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就是中国传统的狂欢节。万家灯火活画出元宵节祥瑞太平、团圆欢腾的气氛,寄托着人们纳吉迎祥、的心愿。根据文献记载,括祭祀、娱乐和宴会等。

  元宵节的习俗主要有闹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打陀螺、剪纸及其他各种文体活期的社会发展中,灯节逐步淡化了信仰的或宗教的意义,演变成万民同庆、闹春狂欢的游乐性民俗节日。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吃汤圆、赏灯、猜灯谜,不亦乐乎。由于历代宫廷十分重视元宵节。这天帝王要与民同乐,所以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普天同庆,也带动了市井演艺业的发展,造成了男女交游、谈情说爱的时机。所以有人说这就是我国古代的狂欢节、情人节。我国年俗的娱乐性质,如果说除夕、元旦就有,却远不如元宵节体现得最为充分。在正月里过了初五比较热闹的日子要算元宵节了。有些地方是从正月十二、三便开始的,一直要闹到十六才停止。正月十五俗称上元节,这是道家的说法,与先前和佛俗有关的节日意义倒不同了。上元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合称为三元。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元夕节,总之都是第一个月圆的意思。这一天在贵阳地区被认为是“过大年”,其意义同过除夕夜差不多,也要焚香祭祖拜神的。在其他地方虽没有“过大年”的说法,但也要祀神的,这就不必多说了。在十五这天一般都要吃元宵或汤圆的,这在全国都是一样的吧。吃元宵在宋代便有此风了。据宋朝周必大的(元宵浮圆子诗》:“时节三关重,圆匀万里同。”十五吃元宵户然是取其团团圆圆的意思了。有的还用汤圆来祀神,俗传一个没有生育过的女子如果能去偷一碗来吃,可以生儿子的。但在这一天最重要和盛大的事情莫过于张灯了。据史书记载,张灯的习俗沿于唐代,而盛行于宋代。北京的灯市是比较有名的,各个商家店铺于是日都要悬挂各色宫灯及壁灯的,其中以瑞轶祥、瑞瑞祥的灯最有名,此外各商家还会放烟花、爆竹,从晚S点到10点是最热闹的时候,可谓是火爆连天,万人空巷了。东四、东单、西四、西单、前门大街及鼓楼大街等处是最繁华地带,在鼓楼大街则有全北京着名的灯,如冰灯、麦苗灯,都精巧而奇特,引人注目。另外在这一天还有闹元宵的各种娱乐,此不多述。

  除此之外在这一天各地也有一些特殊的习俗,一并介绍如下:

元宵节送灯习俗

  头一年新嫁了女儿的人家买一盏漂亮的灯和一个面粉做的小老鼠送到女儿的夫家,这就是送灯,其意义不外是祝她多生贵子罢了。与送灯相似的还有偷桩的俗例,不过这多在江苏一带。“桩”是小渔船用来代锚的东西,一些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的夫妇,望子心切,便在新年中某一晚乘人不备将桩偷回家,据说能够生子且极为灵验,但一定不能为渔人察觉,否则不灵验的,这和八月十五的送瓜也极相似。

元宵开灯习俗

  提到送灯,在东莞地区元宵节还有开灯的习俗。这专门是那些头一年里生了男孩的人家做的,在祖先及神前点一纸灯称为开灯。其日期是从初二便开始了,到十三才结束(因十三是灯头生日,不能开灯)。开灯的人家在这一时间内选一个自己满意的吉日,将大的八角纸灯挂在家祠和神堂的中间,两旁和大门口还要挂一对莲花,不但如此,还要在灶君、井神、街头巷尾的土地处安置一个小的纸灯。开灯时由家长用小刀在灯上剖一瓣,故名日开灯。在那一天家里是很热闹的,和孩子满月时差不多,且纸灯早晚都必须点,在以后再选一日以酒撰祀奉,称为庆灯。这样直到十三日废灯。如果孩子是外婆的第一个外孙,在这一天外婆是要送他一套衣服,几件饰品,另外还有1只鸡、3斤猪肉、8个鸭蛋、2块腊肉、几斤茨菇,还有米、酒等。男家接受后,将衣服给孩子穿上,食物则要煮熟供奉神灵。男家也要答送一些东西的,如猪肉、鸭蛋、茨菇等。除了外婆要送东西外,其他的亲友也要送的,东西也是差不多的,男家则接受衣服,至于其他的便可受可不受了。

元宵节偷青习俗

  在元宵节这天晚上也有特别的习俗。在广西地区有偷青的习俗。这一晚男女老少都联结成队待夜深人静后,到别人的园圃里偷取蔬菜,这称为“偷青”。这种风气据说在光绪中叶后,柳府提标中营携家眷来此地后才有,当初也仅是些妇女、小孩,而且偷取的也极少。到民国时,则全家一齐出动,且渐渐演变为不等到深夜,晚饭后便气势汹汹地去偷取了。各园主稍有疏防,便被一扫而空了,特别让人头疼。广东、广西各族普遍流行元宵(有的地方在年初一)偷青的风俗。偷青又名采青,元宵夜,青少年男女(有的地方仅限于女子)结伴潜人他人园圃,摘取青菜葱蒜各数根作为“彩头”,以求一年清吉之兆。按俗例,偷青者要识大体,只偷少量,不使园主损失过多。而园主则以他人进园偷青为荣,认为能为别人带来吉利而积了阴德,有些园主对偷青者只稍为声警,意在告诫进园者手下留情,勿损坏过多蔬菜。

  在广西柳州等地区,偷青者回去后,大家聚集观看各人所采菜类,以此推断各人的“彩数”,然后将菜清煮(不放油盐)供尝。据民国广西《龙津县志》所记,龙州向无偷青风俗,至清光绪中叶,中法战争期问,汉族军人屯防龙州,其家属带来此俗,偷青由此而来,并成为风气。如今,偷青风俗仅个别地方存其遗风。

元宵节祭娘娘

  闽南人认为元宵节晚上天上的状元爷要下来游街的。状元爷的性格很天真活泼,专门喜欢与儿童一起玩,所以每家都让孩子们提一盏灯在街上高喊,在农村中则是两村子的人必须拿石头互掷,这样村子的人便能避瘟疫了,由此也免不了酿成惨祸的。女子们也有自己的俗例,有的会在神前拈香,到邻居家听人说话,再在神前占卜一下吉凶祸福,有趣的是一些没出嫁的女孩们则会到屋角、厕所里祈祷纺织娘娘教他们裁缝了。在厦门则有祭娘娘的习俗,不知两位娘娘是否为同一人。娘娘是DonSweea娘娘,传说她是一个非常聪慧美丽的女子,但出嫁后却受到丈夫的虐待和婆婆的毒打,有一天竟被打出门外,被赶到粪池里淹死了。基于对她的同情,所以在十五这天晚上有祭DonSweea娘娘的习俗。从5岁到巧岁的姑娘们都会拿花生、柑橘及一些菜饭、鸡头对着厕所拜祭。特别的是姑娘们还要各做一只很小的鞋子,祭完后,拿来焚化,然后把焚化后的灰包在菜叶里投进厕所,据说这样娘娘便能享用了。祭时鸡头的作用是使女孩子像娘娘一样聪明伶俐。

元宵走桥习俗

  在有些地方元宵节有走桥的习俗。要连着走过3座桥,可能和十六日的“走百病”的习俗差不多吧。在十六日晚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走一走逛一逛的,周用还有一首《走百病》的诗:“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踏穿街头双秀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蹄珊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薪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去年同伴今希有,几人可卜明年走?长安主人肯居停,寂寂关门笑后生,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

  在江苏地区还有一些迷信的风俗,兹介绍如下:

元宵正月望习俗

  元宵节有正月望的奇俗,在正月十四那天,一些乡民便要束几个稻篙,放在田中。用面粉揉成数百个像棉花形状一样的面果缀在秸上,再将这假棉花秸插在田边。到了十五夜间,每个人手里拿一根燃着了一端的草把柏枝,放声歌舞。所唱的歌词有多种,如:“正月半,放烧火。别人家菜才栽,我家菜已经上了街。别人家黄豆般子大,我家黄豆盘篮大。

  别人家棉花瘦且低,我家棉花壮了要撑天。”火把烧完后,便把面果摘下,回家炒熟后,分给小孩吃,据说吃了可免灾殃。

元宵送子习俗

  此外元宵节还有送子的风俗。在元宵节后,二月二以前,有送子的多在这十几天内举行。“此事亦系出于亲友之所为。

  盖凡年老夫子,及成婚多年而无所育者,亲友知其盼子心切,咸乐送之。然所送者非人,乃一纸糊之小红灯耳。间有用砖代者,此砖须取自东门外之麒麟桥砖,否则无效,盖取麒麟送子意也。其手续由送者先期择一吉日,备柬通知受者之家,临时约集十余人,锣鼓喧腾,乐声大作,持灯或砖送往。受者则迎迁于门外,以所送之灯或砖悬于望子者之床中,并以酒筵款待送者,聊答盛意。”将来受的人真的有了孩子,一定会谢以重礼的,而送的人也会欣然接受,因为在他看来孩子是他“送”去的。

元宵节的习俗-吃汤圆

  元宵节传统食俗为吃元宵,意味团圆、吉祥,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元宵”这种食品名称,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元宵又叫“圆宵”、“圆子”,南方常叫“汤圆”、“水圆”,宋人因见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称之为“浮圆子”。南宋周必大《平国续稿》记云:“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比……”《岁时杂记》曰:“煮糯为丸,糖为噪,谓之圆子。”其制法是以各色果饵和蜜糖为馅,用糯米粉团包裹起来搓成圆球,置水中煮熟而食。圆子与耍狮、舞龙的球一样是月亮的象征物,食圆子含有祭月、赏月的意味。同时,元宵圆子跟中秋之月饼一样,含有家人团圆的意味。周必大《元宵浮圆子》诗云:“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1913年,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似于己不利,便下令改元宵为“汤圆”,沿用至今。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下在烧沸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卢氏杂说》里的“油炸追子”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各民族于元宵节普遍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又称为圆子、团子、汤圆,有实心和包馅两种。前者将糯米粉揉成指头大小的圆子,加糖水煮熟即可进食;后者将芝麻、花生、果仁、桂花、蔗糖、猪油等混合加工做成馅料,用糯米粉做皮包而制成,香甜可口,为元宵节必备的食品。壮、汉等民族的汤圆,除甜味小汤圆,尚有咸味大汤圆,以肉、蒜、藕为馅,每个有一两左右,也十分可口,别有风味。

元宵节的习俗-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日庆典规模最大、喜庆气氛最浓的一种习俗。民谚云:“三十(指除夕日)的火,十五(指元宵)的灯。”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

  隋唐灯节极盛,一般从十三“上灯”开始,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八日为“落灯”。据唐人郑处晦《明皇杂录》载:“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灯影,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烛,连属不绝,时有方都匠毛顺巧思,结创缯彩为灯楼十二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铿然成韵。其灯为龙凤虎豹之状。”另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韩夫人(杨贵妃二姐)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盛况可见一斑。

  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十五一夜,而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明灯、牡丹灯、莲花灯、曼陀罗灯、动物灯、珠子灯等等。制灯的原料除丝绸、彩纸、鸟羽外,还有琉璃、羊角、云母、五色蜡纸、菩提叶、羊皮、玳瑁等。唐宋时期,府署衙门、贵族富室常于元宵节庆期间,或搭彩楼,或设山棚,或造灯山,再配以彩灯千盏,美不胜收。

灯会是元宵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民间有“三十晚的火,十五夜的灯”的俗语。广西的灯会盛行于清代、民国间。清代有诗云:遍将灯子挂亭台,走马莲花次第开;夕照欲残声上下,庆灯人醉唱歌回。解放前,灯会以华北、华东、华南各省市最为兴盛,在农村也有流行。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各地灯会曾一度消失,80年代后逐渐恢复和发展。解放后的灯会以赏灯娱乐为主要内容,娱神的迷信色彩已大为减少。花灯的种类及制作的精巧,因时代、城乡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说来,农村的花灯以古典浓郁见长,城市花灯以新奇花哨为重。当今因应用现代的光学、声学、自动控制等科技手段,花灯更华丽精美。古今花灯种类繁多,人物灯以历史传说人物为主,常见的有断桥相会、嫦娥奔月、天女散花、西施采莲、三打白骨精等;动物图案灯有龙、狮、麒、凤、鹤、鱼、马、牛、猪、羊之类,常见的有双龙戏珠、鹤凤呈祥、鲤鱼吐珠、孔雀开屏等;花果灯有荷花、牡丹、菊花、柑橘等。

  解放前,北京、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的灯会以“龙灯出游”最为壮观。“龙灯出游”亦称“出龙灯”,是盛大的群众灯会游行,由火神、三姑、禹王等庙值年首事主持。为首的龙灯有老红龙、老黄龙、老青龙、老白龙等名称。龙身巨大,龙头能装烛五六十支,金角银须,形状威武,数人方能抬举。龙珠依大小分为五至九级,最大的龙珠能容烛一二十支。凡老龙出动,各街坊也竞出彩龙、火龙、台阁、顶马、牌灯、高脚、八音、鼓乐以及各种灯彩,附从老龙游行,一路火树银花,光彩夺目。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玉林和梧州等地灯会在清代也很有名气。玉林制作的鱼龙虫鸟、花果云水各式彩灯甚为精巧。其中有一种“排灯”,高六七尺,宽四五尺,形如山峰,可装烛百数十支,为各地所罕见。清光绪《郁林州志》记载,玉林一带每逢灯会,灯以百计,火以千计,音乐喧天,人们拥观如潮。

  据调查,广东、广西乡村群众挂花灯主要是为了祈求人丁兴旺。客家话“灯”、“丁”同音,挂灯意即挂丁。在客家人聚居地区,凡上年添有男丁的人家,必于元宵或前几日挂灯。灯有大小两种,均用花纸糊裱而成。大花灯高四五尺,平顶平底,呈六边棱柱形,内装风轮,点上灯烛后可转动。此灯挂在堂屋内,称为“堂屋灯”。小花灯高约二尺,呈多面球状,挂于社王和伯公(人丁神)神坛处,称“神王灯”或“伯公灯”。

  两种灯下均缀有灯坠,坠上系着蒜苗和柏树叶(客家人称柏树为百子树),以示多子。广西陆川、桂平、贵县、岑溪、钦州等地,正月初十至十六日为挂灯日期,灯挂于祠堂和社坛处。

  初十上灯,十六完灯,凡上年生男丁人家均有挂灯资格。花灯内用红线吊一个发芽芋头,称为“灯辜”,示意男性。凡挂灯人家,出钱物宴请族人,称“饮灯酒”。新婚未生子者,其娘家扎麒麟龙凤花灯送至婆家,称为“送灯”,以兆早日添喜。

  有些急求早得子孙的妇女,晚间潜人祠堂、社坛挂灯处,偷些灯带置于自家闺房以作吉兆,而挂灯人家则于白天挂上新灯带以供别人偷取。清代梁廉夫诗云“元宵佳景约同侍,社翟坛中喜共游。灯带已稀无觅处,不知还有几人偷”即指此事而言。

  挂灯求人丁兴旺的习俗曾一度消失,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社坛又纷纷重建,挂灯求子之习又渐出现。

元宵节的习俗-猜灯谜

  元宵节的习俗,唐朝灯会中还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其中灯谜经过历代发展创造,妙意横生,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直到今天仍然十分盛行。所谓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灯谜是我国独创的语言艺术,春秋时代就有将接近辽回且掩饰的句子做成“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汉武帝时东方朔就善隐语,曾与武帝宠臣郭舍人说隐语于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末后才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也有人引用猜谜有所谓“射覆”的方法,称之为“射”灯谜。自此以后,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

  灯谜活动,明清相沿成习,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据《剪胜野闻》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在上元夜微服画了一个赤足大脚妇人,脸儿似马长,怀包一个大西瓜,没人猜出是什么意思。朱元璋一见大怒,因为他的马皇后是淮西人,他幼年又当过和尚,瓜”是隐喻“淮西”,又用西瓜比喻光头,于是第二天就下令大戮百姓,本为民间娱乐,却不料无意之间,招来一场横祸。到了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也喜欢猜谜语、作谜语。

  灯谜亦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制作灯谜者除了必须有巧心慧思外,亦必须通晓天文地理。

  谜语有谜格二十四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当属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三天里参加者达两万多人次。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元宵节习俗-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的习俗。此俗又称“走散桥”、“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其具体内容还有游城墙,摸城门钉、走桥和连袂打滚等等。近世,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广东正月“十六夜,妇女走百病,撷取院中生菜,曰采青。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恶。”浙江武义以正月十四为《武义县志》(卷三)云:“正月十四日,东园等庙会各有消灾会,轮年司值,摆列筵席,结彩为亭阁,装扮故事,用旗鼓迎于街市,庙中则僧道斋醮诵经,城乡妇女约伴游观,谓之抖晦气。”

元宵节习俗-逐鼠

  元宵节的习俗,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不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元宵节习俗-迎紫姑

  迎紫姑是元宵节的习俗,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像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舞龙、舞狮等文娱活动

  既然元宵节被现代人看作古代狂欢节,就不但要有辉煌的灯火,还要有锣鼓之铿锵、丝竹之悠扬,要有多种多样的文艺演出。历史记载和今天的节目,主要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打霸王鞭、跑旱船、说书、唱大戏和一些现代歌舞。舞龙方面,陕西汉中地区有一种板凳龙,就是在一块长凳式木板上雕刻成龙的样子,一头为龙头,一头为龙尾,画些彩绸或彩纸为龙鳞贴上,下面安有三条龙腿。舞动时,是两女一男穿红挂绿上场,两女舞龙头,一男舞龙尾,三个人密切配合就能舞出龙翻身、龙滚水等各种高难动作。浙江温州乐清等地盛行首饰龙,是龙灯的一种。样子像一条渔船,上面用竹子等扎成一只龙船形状,安上龙头和龙尾,中间龙身有五六层楼阁。在龙腑内点灯,又用绸缎扎出几百个人物,组成几十出戏剧。

  通过灯下的摇手可以牵动全部绸塑人物,让他们表演不同的动作,让观众感到妙趣横生。这是观赏性龙灯,只能固定在一处。温州还有灯板龙,就是把许多戏剧人物木雕放在长木板上,舞动时铜铃响起,很是动听。这可以抬着游村转巷。

  关于舞龙、舞狮、跑早船的来历,传说很久以前世上有一种凶恶的九头鸟。它吃猪羊牛马,饭量特大,还不住的啼叫,一叫就顺嘴流血。这血滴到房上,房倒屋塌,落到地上,寸草不生。要落到人身上,就会人身溃烂,瘟病蔓延。

  所以人们恨死了这种九头鸟,只是没办法除掉它。天上的火神知道了,便变成白胡子老头下来对人们说:九头鸟斗不过龙和狮,看到它们就害怕。你们要化装成龙、狮,还要不住地敲锣打鼓,因为它也害怕铜器响,听到敲锣打鼓更不敢落地。你们还要到河里的船上,它的血滴到水里就不会闹瘟病。夜里,人们把做好的龙、狮身上都安上灯笼。九头鸟往下一看,还以为真龙真狮,就不敢往下落。人们还舞起了龙和狮子,一直舞了很多天。九头鸟就总也不敢落下来,又累又饿地死了。这一天,恰好是正月十五,后来人们便在这一天张灯结彩,耍龙灯、舞狮子,还把水里的船演化为地上走的旱船,形成了人人喜爱的文艺节目,从而演变为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食俗

  元宵节主要是吃汤圆,也叫元宵。这天也吃饺子。还有瓜子、花生、水果等。关于汤圆的做法,是用肉馅、果馅、核桃仁、玫瑰、桂花、芝麻等滚上糯米面做成的。这是古人对天上繁星的模拟,也像蚕茧,所以也曾叫面茧,宋代叫元子、浮元子。关于元宵的诗文很多,也有一些相关传说。一个是说春秋时,楚昭王复国,过长江时见有白果子浮在水上,捞上来一尝很甜,却不知叫什么。问孔子方知这叫浮苹果,有复兴的意思。于是昭王就让人仿做,以红山植为馅、白面为皮,叫作浮圆子或水圆。另一个是说汉武帝时有个东方朔,他见宫女元宵思念父母却不能回家,要投井自尽,就想了一条巧计,导演了火神爷要烧京城、让元宵去做汤圆的活动,骗过了皇上,元宵姑娘才出宫与父母姐姐团圆。从此人们也把汤圆称作元宵了。

  汤圆和饺子都是元宵节的主打食品,要祭送众神的。在北方这天首先要煮水饺送神,其次才是煮食汤圆。南方则首先吃汤圆,有条件或喜欢的才吃饺子。十五是年节的送神上天之日,过了这天各种祭祀就结束了,所以花灯、歌舞、餐饮都很讲究。现在的正月十五花灯会仍然存在,但由于安全保卫工作难做,一些大城市不敢轻易举行大型元宵灯会。但是吃水饺、吃汤圆,放鞭炮、礼花弹却比古代有增无减,城乡元宵文化气氛仍然浓烈。而正月十六要吃面条,有道是“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

正月十五回娘家

  正月十五回娘家的习俗在华北平原地区不少农村仍然保持着。比如河北望都县一带,传说古时有一个媳妇受婆婆虐待。正月十五这天媳妇一点火,婆婆的眼睛就看不见东西了,于是便把媳妇赶回娘家,一连两年都是这样。有些当了婆婆的女人,就怕自己的媳妇是丧门星,十五这天便让儿媳回娘家,说是火神不让媳妇在婆家,在婆家见火妨婆婆、见灯妨公公。正月十五媳妇回娘家的风俗就时行起来。也有些地方,是新媳妇头三年正月十五要回娘家,也说是避免妨公婆。实际上那个婆婆得了夜盲症,病看好后就不再赶媳妇回娘家了。但为了防止公婆多心,现在不少农村还保留着这种禁忌性风俗。

开大正

  元宵节这天,又叫做“开大正”。新春娱乐到此告一段落,把它收藏起来。

  妇人新年到婆家去的,要在“开大正”前回来过“十五”,参加庆丁,取生子的佳兆。“十五”后,农事还未忙,仍有到婆家去玩的。

三元宫上香

  正月十五是道家的上元节,是日道教寺观香火鼎盛,尤以广州之三元宫为最,善男信女清早便从四乡蜂拥而至,争先恐后上头煊香,并带问一些大香和风车之类,以示转运。

  另外,粤西一带还有元宵逛花桥、办年例、偷青等风俗,南海大沥正月十四办狮子会,盐步、官窑十五办生菜会的风俗。

跳棚,唱鸡公戏

  元宵节的习俗,这些风俗一直到1949年以前,化州、龙门一带还可见到。人们在春节期间,各村寨都要选定一个良辰吉日,有的在正月十六,有的在正月初五,举行跳“访”仪式。

  那天,人们一早就穿着盛装,到村外田边地头去,烧香礼拜,自行致祭,然后在“访”神的面前跳演“鸡公戏”,这就叫做“跳棚(彭)”。演鸡公戏者多为巫艺结合的下层艺人,每组一二四个人,一人司乐,敲打吹弹俱胜,其他几个人表演,边唱边跳,唱词随日而出,多为祝颂,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话语,亦有些艺人嫌钱少,唱些插科打诨、讽刺顾主的话,因为当时一台鸡公戏才值20文钱,买不了10斤米。唱完跳完又到另一家去,直到下午三点钟,全村都跳完了,就烧炮头,人夜放烟花,富裕点的村寨,就请人来做台大戏,如是,一年一度的“跳棚”活动便宣告结束。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的地方还举行过,后来渐渐就不多见了。

炮攻壮狮

  元宵节是怀集县下帅乡壮、瑶、汉。三族人民最热闹、最欢乐的喜庆节日。届时处处舞壮狮、舞春牛、舞马、扮古人、唱山歌、演采茶,流传千百年的民间文化艺术竞相献艺,整个山乡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其中,舞壮狮最为壮观。卜几头壮狮分头到各家各户拜年贺春,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攻狮头。壮狮在鼓乐伴奏下,用娴熟的马步、弓步、移步、跳步、行礼步表演其喜、乐、动、静等仪态,为三族人民送上吉祥和祝福。又有数十人燃放鞭炮攻狮头,攻得壮狮活蹦乱跳。这场爆竹攻狮头的热闹场面,实在壮观。

炸火狮

  元宵节的习俗,正月十五晚,连山县城火狮欢腾,鞭炮齐鸣,锣鼓震地,火光冲天,山城民众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炸火狮、放烟花、唱山歌、舞春牛、吹奏壮族八音,这些极富地方民族特色的活动,吸引许多群众观看和参与。小小县城万人空巷,街上摩肩接踵,煞为热闹。

舞被狮

  佛冈县汤塘围镇元宵节的习俗,当地妇女以独特的方式闹元宵—舞被狮。正月十五,新婚或添丁的妇女聚集在一起,以新婚用的被单,跟在醒狮的后面,踩着鼓点,以被单当狮子狂舞起来,逐一到村中各新婚家庭和新添丁的家庭拜贺。之后还到村中学校拜贺,又集中在祠堂门前,点燃一大堆柴草,围着火堆起舞,还拿起棍棒对打表演。

舞“火麒麟”

  佛冈大湾镇舞火麒麟是当地元宵节的习俗,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元宵之夜,十几名赤膊青年头扎毛巾,口含青菜,耳塞棉团吃喝着“伴舞”,从广场到大街挨家挨户迎接硝烟迷漫、电光闪闪的鞭炮“洗礼”。据悉,当“麒麟”被爆竹炸得支离破碎时,就叫“劏(剖)火麒麟”,劏了“麒麟”的人家是富足人家,“麒麟”被劏,又是吉祥兴旺的体现。

掷豆腐,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三,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的村民以互相投掷豆腐的狂欢方式,掀开元宵节欢乐的序幕。当天下午三点,老实巴交的村民一改平日的矜持,四五百人欢聚在一起,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追逐嬉戏,随即豆腐似雪花般在人群间飞舞,打在人的脸上、身上。特别是年轻人,互相追逐着、打闹着,其热闹场面不亚于欧洲的狂欢节和南美的番茄节。据说这活动也有上百年历史了。

散节

  元宵节又称为“散年”或“散节”。春节活动至此结束,我国南方各地进人春耕备耕大忙时期,民谚称“吃过年宵酒,锄头刮子不离手”。大中小学校也于元宵节后相继开学。

  解放前,广西天等、德保、百色等地的壮族,元宵节吃散年大粽,一些人家携带小孩到村外三岔路口,把粽叶摆于地,点香醉酒,意为年节到此结束。据清光绪广西《镇安府志》

  记载,清光绪间,德保等地壮族于元宵以大粽、酒肴祭土神,然后就坐祠庙前共饮,唱土歌以祝太平。侗族于元宵日举行“送龙下海”活动。届时,众人敲锣打鼓舞龙到河边水旁,将龙烧掉,俗称“烧龙”。送走龙神之后,村人集体聚餐。民国前各村有“龙田”数亩,其收人即作烧龙的经费。解放后已无此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  元宵节词条  习俗  习俗词条  元宵节的习俗词条  
茶文化茶具

 茶具历史文化及收藏讲究

点击查看视频我国历代茶具,其品种之丰富就堪称世界无双。有茶碗、茶杯、茶盅、茶盏、茶壶、茶匙等。按质地可分成瓷、陶、玉、石等。按制作工艺或窑口分则更多,光表面薄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