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舒曼:问卜与求神,不如吃茶去

舒曼: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总策划、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吃茶去》总编

在中国各地众多旅游胜地,寺庙景点占据了一大部分。于是出现了许多问卜烧香、祈求菩萨保佑的人,而我对于这类事情历来采取不参与主义。曾经看到过一些人到寺庙里去求签,若求得上上签,喜上加喜;若求得下下签,顿时容颜失色,甚至有些人还苦苦哀求寺中僧人为其指明一条消灾之途。我们只能怜悯这些人的不幸和无知,何必要预知未来的凶吉呢?这种在精神上的受苦,全在趋利避害的欲望太切而笃信幽冥之事

幽冥之事,实非常人所能说得清楚。就连睿智过人的孔子,也只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子不梧怪、力、乱、神”,何况我等平庸之人。所以求签问卦卜凶吉的事,我素来不予问津,甚至是持反对态度的。道理很简单:我若不相信迷信之事,求凶求吉都与我无关;我若是相信这类事情,求凶则惶惶然,无故平添精神负担,没有什么好处。若求之为吉,则以为万事通达,遂懈怠人生态度,不求精进。如此,还不如平平常常度日,无优无虑岂不快哉。

对于这个问题,《焚书》中李卓吾在《复耿侗老书》中说得极好:

新奇正在于平常,世人不察,反于平常之外求新奇,足岂得谓之新奇乎?蜀之仙姑是己。众人咸谓其能知未来过去之事,争神怪之。夫过去则余已知之矣,何待他说。未来则不必知,又何用他说耶!故曰“智者不惑”。

“未来之事不必知”,知道了又能怎么样?殊不知人生途中,凶吉之事则时时隐伏于你目前的平常生活和工作中,与其求未来之凶吉,不如修当下之平常。现在有些僧人,我实在不敢恭维,明知求签问卜之事有违佛祖之意(佛教是最反对迷信的,尤共是禅宗,主张自性是本心,不向心外求佛),却也要拿“签”来指点众生,点来点去,其消灾途径,无非“多做善事,广结善缘”。而举善、扬善本来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由此看来,未来的凶吉之说,最后仍然落在日常生活之中。佛家的因果说,也可以用来说明许多俗界事物间的种种联系。

所谓“多做善事”,先善其心,方可行善事之举。倘若先存了一个“消灾”的用心,刻意去做,则善事之中暗藏“功利”,善事会变味。如今在众多烧香拜佛的人中,真正善男信女恐怕不会很多,真正能了解佛之本意的人少之又少。佛说:“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坛经》)。又有多少人能理解。

自以为多念几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变以善心,未必有多少灵验。所以求僧人指点,实因不知万事间的因果关系。倘不从根本上善良正直,立身于做人和“直心是道”上下功夫,一切求签问卜、烧香拜佛总是枉然,佛本身就是这样提倡的。

儒家主张个人的修养需要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做起。《易传》也认为:积蕃之家有余庆,积不善之家有余殃。佛门有“吃茶去”禅理,主张吃茶的过程就是参佛的过程,以茶的平和之心修身自己,当下积德;以茶的廉美和敬之德善化自己,获得当下禅喜。佛家行善论与懦家理论殊途同归矣!提倡“吃茶去”的修行观来替代求签问卦和祈求菩萨保佑的行为,从而诚意正心行善扬善,这于我们社会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弊。所以我说:

问卜与求神,不如吃茶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舒曼:问卜与求神,不如吃茶去  舒曼  舒曼词条  问卜  问卜词条  求神  求神词条  不如  不如词条  
茶文化白露

 白露对联

白露,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五个,时间在每年9月8日前后。钥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处暑后十五日,斗柄指庚,为白露,八月节(农历)。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