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锡伯族春节

  春节锡伯族也叫过年。锡伯族在这一节日的活动较丰富,既有原始信仰色彩,又有民族特色。大年三十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宰猪杀羊,有的富裕户还宰牛。妇女们忙于炸油果子,烤制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发面饼,做锅盔,煮牛羊肉,制作“萨萨罕索吉”“车勒”等菜肴,年轻人忙于给亲戚、长辈送年礼(主要是瓶酒、方糖、点心以及猪、羊、牛肉等)。晚上,一家成员欢聚一起吃团圆饭,主食有米饭,副食有丰富的肉菜、凉菜。在开饭之前,家主带一家成员到大门土地神位前设供桌,摆供品祭祖先,敬土地神。吃完饭,家庭男性成员到保存哈拉家谱的家户,为祖先烧香磕头,给哈拉达(族长)拜年,并倾听家主讲解本哈拉的发展情况,然后到其他长辈家去拜年。晚上,家庭主要成员聚集在一起剁馅包饺子,老人们带孩童在炕上玩“嘎尔出克”(比石),并把一年中积存的食品都拿出一些分给大家吃。大家欢乐到深夜才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各家各户都争先恐后地早起,煮饺子吃。然后父母带子女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锡伯族拜年时要下跪磕头。过去的习惯,在春节前,要烤制够一个月吃的“发拉哈额分”(发面饼)、锅盔,制作一罐子“萨萨罕索吉”和一罐子“车勒”,一直吃到正月底。在这个月里,大家主要走亲戚,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阴历年三十前,各家各户都要杀猪宰羊。妇女们忙于炸油饼、炸果子,烤制具有民族特色的“发拉哈额分”(发面饼),做“萨萨罕索吉”“车勒”等菜肴。按照锡伯族习俗,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还要烙好够一个月吃的“发拉哈额分”、炖制一大罐“萨萨罕索吉”和“车勒”,因为整个正月是不允许动刀动灶的。吃年夜饭之前,家长要带领全家人祭祀祖先,敬土地神。第二天正月初一,各家各户争先恐后早起,五更饺子下锅,然后,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

  锡伯族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晚间送灶王爷上天,报人间吉样,称为“祭灶”。到了除夕之夜,换以灶王新像,名曰“迎灶”。

  过了小年,家家忙于年货准备,杀猪杀鸡、贴对联、烙火勺、炸果子、蒸年糕、蒸馒头、做菜肴等。

  到了除夕日,腊月三十早晨,准备“全桌”祭品,到朝着祖坟方向的大路祭祖,浇酒供饭,焚香烧纸,叩头祷告。距坟地近者,男家长携子孙,带纸钱、铁锨上坟地,打扫坟堆。

  黄昏时,把“喜利妈妈”的索绳取下来,裱上一层新毛头纸,贴上彩挂和一个“福”字,挂到原处,在索绳的右侧外贴一张特大“福”

  字,请出神祖,然后敞开如来佛盒的门扇、神案上摆上供品,点燃佛灯,灯火长明直至次日太阳出来才能熄灭(大连地区供奉喜利妈妈,过春节时,不拆开索绳纸包,只有在举行祭祀时,才打开纸包挂在西屋的西北角与东南角上,这一点与外地锡伯族不同)。黄昏时还到大路口“供饭”处,焚烧“包袱”,按祖先的名字,每位一包。

  不像汉族那样“接祖宗的魂灵来家过年”。也有的是在门口摆设饭桌祭祀祖宗,然后吃团圆饭。

  到半夜时,俗称“诸神下界”,室内外红烛高烧,所有房间灯火通明。在院内燃一盆簧火,鞭炮齐鸣,此时向“喜利妈妈”、如来佛和其它神位烧纸焚香叩拜。

  对半夜子时的一系列举动,叫做“发子”,俗称“发纸”或叫做“发神纸”。它同焚烧香纸的意思毫无关系,只因音同而误解。它本来是辞旧迎新之意,新的一年,第一天中的第一个时辰,是十二支之首是“子时”(23时至1时),此时庆祝叫做“发子”。全家男女老幼,都穿新衣,向神位叩拜,叫做“接神”,然后便是晚辈给长辈“辞岁”,行跪拜之礼,然后家长率领一家大小(男性)到本族家辞岁。回来后就开始吃饺子了。吃完饺子、男子到村庙中焚香叩拜,叫做“行香”,“行香”完了才能回家睡觉。也有彻夜不眠者,谓之“守岁”。初一那天,天不亮就煮饺子,全家团聚欢度新春佳节,之后晚辈向长辈请安叩拜,全族互拜,叫做“迎新年”。

  还有住地较远的分支,在除夕黄昏前到长支住处(即祖宗、家谱所在地)辞旧岁,直到‘发子’后给长辈叩拜完毕才能回家,距离远者天明才能到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锡伯族春节  锡伯族  锡伯族词条  春节  春节词条  锡伯族春节词条  
茶文化茶具

 冰裂纹的茶具如何保养

1、出土的低温釉及釉上彩。在釉彩上会渗入很多杂物,甚至会出现脱釉脱彩的现象,应先在胎釉之间加入少量的粘合剂,在彩上再涂较软的粘合剂以防彩釉大面积脱落。如果是在地...(展开)

茶文化茶道

 释迦真胜 禅茶一味么

禅茶一味,意指禅味与茶味相通,并且以禅意去品茶味。只有像修禅那样品茶才能品出真正的茶香。茶与禅的相通之处还在于追求它们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大口饮喝茶只能止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