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元宵节观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这是唐代宰相苏味道描写元宵灯火活动的著名诗句。自古以来,元宵节燃灯、观灯、闹花灯是其基本活动。那色彩纷呈的节俗,除了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时期的一些记载和传说外,还有唐玄宗时大造灯树灯轮灯楼,唐睿宗时架起的灯轮高20丈,镶金砌玉,悬灯五万盏。宋徽宗这个软弱误国却酷爱艺术的皇帝对放灯观灯活动兴趣更高,他下令在东京汁梁搭建灯山式的临时建筑,高达百丈,灯火万盏,灯期长达48天之久,创造了历史上鳌山灯之最。鳌山,就是高山的意思。他要亲自去观灯赏灯,还要为“仰观圣颜”的仕女们赐酒。花灯的制作也比唐朝更为精美,样式更是千姿百态,上街让人目不遐接,观之美不胜收。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日,还诏令文武百官赐假十天。现在河北蔚县有正月十五拜灯山活动,就是把一盏盏灯放在一阶阶的木梯上,傍晚有专人点燃,灯火就组成“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等字样。已婚的女性都要到这里来祭拜,以求生子。

  观灯赏灯和猜谜语是联系在一起的。古时花灯上都写有一些字谜、物谜,或配上相关的图画,以便于猜者理解。后来木板年画类的灯笼封上都有历史人物、戏曲故事,还在角落里放上些谜语,引起观灯男女竞猜,增加了观灯的乐趣。

  这种古俗至少在春秋时代就出现了,称灯谜为灯虎,猜灯谜为射虎,百姓们叫打灯虎。现在许多花灯上仍有谜语,常见的还有元宵节谜语有奖竞猜大赛,猜中有奖,猜谜者的积极性就更为高涨。

     闹元宵,词之意是晚上闹,晚上闹就离不开灯。因此闹元宵就形成了挂灯、观灯、猜灯谜的习俗。可以说元宵节是具有人文意义的狂欢节。

  中国的元宵灯会到隋代规模和形式已形成并基本定型。《资治通鉴·隋记》中说:正月十五日晚洛阳端门一带“戏场默默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

  唐代,皇帝们为了显示与民同乐,成为了元宵灯节的决策者、倡导者,自己微服逛街观灯,又成为了参与者。为了使皇亲国戚及官员观灯,元宵前后各一日,正式成为国家法定的例假日。据《广德神异录》记载:每年灯节,玄宗下令“大张灯彩,自禁中至殿庭皆设蜡炬,连属不绝,洞照宫殿,荧煌如画”。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韩国夫人置百技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杨国忠子弟,每至上元夜,各有千炬红烛围于左右。”更有甚者,用竹竿缚以彩绸,扎成灯楼十二间,高达一百五十尺,缀悬珠宝金银,上挂各类兽形之灯,或龙凤,或虎豹,皆栩栩如生。

  到宋代,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灯会是科学技术的一种载体,自然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宣称:“朝廷无事,区宇咸宁,况年谷之丰收,宜士民之纵乐。”据《燕翼贻谋录》记载:“太祖乾德五年(996年),诏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游人已集御街两廊干,奇术异能,歌舞百戏。”可见当时庆贺元宵节之壮观。

  据南宋《梦梁录》记载:“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这一夜城市乡村,通宵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大放异彩,男女老幼,锦绣服饰,观花灯,猜灯谜,耍龙灯,玩狮子,划旱船,吃元宵,游览胜景,尽情享受上天赐予的恩泽。宋代元宵张灯,其代表作为“鳌山”灯,鳌山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海中高山。京城、州府普遍以这一传说之意,设计大型鳌山灯组,其造型通常为一只或数只巨鳌背负山峦,山上荟萃千百盏华灯,山石、树木齐备,点缀以佛、仙、神的雕塑、绘画。山上可容乐工伶官奏乐,山前设有大露台,供歌舞演出或工艺品展示。鳌山灯气势恢宏,体量巨大,叠翠堆金,浮光耀影,常为灯会压卷之作,寓“江山永固,长治久安”之意。

  自明代开始,元宵灯会上的艺术活动大大增加,形成了万众参与的大文化活动。“灯市”应运而生,灯谜呼之而出。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招徕天下富商,迁居南京,举办灯市,市场长十里许,出售各式各样的花灯及节令物品。这是我国元宵灯节最早的商贸活动。据《武林旧事》记载:“在这山灯凡数千百种,极具新巧,怪怪奇奇,无所不有。”“又有以绢灯剪写灯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这是我国最早由灯会而演化出来的中国灯文化又一颗明珠———灯谜。

  清代沿明旧习,但元宵灯节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中描写的大观园中的元宵灯节盛景就是一个缩影。小说描写贾元春由皇帝恩准于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省亲。“展眼元宵在迩,目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元夕夜,贾元妃省京进了大观园,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执指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娟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桂揖兰挠,自不必说。”

  至民国时期,元宵仍称灯节,尽管异族入侵,灾荒、战乱不停,中国灯文化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城市、乡村生生不息,艰难地维系着自己的传承路线。解放后由于左的思想干扰,这一传统文化数度中断,元宵灯夜,成为漆黑之夜。改革开放使这一民族传统文化换发新的活力,人们从元宵灯节中领悟和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元宵节观灯  元宵节  元宵节词条  元宵节观灯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茶趣典故孙皓以茶代酒

孙皓以茶代酒晋代陈寿的《三国志》里面写了这样一件事:吴王孙皓喜欢大宴群臣,宴会时,在座的宾客们至少都要饮七升酒,虽然不一定要喝进嘴里,但是一定要斟,卜并亮盏说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