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品茶,从真实感受开始

喝茶是平常事,喝法也很多,从简单的在大杯子热水中扔一把茶叶,到宗教仪式般的日本茶道,各适其适。

这几年中国大陆茶风渐起,讲究“品茶”的人越来越多。“一杯为品,两杯解渴,三杯是饮牛”的说法广泛流传。又有各路高人出没于网络世界,评茶论道,玄妙难测。于是有一些喝茶的朋友诚惶诚恐,表示自己不懂品茶

而我认为,只要愿意,每一个人都懂得品茶

品茶,我认为就是用心去感受,尊重、相信自己的真实感受,提升自己的感受能力。

用茶壶冲泡、小杯品饮的清茶比较普遍,这里就以之为例来说明怎样品茶

静下心来,调动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感受茶的色、香、味、口感。有机会的话,在冲泡之前,可以感受一下干茶的形状、色泽、香气;在冲泡之后,可以看看冲泡过之后的茶底形状、色泽。如果没机会,这两者暂时省略也没问题,品饮的主体在茶汤。

不同茶的茶汤颜色不同,淡黄、淡绿到深红乃至褐色都有,但相同的一点是,好的茶汤是清澈的,如果浑浊,则是品质较差的茶。

茶的香气也有多种,花香、果香、栗香、木香、陈香、药香等等,有种种细微差别。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知道“兰花香”是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那么他就无法判断某个茶的香气是不是兰花香。因此对于普通的喝茶人来说,不必去纠结于“那是一种什么香”。如果某个茶的香气让你感觉舒服,就好好享受一下;如果不舒服,就不闻甚至不喝就可以了。有些不法商人可能会在茶中添加各种香精,一般来讲,那种添加剂的香气闻起来会让人感觉“不自然”,一开始明白这点就可以,喝的茶稍微多点,都能感觉到哪种才是茶的真香。

茶是用来喝的,所以滋味、口感对于品茶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了。茶的滋味也有多种,有浓淡之分甘苦之别,但不管浓淡甘苦,最关键的是要纯正。如果一个茶汤让你感觉味道“杂”,那么这个茶就不是好品质的茶。茶的口感,是指其滑、顺、涩、清、爽、柔、粗等感觉,一般滋味纯正的茶口感都比较好,滋味杂的茶,就有一种“粗”的感觉。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苦涩”,一般乌龙茶入口都会有苦涩的感觉,但喝习惯了的人,会喜欢这种苦涩,因为苦后能回甘,涩后能生津,这都是茶的迷人之处。

再投入一点,还可以调动听觉,听听水烧开的声音,注水、出汤的声音,不过这不是重点。如果喝茶时有合适的音乐,用心听,会让喝茶的感觉更加美妙。

如果再投入一点,可以激发一下美好的记忆,或者发挥一下丰富的想象,这就是品茶由感性的物质层面提升到灵性的精神层面了。

这就是品茶,充分调动以味觉为中心的感觉系统。

关于品茶的说法很多,也很乱,因此,还是先回到最根本的地方——自己的感受,要尊重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的感受,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开始。

但是,也不要满足于自己最初的感受。有一种很流行但也很不负责任的说法,说“适合自己的茶就是好茶”。与那些高深莫测的品茶玄理相反,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品茶,是必须而且可以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高层次的。了解茶的种类、制作工艺,了解冲茶的技巧,喝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茶等等,这些,都能够提升对茶的感受能力。慢慢地,把所谓的“适者为好”转变为“识者为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品茶,从真实感受开始  品茶  品茶词条  感受  感受词条  真实  真实词条  开始  开始词条  
茶文化茶具

 中国茶具分类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有着悠久的茶史,而茶具文化也作为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茶具,古代文献又称为茶器,通常是指人们在饮茶过程中...(展开)

茶文化茶道

 佛教茶文化饮茶史

佛教茶文化:禅茶一脉佛教的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眠,“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展开)

茶文化茶具

 紫砂陶瓷大师:程苗根

程苗根,1946年2月出生,1984年开始涉足紫砂陶艺,师从民间艺术大师邵全章学习紫砂壶的设计,造型和制作。现任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湖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