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生性残暴,又好女色,群众称之为“臊猪子”。传统的民俗节日立春与隋炀帝的传说有关。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从此日起,告别寒冬,进入春季。春耕播种即将开始。群众又把立春称之为“打春”,因为古俗在立春日有“打春牛”的活动,所以立春便被称为“打春”。
立春前一日,保德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以鼓乐为先导,州县长官率僚属及士农工商队伍,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泥塑芒神与春牛。在这支队伍中,肩扛犁具的农民走在最前面,体现买卖十三行,庄户第一行。经过奠酒、礼拜等礼仪后,吹吹打打将芒神与春牛迎到衙门前,谓之“迎春”。候立春时,致祭官员各执彩杖,鞭打春牛三匝,众农民将春牛、芒神打碎,分土置于各自田中。
芒神和春牛也有纸扎制品,牛肚内装五谷,象征五谷丰登。
打春牛本意是送寒气,迎新春,鼓励农耕,发展生产,不知怎么与隋炀帝挂上了钩。
传说隋炀帝坐龙舟至扬州观琼花时,命八百美女为他拉纤取乐,无数女子因此累死在路上。其屈死冤魂上天告状,玉皇大帝大为震怒,将炀帝贬为畜牲,为百姓耕田。来年长安城内降生一牛犊,脖子上有“杨广”字样,百姓知是昏君转世,遂用麻绳捆绑,乱棍打死。是日,正是立春,于是有了立春时节打春牛之俗。这个故事针砭了丑恶社态。
“打春”古俗,在保德也盛行过,迎春的路线是从东关经东门坡,将春牛迎入衙门前。
现在虽然没有这种“迎春”、“打春”的习俗了,但每逢立春日,总要给牛多吃些料,并给牛角上涂上红色,图个吉利。还要在门上画个红十字,以驱除瘟病,求人畜康宁。
这一天,还有生吃蔓菁、胡萝卜的习俗,谓之咬春。
这一天,妇女们要做一个小布娃娃,一手拿棒槌,一手拿刀,名为“打春人人”,缀小孩衣服肩上,预防春季流行病。有“柏木棒槌柳木刀,捷脚鬼过来斩折腰”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