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观莲节,民间以此日为荷诞,即荷花生日。宋代已有此节,明代俗称“荷花生日”。水乡泽国的江南一带,举家泛舟赏荷观莲。在江南水乡,六月二十四日这天为观莲节,亦称荷花生日。人们倾城而出,赏莲荡舟。
莲诞节,又名荷花生日、莲花生日、观莲日。莲花于六月盛开,人们便想定六月的某一天为莲花的生日;山东定在六月六,江苏定在六月二十四。《清嘉录·荷花荡》中记:“六月二十四日,又为荷花生日。旧俗,画船箫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后世相沿成节,是个地方性节日,以观赏荷花为主,并进行与荷花有关的娱乐活动。
莲花又称荷、芙蓉、芙蕖、藉花等,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我国是莲花的原生地之一,早在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炭化的莲子化石,说明当时已把莲子作为食物了。到周代,莲花做蔬菜也很普遍。因为人们喜爱荷花,在我国有的地方卖荷花及相关的荷花莲藕物品,便形成了荷花市场。以莲花为原材料的食品主要是藕粉、蓬糕、荷花茶、荷花酒、莲子羹、莲子粉、莲子饭、八宝莲子粥等。有的地方,有在该日放荷灯的节俗,以庆贺荷花的生日,荷灯以彩纸制作灯,燃放后放入水中漂流。
关于荷花的传说是美丽的、动人的。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杨万里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范成大有“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周敦颐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因此明清之后,民间又流传八仙之中的何仙姑是一位手持荷花的女仙这种说法。《聊斋志异》中有《荷花三娘子》,写美丽的女子与意中人在荷荡中相遇的情爱。《晚霞》中描写了男女主人公在荷花荫里相欢爱的故事。
莲诞节有许多风俗,如乘船赏荷、纳凉。南北朝时《南史》中有记载:“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欧阳修、陆游等诗文作家喜爱采摘荷花放于居室中,插荷于瓶,以祛暑。杨万里有诗:“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不是空斋无秋暑,暑被香销断不生。”因此,民间也流行插荷于瓶的习俗,文人雅士之中,也流行吟咏荷花,写画荷花,饮荷花酒,吃荷花食品的风尚,称为“赏荷宴”。这也是对古时莲诞节的继承与传扬。
在民间艺术中,有剪纸“莲生娃娃”,元宵送灯求子,灯是白莲花与鱼形,都是用莲花象征生殖、生育,形成了中国的莲文化,使莲成为高洁的象征、爱情的象征、友谊的象征。
观莲花
远在宋代,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民间便至荷塘泛舟赏荷、消夏纳凉。荡舟轻波,采莲弄藕,享受浩月遮云的夏夜风情,分外惬意。清顾禄《清嘉录》载:
“是日,又为荷花生日。旧俗,画船箫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今游客皆般舟至虎率山洪,以应观荷节气。或有观龙舟于荷花荡者,小艇纤航,依然毕集。
每多晚雨,游人赤脚而归,故俗有赤脚荷花荡之谣。蔡云吴歈云:荷花荡里龙舟来,船多不见荷花开。杀风景是大风雷,博得游人赤脚回。”
荷花古称芙菜,俗称莲花、藕花。盛夏开得最美,故有观赏价值。我国植荷具有悠久历史。一九七三年,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两枚古莲子,据科学鉴定,至少在五千年前,中华先人便已开始栽种莲花。
盛夏观莲,不仅为了赏花的美,亦为纳凉,所以《清嘉录》中又说:
“洞庭西山之址消夏湾,为荷花最深处。夏末舒华,灿若纬绣,游人放掉纳凉。花香云影,皓月澄波,拄柱留梦湾中,越宿而归。”
在花香之中,在月光之下,在水面之上消暑过夜,实在是一种神仙的生活。古代诗人写下许多精美诗篇以记之,明人高启有诗为证:
“凉生白爷水浮空,湖上曾开进署宫。
清草硫帘人去后,渔舟占尽柳阴风。”
但人们观莲更为了消闲散心,清张远有〔南歌子)词日:
“六月今将尽,荷花分外清。说将故事与郎听:道是荷花生日,要行行。粉腻乌云浸,珠匀细葛轻。手遮西日听弹筝。买得残花归去,笑盈盈。”
观莲同时,有红粉佳人讲故事、唱情歌、弹小曲,游人之兴乐可不待言。
荷花素有“花中君子”的雅号,它的美正在于高洁不艳。
荷花盛开之际,灵秀俊雅,婀娜多姿,犹如在碧玉盘上伫立的一位美人。所以人们又爱盆栽,将其置于案头独自观赏。唐朝诗人韩愈《盆栽》诗云: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汤泳几多星。”
放荷灯
莲花街当日夜里,用天然长柄荷叶做一小灯笼,放。七点燃的蜡烛,让小孩拿着它玩耍。或者把莲蓬挖空,点上蜡烛照明。或以百千盏荷灯沿河施放,随波逐流,闪闪烁烁,非常好看。
品莲撰
荷叶可清热解暑,荷花活血化痰,莲须清心固肾,莲子心清心安神,莲子养心补肾,藕可生可熟可药,被李时珍称为“灵根”,诗人赞之: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人口沉疴痊。”在唐时就有于观莲节吃“绿荷包饭”的习俗。柳宗元《柳州恫民》:“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墟人。”在宋代喜欢把莲花花瓣捣烂掺人米粉和白糖蒸成莲糕食用;明代时则将其制成荷花酒。在明末屈大均记载荷包饭的制作方法时说:“以香梗杂鱼肉诸味,包荷叶蒸之,表里透香,名曰荷包饭。”荷叶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因而被广泛用于制作食品,而莲花、莲籽自古就是制作食品的原料。宋朝的玉井饭和元朝的莲籽粥,则都是以莲籽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美食。
约会
古时,女子不许随便外出。青年男女便乘观莲节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时,便纷纷借此美好时光表白心中的爱情,有诗说:“荷花风前暑气收,荷花荡口碧波流。荷花今日是生日,郎与妾船开并头。”
观莲饮食
在观莲花的同时,民间还有口尝莲制佳肴的习俗。莲荷浑身是宝,藕芽、鲜藕、荷叶、莲子等皆可人撰,且味道清香别致。
小小的荷叶,名“荷钱”。以荷叶为撰,汉唐已有。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柳州娟峨》诗日:
“那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薯裹盐归峋客,绿荷包饭趁墟人。”
这里的“荷包饭”是指用荷叶包蒸的食品。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说:“东莞以香梗杂鱼肉诸味包荷叶蒸之,表里透香,名日荷包饭。”这样做出的食品,自然浸透荷叶的清香,吃起来荷香沁齿,别有风味。
莲花也可做羹汤,宋代名菜“雪妓羹”即是。新采莲花去心,人沸水悼出,与豆腐同嫩,锅中“红白交错,恍如雪界之霞”,故有“雪霞羹”之美名。用莲花做的糕点叫“莲糕”,在宋代特别有名。这是将清香的白莲花煮后捣成泥,掺人米粉和白搪蒸制而成的。据宋人说,此糕既败心火,又有营养,是理想夏日之佳品。
莲花还可人酒。早在明朝就有人写诗赞美“荷花酒”,梁纲诗云:
“共君曾到美人家,宅有凉辛荷有花。
折取碧筒一小酌,争如天上醉流霞。”
明清宫廷有佳酿名“莲花白”,此酒做法,在近人徐坷的《清稗类钞》中有记载:
“瀛台种荷万柄,青盘苹盖,一望无涯。李钦后每令小阉采其蕊,加药料,制为佳酿,名莲花白。注于瓷器,上盖黄云堆袱,以赏亲信之臣。其味清醉,玉液琼装,不能过也。”
莲花也可人茶,格外沁人心脾。做法是,清晨太阳尚未出时,将含苞欲放莲花拨开,放细茶一撮,令其满含,后用丝线略扎。第二天清晨摘花开瓣,倒出茶叶,焙干即成。此茶冲之,香幽味永,饮之余香满口。
莲子粥是着名的食疗珍品,元代首创,明清发展为“八宝莲子粥”。藕粉则是千家万户皆可品尝的美味。将藕晒干研末,用开水一冲即可食用。此粉具有健胃生津之功。有一首小诗赞日:
“银芽揉碎碎,石臼捣团团。
淘以霜泉洁,凝成雪片干。
调冰双着急,屑玉一甄寒。
云母何须炼,清心此妙丹。”
作者把藕粉比之为仙人的灵丹妙药,可见其药用价值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