。唯一保留的传统活动是从初一到初五互相之间的拜年,给长辈拜年,有的还是要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