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即公历12月22日或23日为冬至节。从这天起,白天渐长,夜间渐短。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都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
冬至节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相沿至今。汉代时,冬至节官府放假,百姓摆设丰盛食物相互祝贺。《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阴气渐消,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是阴阳转枢的日子,也是一个吉日、一年中的大节,应该庆贺。《晋书》记载:“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敦煌遗书记载,冬至日相应的活动有拜贺赠物、相邀屈宴、道场供佛、僧人解斋等。《书仪·拜冬至》:“至若三光递运,四序互迁,凤律移辰,自有书云之庆”伏以一阳始震,万物潜萌,普天同庆。“《张敖书仪》中辑有《贺冬启》、《贺冬至献物状》、《冬至贺语》,杜友晋《新定书仪镜》中亦载有冬至贺语。《冬至相迎书》:”长至初启,三冬正中,嘉节膺期,聊堪展思。竟无珍异,只待明公,空酒馄饨,幸垂访之。“节日中朋辈相邀,聚会饮宴,酒和馄饨是必备之物。
明清时冬至日皇帝要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到近现代,这一习俗逐渐淡化,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酒泉民间仍流传有吃特定食物的习俗。
酒泉民间旧俗,这一天拜冬、迎祭神祇、敬老、祈福禳灾。民间传说,冬至节与黄帝升天有关,各户皆做”杏壳搂“饭(又叫”猫耳朵“,用手将面搓成猫耳朵状,煮食)、面旗子(切成菱形的碎面片),或者包饺子、馄饨过节。传说此日不焚香,如果焚了香,庄稼地里会多生”节节草“(木贼)。民间也有”数九“的习俗,或称”交九“,意为寒冷冬天到来。数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要过去,春天来临。
民谚曰:”头九二九,关门闭守(待在家不出门);三九四九,冻破茬口;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鸭子八九雁,九九加一九,黄牛遍地走(开始种田)。“表示天气的变化和人们对春天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