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创客平台将制造业搬到“桌面”上,这是从“制造”到“智造”,并且释放个体创新能力的重大变化。
一场源起美国的“自己动手将创意变成现实”的创客运动之风,已经刮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国。事实上,如今,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创客空间”,几乎成为创客造梦的“朝圣”地。在创客环境与美国硅谷相媲美的深圳,已集聚了许多奇思妙想的创客,他们为硬件复兴而热情奋战;而在上海和北京等标志性城市,“创客嘉年华”等各类创客大赛吸引着创客跃跃欲试。
个体创新,推动全民创造。创客对于激发社会性创新,和对制造业进行升级的价值,绝对非同凡响。
“开源”是最快的创新方式
产业进步的动力来源于持续创新。如今,新的趋势已经充分显现: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人创造”为标志、以开放式创新为特点的创客式创新模式已经加速到来。这种让全民参与创新,通过利用各种新技术,让知识和创新共享、扩散的模式叫做“创新2.0”。
创新2.0模式的核心是开放式创新。所以,《长尾理论》作者、创客概念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呼吁:传统制造业在大型技术上优势尽显,但如果它想和新兴的小众制造公司竞争,就必须尽快地进行革新,进行开源创新,比如建设一个开源平台,让顾客参与进来。
未来,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一定是比谁的创新速度快,而不是谁的价格更低廉。而开源创新、激活“创客”是保证企业加速创新、产品迭代的最好方式。
企业与创客“结盟”
创客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将各种创意变为真实的产品,可以说将制造业搬到了桌面上。
但是,很多创客的产品完成原型设计后,开始找OEM工厂生产的时候,总会遭到拒绝。对于这种个体性创造,工厂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产量很小,市场前景毫无保障的话,工厂不会冒这个险。
2014年4月,富士康投资建立了一个专门为创客服务的工厂——Inno Conn,能够为创客生产个性化产品,且没有数量下限。
大工厂终于适时打破了以往对创客的种种门槛,转而乐意做他们的强大后盾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不仅充当创客的孵化器,而且愿意成为创客的制造工厂,尤其是后者,堪称创客迅速发展以来最令创客吃惊的变化。
难道它们不在意风险了?非也,船大调头难,大公司如今普遍面临创新之难,这往往让企业陷入发展瓶颈。而小公司则以灵活性的优势,将随时随地创新变成常态,使员工的智慧可以自由地绽放。
在人人当创客的风潮下,把个体化的创新能量引入企业,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创客时代,只有融合、创新和分享,才能加速梦想与现实零距离地实现。创客有非常好的创意,但很多缺乏产品知识、制造能力,企业与创客“结盟”无疑是个好方向。
而创客产品的市场其实并不缺乏,一方面,谁说创客创造的产品都是小众市场的?创客本质上只是使创新活动更加灵活,对个体创新能力释放得更加充分。而另一方面,即使一些创客创造的产品属于小众产品,也有长尾需求等着创客。
克里斯·安德森认为:个体能够更加方便地制作各种新奇产品后,长尾产品的供应方就出现了,长尾的需求也就得到了满足和激发。
因此,克里斯·安德森预测:未来10年,“创客运动”将扮演助推器的角色,让个体和数字世界真正颠覆现实世界,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
创客,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