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潮汕工夫茶的讲究“茶三”说起

外地人对潮汕工夫茶的品饮法则是多有垢病的,包括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曾如此嘲讽:“……不知是否故弄玄虚,谓炉火与茶具相距以七步为度,沸水之温度方合标准。与小盅而饮之,若饮罢径自返盅于盘,则主人不悦,须举盅至鼻头猛嗅两下。”呵呵,看来还得罪不轻呀,梁先生应喜驴饮,哪知品茶尽在工夫中。

潮汕工夫茶的讲究,还得从潮汕俗谚“茶三酒四踢跎(游玩)二”的“茶三”说起,这个“三”字几乎在融汇在工夫茶冲泡、品饮、礼俗等过程中。“茶三”,指饮工夫茶的茶侣宜少,三人最佳,这吻合了历代茶人的饮茶心得,即“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茶性静,人多就闹了;“茶三”也指工夫茶茶盘上的三只杯,潮汕工夫茶器具向来以精美小巧著称,“壶必用孟臣,杯必用若深”,孟臣壶和若深杯都是小器,壶的容量大体都在三杯的量,这也许是习惯,但也应了“三人得味”的古法,刚刚好;再者三只茶杯置于茶盘之上,不正是汉字的“品”字吗?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经之首《易经》说“三”,即代表天地人三才;《道德经》说“三生万物”,蕴含着阴阳之和。茶是天赐地造、吸日月精华的灵物,品茶追求人与自然的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古代茶人也常用“三”做为品茶过程的理想追求,唐高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提出“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的茶道三个层次,成了茶道精神最早的自觉。深研《易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莫善朝兄说:“潮汕谚语中的茶三,尤其是潮汕工夫茶茶艺中三个杯的安排,可以代表天地人三才,含有阴阳和合的意味;也代表多和全的意思,表示完整和完美。”(《从易经揭示潮汕谚语“茶三酒四踢跎二”的文化内涵》)

潮汕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延伸,这一现象在潮汕工夫茶的品饮过程无处不得到体现,如平和、完美等思想就集中联系于“茶三”之中,这个“三”演绎出诸多的方面来,工夫茶器中的红泥火炉炉面上有三个突出的支点,用来支掌住煮水的锅,叫做“三山”;潮汕人选壶,特别是小巧的孟臣壶,讲究壶柄、壶口、壶嘴三者同在一个水面上,叫“三山齐”;喝茶时,要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住杯,叫“三龙护鼎”;在接受邀茶时,有“茶无三拖(推辞之意)”的礼俗,因为工夫茶得趁热品吹,若再三推让,茶凉了,真味也尽失;因而还要“一啜而尽,三嗅杯底”,才“得工夫茶之三昧”。

潮汕工夫茶仔细体味正是其底蕴深厚的文化境界吧。近日闲来翻读潮人诗文,有一首当地诗人林友的诗云:“好饮不论夏与冬,小瓯细盏工夫冲。单丛白叶故园产,三杯遣得闲愁空。”

三个茶友,三杯热茶,天地人,色香味,尽在其中。妙啊!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潮汕工夫茶的讲究“茶三”说起  潮汕  潮汕词条  工夫茶  工夫茶词条  讲究  讲究词条  说起  说起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功夫汤

功夫汤这个汤是装在茶壶里端上来的,喝汤的时候左手拿茶杯,右手拿茶壶,自斟自饮,别有一番风味。东兴顺大厨介绍说,汤底是用鸡脚、猴头菇、猪骨、火腿等材料经6个小时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