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茶的小伙伴对茶具也有自己的好恶。因为用来泡茶,所以茶器也被赋予了功能属性之外的审美需要。小编特选历代大美茶器,让大家鉴赏一下,细细体会这些茶器物身上连光阴也无法带走的茶香。
明永乐甜白茶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小圆唇口,壶身呈半圆形,竹节把,带平顶圆盖。通施甜白釉,釉色莹润,胎骨略厚。明代自洪武皇帝下令罢造团茶进贡,唐宋长久以来的末茶点茶方式逐渐被废除,茶叶煎泡法则取而代之,成为明代最普遍的饮茶方式,因此茶壶成为主要泡茶的茶器。
南宋建窑黑釉兔亳纹茶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束口,小底,深弧壁,口沿一圈镶银边。通体施黑釉,釉面布满褐黄色条缕斑纹。类似野兔亳毛,故宋人称其为“兔亳茶盏”。建窑兔亳茶盏自北宋中期蔡襄、梅尧臣、苏东坡等士大夫、文人的赋诗推广以来,一直为斗茶人士所喜爱。斗茶胜负的关键在于白色的汤花是否咬盏、汤花是否覆盖碗面、是否露出汤花下的茶汤。为了容易分辨水痕,衬托白色汤花,因此黑色茶盏成了斗茶点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北宋青白瓷茶瓶,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口微敞,长颈,丰肩,曲把。配圆盖,盖沿和把上各置对应系口,可以穿带连接。长流削嘴,通体均施青白釉,典雅秀丽。茶瓶又称汤瓶,宋人点茶直接以瓶注盏,因此茶瓶为煮汤点茶不可或缺的器物。茶瓶流嘴斜长,峻削,为宋代金银器、瓷器茶瓶的共同特点。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论及:“注汤厉害独缺之口嘴而已。嘴之口欲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而不滴沥,则茶面不破。”为使汤切利落,便于点茶,流嘴圆小尖利成为宋代茶瓶的必备条件,也是其主要特色之一。
唐长沙窑绿釉柄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壶圆口,短颈,斜肩鼓腹,长方形空心横柄,柄中段上下一圆穿孔,以便串联盖上圆系孔,带宝珠钮拱形盖。全器施绿釉,釉色青绿乳浊。横柄壶多见于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也有发现。壶为长沙窑的主要生产品种之一,在唐代晚期与短流的茶瓶一样,皆作为注汤点茶之用。
清乾隆陈荫千制宜兴紫砂竹节提梁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茶壶整体造型模仿竹节,椭圆形壶身,围饰弦纹一圈。壶嘴塑成三节竹节曲流,壶把则为两枝细长竹枝缠扭成形。壶底钤印“陈荫千制”篆书方印。陈荫千为乾隆中期宜兴制陶名家,生卒年不可考,善于制作竹节把壶,现传世署“陈荫千制”竹节提梁壶数把,另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壶久用,遗留旧有茶汁痕迹,故茶面罩有一层光泽,其受喜爱程度可想而知。
清雍正冬青釉茶叶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直口,短颈,丰肩,硕腹,通体均施青釉,釉色匀净淡雅,质坚细腻。雍正时期青釉或青花茶叶罐尤多,可见雍正皇帝素好品茶。虽罕见其对品茗的感想诗文,然而由《宫中档雍正朝奏折》中频见其赏赐大臣贡茶,而且常是连瓶带茶一起赐予,有时又加赐茶碗,可以想见雍正时期宫廷饮茶风气兴盛。
清康熙宜兴胎画珐琅五彩四季花卉方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方形壶,直口,方形曲把,短流,带方形拱状盖。盖面饰月季、菊花、水仙等花朵,素胎壶腹四面分画各色牡丹、荷花、秋葵、梅花等。康熙御用宜兴胎画珐琅彩茶器,皆在宜兴制坯烧造精选后,送至清宫造办处,再由宫廷画师加上珐琅彩绘,低温烘制而成。此壶釉彩鲜丽,画工精巧,器表没有施透明釉,传世品中仅此一件,为清代宫廷极为珍稀的御用茶器。
明宣德紫金釉桃形把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小圆口,短颈,丰肩,硕腹。短流,曲把。器为象生瓷,壶身周贴饰一圈带枝桃花,伸展至流与把手间,使流嘴呈半开花苞状。此器为摆设于乾清宫内,与另一套宜兴紫金釉套杯放置一起,清代或将其作为成套饮茶的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