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天尖、贡尖、生尖茶的历史文化及发展

清乾隆间(18世纪),晋、陕茶商在安化采购陕引后,就地加工为散茶成品,原分"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乡尖、捆尖"几种。

芽尖和白毛尖都是谷雨前后采制的细嫩芽叶,多白毫,状如雀舌,包装为一斤一篓,每60小篓装入一个套箱内,茶商作为馈赠贵官、亲友的高级礼品。陶澍诗中的"雨前香"、"谷雨尖"、"毛尖如鹤毛,挨尖类雀舌"就是指这两种茶;茶号门联也有"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先占一枝春"之句。

天尖以下各茶,质量渐粗,都是商品茶。

其中贡尖又分头黄、二黄两种;生尖分为正号、副号两种。

捆尖因叶片较宽,人工加以蒸、捆、烘焙成为条形,拣出黄叶。

清末以后,主要只生产天尖、贡尖、生尖三种。1972年改名为"捆尖"一号、二号、三号。1983年仍恢复原名。

道光元年(公元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行栈雇人下乡采办茶叶原料,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又改为"百两茶";

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而成花卷,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所以又称"千两茶";

花卷制造时,操作繁杂,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物料消耗多,1958年,湖南省安化第二茶厂(今白沙溪茶厂)试用机械压制,改为长方形砖,规格为34.5X18.3X3.5cm立方,称为"花砖",仍维持花卷原有的品质风味,经征求销区意见后,正式投产。1962年经上级确定为每块2公斤。这是黑茶成品中的一大改革。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词条  发展  发展词条  
茶文化茶具

 赏与祭 · 审安茶具图赞

心哥说:前些时候去苏州博物馆的路上,经过狮子林,门前拉洋片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就一个人手忙脚乱的,倒是也很精彩在电影步入3D时代的今天,很多姑娘小伙都已经不知道什...(展开)

茶文化清明节

 乌镇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清明节”是唐代以后被赋予了人文意义的仪式,唐代“清明”由“气”转为“节”,成为一个风行全国的民俗节日,历千百年而不衰。  清明祭...(展开)

茶文化茶道

 品茶茶道“艺术之光”

????? 至今受到社会尊重的根本。?  修饰是美学的手段。以耐腐物质保护和修饰易腐材料是国人的一大发明。从7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的木胎漆碗到清乾隆时期的铜胎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