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一些人事变动上的事情:有人离开,有人进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来了个大换血,好像天意一样,阴差阳错的正好配合了公司的调整。事情过后,定要总结一二,也免不了我这想分享的心。
1.“阻燃”的,谢谢慢走!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讲到员工分三类:自燃型、点燃型、阻燃型。
有的人自己就能激情燃烧,或者给他一些能量就能燃烧。而还有一些人,他们麻木、冷漠、对事缺少热情,甚至连对待自己都毫无兴趣,你不断的给他能量也依然无法使他燃烧,用阻燃一词概括他再恰当不过。
不管是创业阶段还是发展阶段,企业都不需要阻燃型的员工,他们除了不能自己燃烧,还会影响周围的温度。这种阻燃的破坏性十分的大,并非只是其自己单一的不能燃烧的问题。当其对自己都放弃的时候,那么谢谢,慢走!
2.公司不是家
前几天听樊登讲的《联盟》一书,提到很多人常把公司比作“家”。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觉得家的概念很好,大家亲近、友爱、在“家”的概念下工作,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创业几年之后不断的发现,确实如樊登所讲,公司不能比作“家”。在“家”的概念下,公司老板和员工之间都会增加压力,都会有包袱。为了营造家的感觉,你不好随便开了你的员工,就如同在家里你总不能因为孩子犯错,就把他赶出家门一样。一切的性质都变了。
公司应该有其他的比喻,如球队,员工按照约定的要求,在约定的时间内,做出最好的自己;公司按照约定,在约定的时间内,给员工足够的机会锻炼提升打造他。在这种联盟的情况下,不管约定的时间正在进行,还是即将结束,都不妨碍大家为了约定的目标一起拼命。公司不是家,应该是一种联盟的概念。
3.老人做新事,新人做老事。
一个公司要换血,常见的就是招聘新人进入,和对老员工的调整。如何更好的调配新老员工,需要不断总结公司实际运行中的经验。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接受《快公司》采访时说:“我们的原则是,派遣老员工--在公司就职超过2年的人,尝试新事物。因此,每开始一项新业务,我们就会安排熟悉团队文化的员工负责。沟通成本大大降低,毕竟这个人对公司了若指掌。”
在这一点上滴滴同阿里巴巴有点相似:老人做新事,新人做老事。老人做新事,一方面可以让老人接触新业务,换换姿势,保持激情;另一方面老人做新事,阻力更小,因为他的熟悉使他更能调动公司内的资源。新人做老事,一方面可以为老业务带来新思路;另一方面,可以让新人更快融入公司文化和业务。
在实际的运行中,老人和新人在事件上的搭配还需斟酌调整。老人去做的新事,应该是其能力可以掌握的事件,让其在能力的基础上,加上更熟悉的资源,拔高完成预期的结果。这样做既保证了创新事件的成功率,又不断的调动了员工的激情。新人老人在合理的安排下,都充分的创新着,这使得公司具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如此才能更好的使企业发展。
作者姓名: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