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对于天气的变化常用“气候”一词来形容。在我国,古人以“五曰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因此,节气和候应便演化成了“气候”一词。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使用两千余年来,已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但七十二候应的使用范围及传播范围却相对稍小一些。七十二候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黄河流域以五日为一个单位,根据鸟、兽、草木等生念现象变化而编写的观测依据,如立春节气“初候东风解冻”、雨水节气“初候獭祭鱼,二候候雁化,三候草木萌动”等等。七十二候应是二十四节气的详解和充实,因为,每个节气十五天的长度对于动植物变化观测相对时间较长,用五天为单位来形容幼植物及自然界的变化更细微些,也更准确些,从是过六科技欠发达,古人观察自然界中那些不太好解释的事物时存在一定的偏见或者臆测,因此在现有的七十二候应记录中,有一些缺乏科学依据,或者是迷信错误。对此我们因该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分析理解。
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百常广泛,它的每一个名字都很科学而恰当地形容了需要定论的节气的物候或与农事有关的事务,如清明节源自“世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谓之清明”。小满,是指麦类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成熟,还没有达到完全饱满,故称小满。
白露是指秋天空气中的水气夜间成露,清晨在植物表面冷凝而呈白色,故名白露。
直截了当、形象地描写事物是汉语语言文字及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在七十二候应巾就有对自然界变化的直接描述。这样,有些年份中,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就出现了一些小的矛盾。如某年气温偏低,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定方法对应物候反应时,物候反应会偏早或偏迟出现。如清明节,“初候桐始华”,清明节在阳历的4月5日左右,非常准确,但如有寒流的侵袭及过去一年冬季大雪的低温则会使得春天姗姗来迟,桐树到了4月15日才得以开花。
因此,许多地区的农民都要观察草木的变化情况来决定播种的时间。这对于庄稼的正常发芽生长十分有利,可免除春寒给种子带来的伤害。
有经验的农民除了观察太阳的照射温度及北斗星斗柄所指方向外,还非常细致的观察地下温度的变化,如黄河中游曾被许多人用来验证节气的“飞灰候气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冬至来临前,人们在院中挖开冻土层,将芦苇秆烧成灰,放于坑中,上面盖上一个盆或石板,中间插上一根竹管,在冬至交节气时当天,可以看到细微的苇秆灰顺着竹管飘出来,这说明地气上升,大地转暖,新一年的春天就要来到了。地表的温度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受风速及空气中湿度的影响,地核也在不断地缓释着热量,只是相对于太阳辐射的能量要小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