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凉山彝语叫“牛顶”,它与西班牙“斗牛”有本质的区别,众所周知,西班牙是人跟牛斗而彝区斗牛是牛跟牛斗。
彝区斗牛一般分两种情况,即平时村与村之间将较有名的公黄牛赶到一起比高低,火把节期间则将方圆几百里较有名的公黄牛赶到斗牛场来决出高低。
斗牛一般民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斗牛中任何一方的牛被顶伤或死亡,另一方不负任何责任。但也有例外的,假如有人在牛主人不在场且斗牛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斗牛,并将主人不在场的牛斗伤亡的话,将视其情况加以赔偿。
斗牛一般无严格规定,寻一平整的场地,将斗牛与一条小母牛一起赶至斗牛场,然后用披毡将斗牛的头蒙住,并悄悄将小母牛拉出场外隐蔽起来,待揭开披毡,两条公牛同时发现小母牛不见了时,会怒气冲天,吼叫着用前蹄猛力刨土,或瞪眼对视,如此以进行试探对方的虚实,继而冲向对方,用锋利的牛角不断碰顶对方,直至一方体力不支夺路而逃。胜者高昂着头,不断地吼叫示威,牛的主人则喜之不尽,赶紧将牛牵至领奖台,为牛披红挂彩,接受观众的注目礼。那洋洋自得的样儿,仿佛凯旋归来的将军。
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斗牛大会,并选出各自村中膘肥体壮的牛中之王即冠军之牛。斗牛的种类,大小凉山彝区都是黄牛,云南和贵州彝区则除黄牛外还有水牛。大会开始时,由一位有威望的人宣布斗牛开始,顿时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青年男女在场边弹起大三弦月琴,跳起欢乐的舞蹈。在场边的标杆上挂着球形的“彩红包”,是备胜利者的牛主人戴的。
在万众欢腾的热浪中,放牛人将一头头体大角尖的公牛牵人场内,接受裁判员过目。一声令下,按照事先选好的对手,按淘汰制的比赛程序,将赛牛放出,任其角斗。凶猛的公牛扬蹄翘尾,勇猛地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碰,直到将对方斗败逃窜为止。
斗牛也可以说是一种选择优良牛种的形式,对畜牧业和农业有着积极的意义,谁的牛获胜,就意味着放牛青年是勤劳的畜牧能手。火把节的斗牛方法是:胜者斗胜者,败者被淘汰。(斗牛的前前后后要十几天的时间,村里、乡里、县上层层淘汰。)有的公牛不愿进场子,人们便会牵进一头正值发情期的母牛相诱,于是,两头将要对阵的公牛就会因“争风吃醋”而引起搏斗。大的火把节活动斗牛多达几百头,可以斗几天,让人大饱眼福。参加比赛的牛都是专人饲养、训练过的,十分听主人的话。优秀的斗牛还会使用扑、撞、闪、让等技能。斗牛互不相让,斗红了眼,看着真有点吓人。人们都屏息观看,心里巴望自家村里的那头牛早点获胜,为自家的村寨争来荣誉。
云南并族火把节在。斗牛时有些地方还时兴输了的一方就把带来的酒交给获胜的一方,由获胜者支配·····一杯杯地斟给客人或朋友们喝。
贵州、普安、威宁、毕节,大方一带的彝族斗牛场,一般是在“荷洪尼走奈木”(火把节)斗牛。
古代斗牛活动较为单一。经过不断地丰富发展,形成了一个以斗牛为中心,多种活动一并开展的斗牛文化场面。
《岭表纪蛮》载:‘“蛮人购买此种牛只,只求肥硕壮健。价值高昂,在所不计。故一斗牛有至二三百元者。侯至相当时期,乃与他寨约期决斗。斗一日,远近男女,无不盛妆艳饰,集合观战。
是时,两寨民众,吹铜号,鸣芦管、放铁炮、张伞盖、列旗帜,严队伍,拥牛人决斗场。……两牛骤见,怒不可遏,由是交角决斗威猛奋发。观众鼓掌呐喊,声震陵谷。移而胜负分,有败逃者,有战死者,亦有两皆阵亡者。胜者兴高采烈,取红毡披牛身,取银角套牛角,以红鬃为彩,红续结球,系于牛之项尾两部,炮声震天,以前仪送牛回寨。欢歌会饮,庆贺大捷。……败者气色沮丧,牛不战死,亦必杀以泄忿”。
文化大革命中,斗牛被视为不轨活动而停止。党的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生活水平的提高,彝山的斗牛场纷纷恢复,规模增大。小型斗牛场一般观众有一、两千人,大型斗牛场观众竟达万人。
斗牛一结束,人们喝了获胜者胜利的酒之后,接着就开始了其它比赛。这种场合,不仅是身强体壮的彝族小伙大显身手的场地,同时也是彝族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的大课堂,上百双眼睛盯着角逐拼搏的赛手,看他们斗智斗勇,为他们的每一回合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