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赵州茶境乃禅茶之境

这一碗赵州

文/马明博

  赵州不产茶,何来赵州茶?

  粗通茶的人知道,茶树是有脾气的。她喜温,耐阴;喜酸,怕碱;喜湿,怕淹。即便有了适宜的温度、微酸的土壤、充沛的雨量,还不行。她更愿意把根深深地扎进疏松透气、肥沃潮润的土壤之中。因此,在江南丘陵或西南山地,绿油油的茶树多站立在地势较高、光照充足、土层深厚、不易积水、能灌能排的山垄之上。

  远远望去,在淡如轻纱的晨雾中,这一丛丛绿衣仙子,伸展着闪亮的枝枝叶叶,挂满晶莹剔透的露水,告别渐渐隐退的星光。或有茶树,已越千年,树干如铁,茎粗合围,藏身山林,令爱茶人寻隐者而不遇。此类茶树,与白云为友,与松柏同俦,久经风霜,心境淡然。论树身,应是须发皆白的长者;论枝叶,却是黄发垂髫的稚子;寿山不老,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冠盖青青。其叶,一年四季皆可采,春茶鲜活,夏茶浓烈,秋茶平和,冬茶醇厚。

  位于低洼平坦、土地干燥、积水难排的华北平原,赵州没有茶树生长,何来赵州茶?

  茶叶采摘后,要根据不同的茶类,经杀青、萎凋、揉捻、干燥、渥堆、发酵、烘炒,方可成茶。赵州茶如何制作?

  根据叶片的发酵程度,茶分六色:青绿红黑黄白。红茶95%发酵,黄茶85%发酵,黑茶80%发酵,乌龙茶69?70%发酵,包种茶30~40%发酵,青茶15~20%发酵,白茶约5~10%发酵,绿茶完全不发酵。赵州茶归于何类?

  茶叶形状,分为粗细、条索、团散。赵州茶什么样子?

  茶与水交融后呈现的色泽,称为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为好;汤色灰暗、浑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者为优,绿茶以嫩绿色者为上品。赵州茶汤色如何?

  真正的好茶,入口轻,触舌软,过喉嫩,口角滑,留舌厚,后味甘。轻、甘、滑、软、嫩、厚,称为茶汤六味。六味具足者为上品,甘、滑、软、厚四味具备者为中品,味尚甘滑者为下品。如何是赵州茶滋味?

  茶汤之香有清浊,有沉浮,有短长,有婉约粗放之别。茶汤之香为:浓香、甜香、幽香、清香。浓香如姚黄魏紫;甜香如月下秋桂;幽香如空谷幽兰;清香如夏荷初露。如何是赵州茶之香?

  ……

  赵州茶”究竟何物?

  疑为信门。这一个个问题,成为一级级台阶,引领我们渐次步入赵州茶境。

  翻开《赵州禅师语录》,有这样一则故事:唐代驻锡古观音院(今柏林禅寺所在地)的赵州禅师,以“平常心”、“本分事”接引学禅者。有一次,他问一位新来的僧人:“你以前曾到过此间吗?”僧人回答说:“到过。”赵州说:“吃茶去。”他又问另一位僧人:“到过此间吗?”回答是“不曾到过”。赵州说:“吃茶去。”此时,站在一旁的院主问赵州:“为什么到过说吃茶去,不曾到过也说吃茶去?”赵州听罢叫道:“院主!”院主应了一声,赵州说:“吃茶去。”

  赵州所说的“此间”并非指他所在的禅寺,而是指参禅了悟的境界。他对于“曾到”和“未曾到”的僧人,对了悟了的人和未悟主人,都给予“吃茶去”这样一个同样的回答,体现了“悟了还同未悟时”的禅境,即抛却了分别执著,体会诸法平等的境界。

  禅门中以饮茶作为机锋、禅案而广泛流传、颇具影响的,首推这桩“赵州茶”或称“吃茶去”的公案。

  赵州这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后来被禅门看成是“赵州禅关”,成了禅林中的一大著名典故,经常在禅家的公案中为僧侣所喜闻乐道。

  这就是“赵州茶”的由来。

  在禅门中,许多禅师喜欢用“瞌睡汉”来责备未能顿悟的僧徒。尚未醒悟的是“瞌睡汉”,能使“瞌睡汉”醒悟的是“吃茶去”。“瞌睡汉”与“吃茶去”是对待同一类人事的两种说法。相比之下,“吃茶去”更加意味深长。

  这盏香气袅袅的赵州茶,是后人不断试图破解的迷思,初品“赵州茶”,谁都想知道这茶是如何加工而来?又是何等滋味?

  对于这些问题,赵州禅师不以为意。如果你问他“如何是赵州茶?”他答“庭前柏树子”,或者他会反问你,“喝茶了没?喝茶之后,把茶碗洗干净了没?”

  这碗赵州茶,非青,非绿,非红,非黑,非黄,非白,亦非花;它不离六色,又不在六色之内;其汤色,有深有浅,有冷有热,既有甘淡爽利之时,又有艰涩柔和之刻;其叶片,非条非索,非粗非细,非团非散,又与之不一不异。

  不仅仅是一碗茶汤。

  赵州茶境乃禅茶之境。

  禅是什么?禅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赵州茶,“法尔如是”。

  赵州禅师如此举扬,平地起高崖,答案就在最高处,却让人无从下手攀岩。

  幸得提倡生活禅的净慧长老慈悲,他总结“正清和雅”四字为这碗赵州茶的精神,为我们透露出一些“赵州茶”的消息。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迷者迷于贪嗔痴,悟者悟于戒定慧。贪嗔痴乃人生修养必除之三毒,戒定慧乃人生成就必修之三学。人生执三毒而不觉,是迷失之人生;人生修三学而恒觉,是为觉悟主人生。人生执三毒而迷不离日用事;人生修三学而觉,亦不离日用事。人生在日用事中迷,人生亦在日用事中觉。迷失与觉悟,同在一件事情上起作用,同在当下一念之间迷惑与觉照。”

  “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成,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这碗赵州茶要怎么喝?净慧长老苦口婆心。

  “用感恩的心态来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是在其中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人文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用包容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气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分关爱。”

  “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这是名赵州茶者,即非赵州茶,故名赵州茶。如果执著于什么是“赵州茶”这个名相,就要与“赵州茶”擦肩而过了。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细品赵州茶也是一样。哪一个不是赵州

  茶叶从新生到炒熟,经历了一个“死过去”的过程。茶叶遇到水,便又“活过来”。在对“赵州茶”的认识上,同样是这样一个过程,行至无路处,转过身来,从此柳暗花明。

  经赵州禅师拈提之后,这碗“赵州茶”,香溢海东,成为日本、韩国茶道的源头活水。

  日本禅僧山上宗二在茶书《山上宗二记》中说:“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皈依。”

  禅茶僧泽庵宗彭在《茶禅同一味》中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一休的弟子、日本茶道始祖珠光禅师说:“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一味清净(清心),法喜禅悦,赵州至此,陆羽未曾至此。人人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国》太平。”

  日本大茶人千利休在《南方录》中写道:“所谓茶道,无非烧水点茶而已”、“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为习佛修行之行为”,而“茶道之秘事在于打碎了山水、草木、茶庵、主客、诸具、法则、规矩的,无一物之念的,无事安心的一片白露地。”

  “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是对赵州禅师所说“本分事”的注解。

  在这一过程中,“打碎了山水、草木、茶庵、主客、诸具、法则、规矩的,无一物主念的,无事安心的一片白露地”,则显示出由茶入禅之途。

  此时,如净慧长老所说:“一杯茶递到你手上,按照《金刚经》上面所说的‘三轮体空’,无施者、无受者、无中间物,那就是无我。如果真正做到施者空、受者空、中间物也空,那就是所谓这碗禅茶要达到的目的。”

  在当下,茶人不谈玄说妙,以平常心契入非茶非禅、非不茶不禅、不可言诠、不可思议之境,不去分别“什么是茶,什么是禅”,亦不执著于“茶即禅,禅即茶”的“茶禅一味”,即是“细嚼赵州茶清风有味”之时。

  当是时也,六大茶类,哪一个是赵州茶?哪一个不是赵州茶?

  万语与千言,不如吃茶去。

  吃茶,恰是观照心灵的道场。

  一次茶会上,明海法师提醒诸位茶人:参究生活禅,细品“赵州茶”,要观照眼前的茶,也要观照好拿起茶碗、放下茶碗的动作。

  轻轻地拿起,轻轻地放下,借着这轻缓柔和的一举一动,我们得以调整仓促、散乱的心,使它进入静默、和谐、蕴藉、丰厚之境。

  然而,茶会中,又有谁真正观照住了这司空见惯地拿起与放下?

  茶会时尚且如此,非茶会时又当如何?

  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意想不到”,面对让心七上八下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面对狂喜或暴怒的“荣辱得失”,“平常心”、“本分事”、“拿得起”、“放得下”吗?

  这一碗赵州茶,吃起来真不易!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赵州茶境乃禅茶之境  赵州  赵州词条  
茶文化茶道

 另类的特种茶——虫屎茶

虫屎茶, 是生活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区交界处的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喜欢饮用一种特种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产于广西桂林的虫屎茶,又称“龙珠茶”,是采摘茶树、野藤...(展开)

茶文化茶具

 宜兴紫砂壶的文化与情趣

宜兴紫砂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十分成熟地构建了自己的文化体系,雄立于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紫砂壶作为茶、陶文化合一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其造型艺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