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贴春联

春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宋代王安石咏春节的《元日》诗。诗中所咏的“桃符”,就是古代春联的前身。张贴春联,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觋象。红艳艳的春联,给新年增添出一道绚丽的色彩和喜庆的气氛。

  如果说门神的出现与桃树有关,那么,春联则直接取自于桃木,也还是起源于善于打鬼的神荼、郁垒两兄弟。门神和春联,是一沬桃树上的两朵花,一朵花绽放出形态各异的门神,一朵花引来争奇斗妍的春联。所谓桃符,就是用桃木削制成的两块七八寸长、一寸多宽的小木板,上面分别写上“神茶”“郁垒”的名字,钉在门的左右两侧以保佑家庭平安。后来,人们为了省事,渐渐地不用桃木板而是干脆用两片纸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贴在门的左右两边就完事了。

  据说这种挂桃符的风俗,延续并发展到五代时期,西蜀的宫廷里开始在桃符上题写吉祥语,用来表达某种意愿。公元964年除夕,后蜀皇帝孟昶命学士辛寅逊题写联语,嫌其不工巧,于是自己提笔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语,这便是我国明文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春联”的正式命名,则是明代的事。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有一年除夕,他传令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用红纸写的春联,圣旨传出后,他在京城金陵(今南京)微服察访,只见大街小巷对联红光闪耀,甚为满意。不料走到城门口,发现一户人家居然没贴,他进门得知这户人家以阉猪为业,因无人写字正在发愁,于是兴致勃发,提起毫笔,为东家写就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御赐人家贴上。由于朱元璋身体力行,春节贴春联蔚然成风。朱元璋实在是一位热心的对联倡导者,他还亲书对联,赐与他手下的名将徐达: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又赠给修撰国史的谋士陶安: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理政之余,他就与文人学士联对。一次,他思忖“色难”二字无对,不料解缙不假思索对出“容易”,他啧啧赞叹不已。据说又有一次,他微服私访,走进一家酒店进餐时,发现一个重庆的书生在座,便出了个上联与书生联对:

  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书生暗知来者身份,立即对出下联:

  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朱元璋听了,乐滋滋的,当即重赏了这个书生。

  春联,从内容来看,大都紧扣时令特点风物景观描情摹态,把春节渲染得祥和吉利。民间仅以“桃红柳绿”为题的春联,就是那般摇曳多姿,引人人胜:

  风吹柳叶千村绿;雨润桃花万户红。风和喜鹊恋红杏;日丽黄鹂唱绿枝。雪洒红梅春增瑞;风飘绿柳岁更新。

  白雪红梅增画意;青山绿水动诗情。江边柳叶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柳眼才舒芳草地;桃腮正晕碧云天。

  后来,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运用对联写景状物、叙事、抒情,以至于中华大地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厅堂书斋到处都有她的惰影。不少构思奇特的联语,在文学大花园里,散发着她的馨人的芬芳。

  女口: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这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做成的对联,王整自然。

  还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是东、西、南、北的方位对,语意连贯,不饰雕凿。

  再看两副岁时节令对联,也是对仗严谨,意境清新,令人叫好:

  风起大寒,霜降屋前成小雪;日照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天上月圆,人间月斗,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写作对联,必须了解懂得对仗。什么是对仗?对仗就是律诗中的对偶,也就是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的对偶语句。

  对仗在结构上的要求,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两个对称的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叫上联也叫出句、上比、对首。后一部分叫下联,也叫对句、下比、对尾。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起码要求,也是对联最明显的外部特征。至于每一联字数多少,则没有限制,应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长短听便。

  2.词性相对。词性相对,是反映上下联在相对位置上的词语属性的一致性。对联的用词要遵循“实对实,虚对虚”的原则。就是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如此等等。词性相对,特别要注意数字、颜色、方位和叠词相对,还要避免上下联里用字的雷同。同类的字词对得好,就会使对仗工整,文采倍增。

  3,结构相应。这是指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类型或句子成分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如此类推。如:

  重重叠叠山,曲曲折折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上、下联各由两个偏正结构词组组成,词的重叠方式也相同,均为AABB式。

  又如,春风得意红日高悬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

  4.句型相同。这是指上、下联的停顿,节奏完全一致。例如,臧克家先生题写的七字春联,凌霄羽毛原无力坠地金石自有声属“上四中一下二”句式,诵读时,略作停顿为:

  凌霄羽毛/原/无力坠地金石/自/有声    .

  对联的句式是灵活多样的,常见的句式有一三式、一四式、二三式、二四式、三二式、三四式、四三式等等。

  5.平仄相拗。对联的声律讲究平仄,所谓“平”,即平坦,平和;所谓“仄”,仄与侧通,即不平之意。就现代语音而言,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平仄相拗,包括“平仄交替”和“平仄对立”两种方式同时使用。所谓“平仄交替”,是指在同一联中平仄要按一定的规律交替使用;所谓“平仄对立”,就是指上、下联相对位置上的字要平仄相反。特别要做到上联末尾的字是仄声字,下联末尾的字是平声字。例如这一副描写雨打水面的对联:

  雨打波心看出茫茫象眼(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风吹水面浮来片片龙鳞(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上、下联中字的排列是平仄相间,上、下联相对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反,这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

  前面谈到了朱元璋热心倡导春联,据传,民间过年时,有的地方还在门上贴个“福”字,甚至把“福”字倒贴,这一习俗,也是出于朱元璋这位“对联天子”。

  传说有一年正月十五,朱元璋微服私访,见京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但缺少对朝廷歌功颂德的内容,于是,他立即回宫下了一道圣旨,令每户人家都要在门口贴上一张用红纸写的“福”字,象征“洪福齐天”(朱元璋即位后,年号洪武,“红”、“洪”同音),一则表示明王朝兴旺发达,二则颂扬朱元璋给黎民百姓带来了“福气”。

  第二天,朱元璋又下令卫军出动,挨家挨户地察看,对未贴“福”字的人家,一律严惩不贷。久而久之,贴。福”沿习成俗。至于将“福”字倒贴,使别人不经意地念着“福倒(到)了”,取其谐音,主人家享受着别人的祝福和恭贺,心里该多么惬意。

  贴春联也是年节风俗。相传自秦朝时代就有了“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的一幅对联。只不过古人是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门神挂在门上,以驱除魔鬼,叫做“桃符”。后来发明了纸,就用大红纸代替了桃木板,由画门神变为了写春联春联的内容主要表示喜庆,表示对新一年的希望。

  春联,据说始于五代。后蜀主盂昶在过年时心血来潮,令诸臣在“桃符板”上题字。群臣遵旨各写一联,孟昶阅后均不满意,于是提笔自写两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此后,各朝仿效流传下来。另一说春联始于明代,太祖朱元璋在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并御题一联赠文臣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自此,写春联之风传到了民间。

春联的由来

  每逢春节,全国各地都有贴春联的习俗,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春联张贴在漆黑的门上,把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热闹的春节的喜庆气氛烘托出来。春联的张贴,不仅把春节本身点缀得多姿多彩,而且给人以缤纷灿烂、红红火火的感受,从而使人们在这浓郁醇厚的过年气息中,得到某种慰藉和满足。尤其是当你看到一幅构思新颖、美妙绝伦的联语,张贴在某一布置得恰如其分的场所时,更容易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非同寻常的愉悦感。这种美感和愉悦感,令人回味无穷。

  那么,贴春联的习俗是怎么来的?经过了哪些演化过程?从民俗学和文化学上,如何解释这样一种普遍存在、历史悠久的风俗呢?

  要追溯春联的起源,应该从桃符故事说起。

  上古文献中记载着这样一个神话传说:东海度朔山有一棵盘曲三千年的大桃树,树枝伸向东北方的鬼门,天下所有的鬼都从这里出入。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两个神仙把守,专门检察鬼的行为,发现为非作歹者就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由此,就有了“鬼怕桃木”之说。自春秋开始,每逢过年,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放置在门两旁,作为神荼、郁垒的替身,以示防鬼。战国时期,又有人以桃木刻人形,置于门侧。后来由于刻桃人很费工夫,有人索性在两页桃板上画两个神像(或写上神的名字)代替桃人,这就是桃符的来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贴春联  春联  春联词条  贴春联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