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形成于多种途径,但门神的前身也来自于“桃符”,并且同最初古人的五祀信仰有关。所谓的“五祀”是指祭祀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雷(土地神和宅神)。中国人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五祀所奉供的,都是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的神灵。
门神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驱鬼避邪,保护家门平安。这种门神,始于神茶、郁垒。到了唐代,门神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西游记》中说:
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赂,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钝儿,就魂灵升天,将径河龙王斩了。老龙王的鬼魂自觉委屈,抱怨太宗言而无信,便每夜进入内宫找唐太宗李世民索命,只要太宗想要就寝,门夕嗽有鬼魅哭号,吵得太宗无法入睡。终于,太宗召告群臣,秦叔宝主动请缨:“愿与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就让画师给二人画了肖像,贴在门上。时间一长,老龙王的冤魂渐渐地衰落下去,魏征手中刀肥诛龙宝剑也不再呈高扬之状而垂立一侧了。魏征在隋唐演义中本是一文臣,最早在潞城县二贤庄三清观内当道长,后被民间奉为门神后,其像也仗剑怒目,一派英武气概。
宋元之后,民间的门神多得不可胜数。其中流传较广的是秦叔宝、尉迟恭、岳飞和赵云等古代忠臣名将。
过去,年年过春节,家家都要贴门神和春联。你知道,这习惯是啥时候兴起的吗?
很早很早以前,在风景秀丽的度朔山上,有好大好大的一片桃林。桃林中,在一棵最大的桃树下有两间青石屋,石屋内住着弟兄俩,哥哥叫神茶,弟弟叫郁儡。兄弟俩的力气大着呢,雄狮见他们低头,恶豹见他们瘫地,老虎为他们守林。
这里原是一片野桃林,兄弟俩就生在这里。父母早早地死去了,弟兄俩相依为命,吃着野桃长大,为此对这桃林可亲啦。天早了,他们挑来山泉水;桃树生虫了,他们一只一只细心捉;培土整枝,辛勤劳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桃树结下的桃子,吃起来又香又甜,特别是中间那棵大桃树,结的桃子格外大,格外甜。人们都说这大桃树上结的桃儿是仙桃,吃了能延年益寿,成仙成神。
在这度朔山的东北方向,还有一座野牛岭,野牛岭上有个野王子,野王子也有把笨力气。他仗着自己力大人多,占了这一方为王。这野王子心比蛇蝎毒,手比虎狼狠,常常吃人心,喝人血,可把这一方百姓害苦了。野王子听说度朔山上的仙桃吃了能成仙,他的口水流了三尺长,立时派人上了度朔山。
来人到了桃林边,喝令神茶兄弟俩献仙桃。兄弟俩冷冷一笑说:“俺这桃只送穷人不贡王。”把那人撵下了山。
野王子听了手下人诉说,只气得七窍生烟,立时带三百人马上了度朔山。神茶兄弟也带着守林虎迎出桃林。两方相遇,一场恶战,一霎时,神茶兄弟就把野王子打得七零八落,狼狈逃窜。
野王子逃回野牛岭,想仙桃茶饭不香,思报仇昼夜难眠。他想啊想啊,想得头上脱了三层皮,脑门上添了三道沟,终于想出了个坏主意。
一个风大天黑的夜里,神茶兄弟正在石屋里睡得香甜,忽听外边有动静,忙起身开门,只见从东北方过来几十个鬼怪,一个个青面撩牙,红发绿眼,奇形怪状,噢噢乱叫,向石屋扑来。兄弟俩一生清白,没干过坏事,所以面对恶鬼,一点也不害怕。神茶随手提了根桃枝迎上去,郁棵抓了把苇索跟在后边。神茶在前边抓,郁儡在后边捆,不多一会儿,儿十个鬼怪全被捆了起来,一个个都喂了老虎。
原来,这些鬼怪都是野王子和他手下人装扮的,本想把神茶兄弟俩吓跑,却害人不成丧了命。
第二天,这件事一下子传开了,人们感谢神茶兄弟俩为民除了害。兄弟俩的名字越传越远。后来,兄弟俩去世了,人们传说他们成仙上了天庭,老天爷命他们专管惩治恶鬼,碰上恶鬼就用苇索捆起喂虎。人们还传说,因神茶兄弟俩在桃树林里住,所以桃木也能驱鬼避邪。从那儿以后,逢年过节,人们纷纷削制两片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茶、郁槛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以示驱灾避邪、保家平安之意,叫做“桃符”。
有的人家还把神茶兄弟俩的相貌画下来,贴在门上,叫“门神”。
到了五代的时候,后蜀有个叫孟昶的人,在桃符上题了两句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挂在门的两边。明太祖朱元璋登极定都金陵后,要当地家家户户除夕夜,在大门上张贴一副对联,以示庆祝。
据传说,他也以自己的名义赐给大臣或其他人几副对联。这时的春联已经是写在红纸上了。从那时起,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风俗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