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佛)文化的一些因素,加上我国多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吸收,具有广泛的融合性。所以,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就传统节日承载着的民族文化的血脉和思想精华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天人合一,辞旧迎新的开拓创新精神。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传统文化主张“天道”和“人道”或“自然”与“人为”的合一,即天人协调,天人合一。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就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当效法“天”(自然)。孔子提出:“诚者,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其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他认为只要扩充“诚”的德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并列,达到“合一”的境界。孟子把天道和人性联系起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孟子·尽心上》)认为人性天赋,善端与生俱有,因而性、天相通,知性则知天,即“天人合一”。庄子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地破坏自然本性。《易传·文言》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观,认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即人与自然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和谐一致。儒家、道家学派主要人物的这些观点,说明了“天人合一”是他们的共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我国传统节日中春节的郊祀、春祀、秋祀以及腊祭,都体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先民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之间是相通的。《尚书·洪范》中说:“惟天阴骘下民。”“天”是保佑民众的。因此,先民们在春节等节日中,都要祭天祭地,表示祈求和感激之意。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旧迎新,开拓创新,这更是春节所蕴民们在岁末年初之际,总要总结过去希望来年的耕作有更大的发展,更好的收成。《尚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易经》中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可视作先民求新求发展的意识。所以,在一岁之始、万象更新之际,先民们总把他们的愿望托之于春联。王安石的《元日》一诗最具代表性。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达了辞旧迎新、开拓创新,实行新政的坚定信念与追求。传统节日的这一精神,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以人为本,慎终追远的人文主义精神。
以承认人、尊重人、关怀人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指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天生物,人最灵。天地之间人为贵,人是主导,人是目的,这是我国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承认“天命”的同时,更尊重人的存在。他教导弟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正因为他不相信鬼神,所以他病重时,谢绝子路为他祷告。。可见孔子关注的是社会人生的现实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人而东汉时期的思想家仲长统更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全后汉文》卷八十九),精辟地概括了儒家人本O两家为主干的我国传统文化,在重视下,更提出了一套伦理观念。儒家主张“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二十》)就是说,一个有德行的人,应当知道天道和人道的法则,侍奉亲族。道家主张“修道积德”,也是强调“修身”来体现德行的。此外,还提出了忠于国家、孝于父母、友于兄弟、信于朋友等一系列为人处世的原则。这些道德规范虽含有封建思想因素,但其内涵却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亲密谐和的人文主义精神。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其祭祖、团年、拜年等活动;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拜祭轩辕陵、悼念革命先烈等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以及脚\节的祭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家人团聚,友人睦处,不忘先祖和革命先烈,尊老孝亲,慎终追远,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精神。
第三,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同凶猛的野兽斗,养成了勤劳勇敢和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这种精神为历代的思想家所重视,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尚书》提出了“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易传·彖传》提出:“天行健,强不息”,成为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主张“刚毅”(坚定性),充分肯定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其弟子曾参提倡“弘毅”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强调要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老子主张“静笃”,墨家“尚力”,法家主张“耕战立国”;儒家甚至提出勤劳刻苦:“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这些有关勤劳勇敢、刚健自强、积极有为的思想,成了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拘羡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记述,反映了中华民族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七夕节”,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应该说具有这种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精神。牛郎为牵牛星,织女为织女星。织女为天帝女儿,故亦称“天女”。她长年为天帝织造云锦。后来,她见牛郎勤劳刻苦,便不顾天规的约束,勇敢地白嫁牛郎,织乃中断。天帝大怒,利用他的最高权力,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七月初七晚上)相会一次。即使如此,织女也没有向天帝屈服,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保持自尊自重的高尚气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这样描绘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手,札札弄机杆。终日不成章,泣涕,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写出了织女被天帝所隔,遥望牛郎的深情。她““终日不成章”,织不出云锦,可见她对之深。正因为她的坚贞、真情感动了鸟鹊,每年“七夕”,众多鸟鹊展翅搭成鹊桥,使他们相会。这个美丽的神话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青年男女,为他们争取美满幸福的生活注入了多少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腊八节中关于“劝勤惩懒”的传说,讲一对年轻夫妇在父母双亡之后,不记父母的教诲:“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不思耕作,坐吃山空,最后冻饿而死。这又从另一方面肯定了勤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四,贵和尚中,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是富于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因此,贵和谐,尚中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就是要善于将不同的事物配合在一起,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只能是量的增加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不可能产生新事物,事物的发展就会停止。所以,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把对“和”与“同”的不同取舍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易传》更提出了高度和谐的“太和思想”。
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万物育焉。”即是说用不偏不倚,既不不要不及的“持中”态度对待和处理客观事物,就能达到团结、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可见,贵和尚中,就是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的意见,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多民族的团结统一。尽管“尚中”思想有其保守的一面,但它的积极作用仍是占主导地位的。它使我国人民十分重视和谐局面的实现,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传统节日中元宵节的“灯会”,宋代的盂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元宵》中描写:“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百花齐放,万灯齐明,无君臣上下之区,无尊卑老少之别,大家同乐,共庆元宵,可谓一派升平,和谐欢乐。端午节的悼念爱国诗人屈原,是因为他遭受到不“和”不“中”的楚国昏君及奸佞的陷害而死。屈原忠贞一生,冤屈一生。悼念他,就是对和谐社会的呼唤,就是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赞扬。腊八节的“援岳(飞)抗金”说,是说老百性眼见岳家军被奸臣克扣军粮,自动煮粥支持岳家军抗金,同样表现厂对权奸的憎恨,对民族英雄的怀念。中秋节是大团圆的节日,古时远方的游子一定要赶回家,与家人团圆。苏东坡在祝愿:“但愿人长久团圆的企盼。随着历史的变迁,中秋节又赋予了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的思想多诗人、作家都以中秋节的“月亮’达乡思、乡恋之情。大陆散文家韩静霆的散文《圆月》从1982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同日写起,浮想联翩,想到了古时的“祭月”、“拜月”,想到旧社会“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的苦难,想到解放后“歌声唱得月儿圆”的各民族的团结,最后落笔在:“人们在充满温馨情趣的良宵,想些什么?在欢庆之余,会不会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慨?心中的月儿是不是乍盈还亏?因为,毕竟还有台湾同胞隔海相望,咫尺天涯,有情难诉啊!”从中秋的圆月想到台湾同胞和祖国的统一,意新而旨深。所以;传统节日是蕴涵着深厚的“贵和尚中”、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