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角黍到粽子

  角黍这种食物随着文化的交流而传入南方。虽然先秦时期文化传播的速度较慢,但饮食方式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还是会以顽强的姿态相互交流。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北方人口涌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把北方的饮食方式带到南方。

  但是,南方不产黍,而是盛产稻米。“角黍”到了南方,和当地的竹筒粽结合,外观取角黍之形,把角黍的原始意义继承下来。而原料则就地取材,进行“本地化”改造,粽中裹的不再是黍,而是糯米了。而在名称中就有了“粽”这个新的名字。

  以竹筒来炊饭是最具江南风味的炊米方法,这种炊米法至今在江南沿用不衰。

  成书于南朝粱时的《荆楚岁时记》一书中关于“以新竹为筒粽”的记载,说明吴均的小说中关于以竹筒贮米的细节是来自生活而并非虚构。同时我们又知道,我国古代东南地区的百越人以龙为图腾,将贮有稻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饲蛟龙,正是百越人祭龙祈丰年的古老活动,恰如我国北方的殷周人祭神祷丰年的活动一样。枟荆楚岁时记枠中关于“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的记载表明,南北朝时期的人们已将北方的角黍和江南的筒粽通称为“粽”,这生动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饮食文化交流和民族大融合。随着历史的发展,最早作为祭祀品的粽子逐渐成为我国的一种节令食品。

  考察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首先要看其生活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了物产。自然环境对饮食方面资源的提供和限制是第一位的,生产力水平越低,这种限制和影响就越明显。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在中国,以稻米为主食的少数民族有朝鲜、畲、壮、仫佬、苗、瑶、黎、彝、哈尼、拉祜、基诺、景颇、阿昌、白、羌、佤、德昂、傣、布朗、侗、水、仡佬、土家、京、高山等族。除了朝鲜族分布在东北以外,其余民族均分布在长江以南。而长江以南的稻作民族或多或少有食粽习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除汉族外,长江以北地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并没有食粽习俗。其原因即是与粽子最主要的原料糯米的出产有关。而在东北同样食用糯米的朝鲜族为什么没有食粽习俗呢?据苑利①研究,作为百越之一的貊人,原居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在周代以前携稻作文化等南方文明迁至朝鲜半岛,并建立起与北方文化迥然有异的南方型文化。秦代,又一批东南沿海居民为辟徭役,进入朝鲜半岛并一举成为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大族———辰韩。稻作文化随江南百越文化迁移朝鲜半岛,而角黍是秦以后传至南方的,因此,在朝鲜民族稻作文化的习俗里没有食用粽子的习俗也就合乎情理了。

  虽然朝鲜半岛的稻作文化来源于长江下游,粽子也源于江南地区,但在饮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具体食物品种的传播要比饮食习俗的传播效率高得多。比如明朝从美洲大陆传到中国的玉米,中国不同地区的食用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与原产地美洲印第安人的食用方法差别更大:在墨西哥甚至有用玉米苞叶或香蕉叶包裹玉米面制成的“粽子”,有一百多个花色品种。当然,此“粽子”非彼“粽子”。具体食品的制作上,由于地理位置相距遥远,饮食习俗的相互影响效度较小。因此,虽然糯米在先秦时期就在朝鲜半岛落地生根,但是后来的食粽习俗并没有一并传入。长江以南稻作民族因为地理上的便利,文化交流和融合包括饮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相对要方便得多。从我国华南和西南的诸多少数民族的食俗中,可以发现人们常有以树叶或芭蕉叶裹米做饭的习惯,这可能和筒粽一样是粽子在中国南方的前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角黍到粽子  角黍  角黍词条  粽子  粽子词条  从角黍到粽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