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使用百科全书?是按照字母顺序还是主题顺序?在西方历史上,当法国人按照字母顺序来编撰百科全书时,曾经引起很多神学人士的责难,他们认为按照偶然性极强的字母顺序安排内容,是对神的蔑视和亵渎。按照主题而不是字母顺序来编排百科全书的内容,在很多有着强烈学术使命的人那里,仍然是个值得奉献毕生精力来从事的事业。但是现如今,百科全书的编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既不按主题也不按字母顺序,甚至连编辑和条目顺序都没有了。维基百科在互联网上以低成本大规模协作的方式来构建人类知识库,其访问量和知识条目的生产能力早已超过了传统的百科全书。
这是戴维·温伯格极力推崇的模式。他觉得在互联网时代,人类知识的生产和分类方式得到了彻底的解放,看似混乱无序的世界,却更为多姿多彩。戴维·温伯格是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市场就是谈话》和《小块松散结构》的作者,2007年他的新书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在美国出版,从知识的生产和分类的角度来探究互联网所带来的深刻变革,给人们以新的启发。
秩序的三个层次
戴维·温伯格将世界的秩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事物本身,第二层次是关于信息的信息,也就是元信息,第三个层次是被彻底数字化的信息和元信息。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贝特曼图片资料馆的变迁,非常清晰地印证了温伯格关于秩序的三个层次的说法。这家珍藏有大量美国历史图片的资料馆,在被比尔·盖茨买下后,用19辆卡车从曼哈顿将上千万张历史图片搬迁到了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山洞里,洞内的温度常年保持在零下4℃,以确保图片可以保存尽可能长的时间。这是第一层次的问题,历史照片的保存受制于物理世界种种条件的限制。虽然这里有不错的目录分类体系,但是你如果要寻找“南北战争期间士兵户外就餐”的照片,恐怕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是第二层次的问题,元信息依然受制于媒介的限制,不能迅速地查找和获得。
比尔·盖茨创办的Corbis网站是贝特曼图片资料馆的母公司,这里有400万张图片,却只有9个专职分类员来管理,因为你可以给数字化图片添加很多标签,也就可以在不同的通道中找到它。与贝特曼资料馆的元信息相比,Corbis的第三层的被彻底数字化的信息可以非常快捷地被人们搜索和得到。
在信息与知识爆炸的今天,第二层次的元信息已经不能应付人们对于知识需求。如今,我们需要迅速地找到想要的信息,但是第二层秩序对于知识的搜集、整理和查询上,显然已经很难游刃有余。第三层秩序的彻底数码化的信息和元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第三层秩序的生成和组织方式却与第二层信息的条分缕析、井然有序截然不同,遵循的原则是“越乱越美丽”。
把叶子挂在尽可能多的树枝上
在温伯格看来,传统的知识分类学中,杜威的10进位制图书馆分类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杜威的体系中,将人类的知识分成了1000个重要的门类,然后以10进制的形式无限细分知识门类。杜威的分类方式,受基督教和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在当时就存在很多偏差,比如佛教的分类级别反而没有颅相学高。100多年来,人类的知识规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需要新的分类方法。杜威的图书馆分类学如今仍然在大部分的图书馆里应用,它方便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但是对于读者和人类知识来说,却并不那么方便了。这种第二层秩序的知识分类方式,在生物学、化学等很多学科里都存在,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和人类认知边界的不断扩展,如今,我们需要新的完全不同的知识谱系学。
亚马逊网站如何为其图书分类呢?在这里,分类不再遵循体系的精确性和秩序性,而是将权力给了用户,读者书评、读者自创的列表清单,联合推荐程序则根据用户浏览习惯来推荐图书。在看似杂乱无章的亚马逊网站,图书可以迅速地被找到。相对于在第二层次秩序分类的杜威来说,亚马逊则是在第三层秩序寻找分类方法。在互联网世界中,亚马逊的分类方式并不是唯一。Flickr.com是一家互联网图片分享网站,它将图片上传、分类和标签的权力给了用户,人们可以上传数码照片,按照自己的标准给一张照片加上很多标签,在查询时就会非常方便。当无数张照片按照这种模式集合起来的时候,看起来非常混乱,实际上在应用时却非常简单有效。在维基百科、Digg.com、eBay等等网站里,看似混乱实则“多姿多彩”的例子有很多。在戴维·温伯格看来,第三层秩序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是在颠覆第二层秩序的很多规则。第二层秩序认为:现实只有一个,知识也只有一个;现实不是模糊的,所以知识也不是模糊的;知识与现实一样大,没有哪个个体能完全理解;专家不断向上爬,最终取得专家地位。而第三层次秩序则信奉如下规则:在出口建立筛选装置,而不是入口;将每一片叶子放到尽可能多的树枝上;每样东西都是元数据而且什么都可以被当作标签;放弃控制。
戴维·温伯格如此喜欢互联网所带来的人类知识生产能力的解放,他在书中这样赞美这个新的世界:“在第三秩序领域,一片树叶可以被悬挂到许多枝杈上,它可以为不同的人而挂在不同的枝条上,也可以为同样一个人改变悬挂的位置,只要这个人决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第三层次秩序中,知识是无形的。现实中存在太多有用、有力而又美丽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乱中有序的哲学意味
为什么这个看似混乱的世界依然那么多姿多彩呢?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确定性的意义何在呢?戴维·温伯格试图在哲学层面给出答案。他非常推崇认知心理学家埃莉诺·罗施的理论,罗施曾经在新几内亚研究过当地达尼部落如何给色彩分类。研究表明,在110种不同的语言中,只有11种基本的色彩类别。而达尼语的情况更加特殊,只有两种基本色彩。但是达尼人对于色彩的分辨能力并没有受语言的限制,他们可以准确地从混合的色彩中分辨出基本色。罗施由此认识到“即使没有定义,概念也可以很清晰,只要将其构建在无可争议的例子或者说原型中就可以”。罗施的结论与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比较接近,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哲学体系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挑战,后者强调理性主义和本质主义,认为如果一件事物不能被清晰定义,我们就不能了解它到底是什么。
也正因为此,戴维·温伯格有这样的感悟:“2500年间,人们被告知,求知是我们这个物种的宿命和使命。现在我们可以来发现,原来知识并不在我们的头脑中:它存在于我们之间。它发端于公共和社会思想,也一直存在于其中,因为社会认知就像产生它的全球对话一样,永远没有止境。”
事实上,西方哲学中对于理性主义和本质主义的颠覆和反叛比互联网的出现要早很多年,戴维·温伯格之所以一定要将哲学层面的探讨与互联网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因为他觉得在互联网的第三层次秩序中,知识的解放之旅才刚刚开始,而且将遵循与以往不同的规则。在这个新的世界中,人们更关注沟通中的“兴味与激情”,在意“联系的复杂性和意义”,更推崇知识的贡献与分享,这个世界的主题“不再只是带有边界的领域,而是激情如何集中。”
且不管戴维·温伯格对于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第三层秩序是否真的有这么崇高的使命和意义,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互联网的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生产和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而且这种改变依然在向纵深发展,未来会怎样,现在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不过,也许我们可以像戴维·温伯格一样,抱着乐观的心态,因为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世界如此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