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什么现在企业开早会感觉很扯淡?

之前参加一个管理人交流沙龙,听到有朋友分享企业早会的实践心得:效果不理想,越来越流于形式。我推测大部分公司的早会可能都是这样:不仅越来越流于形式,甚至直接沦为了“点到”时间。关于早会,笔者曾经的实践结论是:除了销售等特殊类型工作者,大部分知识工作者其实不需要开早会。下面分享我们公司的早会实践经历。

我们是一家软件公司,人数18人。我发起早会的目的是:想了解团队每个人昨天的工作情况,今天的工作安排,以及在昨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8点30分上班,早会时间定在半小时之内完成。可在实际执行时,我们遇到的问题如下:

1、会议时间总超时。

原计划限定每个人每天早晨1分钟陈述自己的昨天的工作、今天的计划以及遇到的问题。实践时,有的同事1分钟时间讲不完,18个人全讲一遍,时间差不多就到了。有时早会时同事还会反馈工作中的问题,但如果在早会要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会变成讨论会,时间更不可控。但假如不解决这些问题,又影响反馈者的工作积极性。

2、迟到影响早会。

总是有各种意外,有人会迟到那么几分钟。开早会时,有时等不等这些人,是个问题:因为可能沟通的问题就需要他参加。本来就是个小团队,如果开会人不齐,那还开个什么劲?

3、时间久了,流于形式。

刚开始实行早会时,大家感觉新鲜,会认真的去思考每天的工作安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早会就是每天随便讲一讲,主管也不追问,所以应付的心态越来越严重……但实际上,主管不是不想追问,而是早晨的时间成本太高,如果会议上扯这些事情,浪费的将是所有人的时间,所以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站会让员工感觉差。

之前我们开早会是坐着开,后来发现时间不可控后,就改成了站会。这样站着大家沟通的效率是不是会更高一些?实践表明:站会确实能缩短会议时间,但大家的感觉变差。尤其是我们的一个90后员工私下和我聊天谈到的:感觉自己就像出来卖的。

以上是我们团队实践早会时遇到的问题。后来的团队管理中,我们废弃了早会,保留了周会、月会和头脑风暴会。对于早会的目的,我们采用了日事清的KPTP工作日志法来解决,每天下班时让员工写一下工作日志即可。日事清的KPTP工作日志法是:

K:keep,今天做了哪些工作;

P:problem,遇到了哪些问题;

T:try,计划尝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P:plan,明天的计划是什么。

根据这样的工作日志,无论是个人的工作反思还是团队的工作状态,大家都可以清晰的了解每个人每天的工作情况。遇到需要沟通协助的问题,只需要像微博一样@给对方就可以了。而且用手机移动端,主管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了解大家的工作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如果每天节省团队半小时的整体会议时间,一年就是10950分钟,这些时间能产生多少额外价值!

早会是工业时代的产物,那时人们的工作并不复杂,早会确实可以三言两语沟通清楚要做的工作,但互联网时代,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仍然坚持通过早会来了解团队的工作内容,真的还适合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扯淡  扯淡词条  感觉  感觉词条  现在  现在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综合管理互动

 内容营销的三个原则

内容,内容,还是内容!!!近来,内容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了,这周有幸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SES会议,并且就内容营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如何优化和如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