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人们的话题非常多。有人认为它与屈原有关,甚至有的辞书也认为是屈原投江自沉的纪念日。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介子推、伍子胥、曹娥、陈临等人的纪念日。其中大家最推崇的还是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在五月五日那天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就在那天划着龙舟将粽子投入水中。这里体现了人们崇拜爱国英雄的情结,也巧妙地反映了民间习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端午节还是端午节,可以注入不同的色彩,却无法改变其本来的出处。农历五月五日正好是日月两个奇数相逢,按照古代天干地支计时,农历五月为午月,而五日的五恰好与午谐音,又与午一样处于中间位置,这个日子自然成了午之极端,称之为端午节便成了理所当然。再说,农历五月五日正是夏季阳气勃起之时,犹如清明之在春季,非常适合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说节日,只是纪念日,不等于吉日。农历五月五日尽管是传统的端午节,古人却一度视其为恶日。据说南北朝时期,民间为了驱除恶日之毒气,采集艾草、菖蒲、雄黄等中药。采艾草和菖蒲的时间颇有讲究,要求在端午节当天鸡未鸣时采。艾草原本就是大家熟悉的药草,艾叶可以制成艾条治病,于是有了“岁多病,则艾先生”之说,其药理作用被民间夸大,认为艾能驱除各种瘟疫和邪气,将端午节采来的艾草制成人形或虎形悬挂在门上。浒山民间除了此举以外,还在端午节用艾叶将鸡鸭蛋包住用火烘烤,做成艾包蛋,芳香扑鼻,口味也相当好,又能消毒驱邪。端午节那天采集的艾草,可以长期保存,必要时用来熏蚊蝇,或者泡艾水洗去皮肤病。菖蒲生于水中,具有性温味辛的特点,能开心窍,祛痰湿,对治疗风寒伤肺、胃病均有效。
饮菖蒲酒可预防夏令外感疾病。浒山民间喜欢将端午节早晨采集来的菖蒲放入家中的饮用水缸,驱邪消毒。雄黄与前两种中药不同,是一种含有砷等元素的矿物,本来有小毒,入药后以毒攻毒。
江南一带的端午节正值梅雨季节,湿毒严重,民间常用少量雄黄泡酒饮用,解毒避邪。神话传说中的白蛇娘娘,就是因为端午节喝了雄黄酒而现了原形。为了平安和健康,浒山民间在端午节将装有雄黄、樟脑、檀香等的香袋,或者桃核船、桃核篮等饰物挂在小孩子身上。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几乎为全民族认可。但粽子的做法和吃法,不同的地区有所差异。浒山的粽子基本原料是用水浸泡过的糯米,包裹材料是竹叶、芦叶或笋壳,基本方法是开水煮。在糯米里掺入豇豆、赤豆、绿豆,就叫豆粽;在糯米里掺入生猪肉,就叫鲜肉粽;在糯米里掺入火腿,就是火腿粽;在糯米里掺入咸蛋黄,就是蛋黄粽。将粽子包成三角形的叫三角粽,包成圆锥形的叫缠粽,包成长方形的叫方粽,用毛巾包起来再一块块切开吃的叫手巾粽。除粽子外,浒山还有端午节吃面条的习俗,所谓“东红吃面,苍蝇不上脸”。浒山包括浙江东部的许多地区,管端午节叫“东红节”,考证起来比较困难,很可能是由方言的“端午”音误所造成。作为夏季的传统节日,被浒山民间视为“省亲三大节”,也即定亲至结婚后三年内,女婿必须在端午节、重阳节和年节向丈人丈母送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节的恶日之嫌渐渐被人们淡忘,反而融入不少娱乐活动,散发出欢乐气氛。浒山民间的端午节大型娱乐活动是龙舟竞渡,也叫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