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的人在工作场合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内向者为公司带来的好处,也意识到他们不需要假装外向,也能飞黄腾达。
纵然有许多原因来歌颂性格内向,作家Emily White 在她的新书《算我一份》①中警告内向者,不要完全避免社交生活。外向者虽然据说有庞大的社群,但是White 说,连内向者也需要有社群。
“一个社群让外向者的生活更丰富,也让内向者的生活一样地更丰富。”White 以一样是内向者的身份说道。“外向者可能比我们有优势,但是性格内向不代表你不需要有社群。”White说,两组的分别在于,内向者必须为了找到他们的社群而做得更多。
我们都需要有归属感。我们可能需要归属于私人关系(就是内向者偏向拥有的)或者较大的公共群体,但是这两个需要,对内向者和外向者是一样的。“这就好像在说内向者不需要吃饭一样。”White说。“我们都要有做某个群体的一份子的感觉,只不过对于内向者来说,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寻找出来。”
外向者比较容易进入一个较广大的社群,因为他们喜欢接触到新的体验,也喜欢向新朋友作自我介绍。反之,内向者往往讨厌这种外向的交际,也时常为了寻找社交网络而挣扎。
对于内向者来说,他们的社群可能只有一小撮朋友或家人。但是,White 主张,内向者必须超越这个狭小的私人圈子,进入社群。内向者或许宁愿上刀山下油锅,也不要参加社群活动。但是White 说,内向者时常避开社群活动,是因为他们害怕不会融合其中。“扩大社群联系,让我们有机会找到适合的社群,这样就会为我们提供社交机会,也让我们有途径和自己性格相仿的人在一起。”
比方说,一个社区花园,能让内向者有机会不需要改变个性,也能加入一个社群。White说,“我们不是反社会,而是‘反不断对话’。社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让我们和别人在一起的机会,也让我们有机会学习新的事物,以及在社交上要求不过高的情况下玩乐。”
内向者要如何找到他们的社群?
要意识到抗拒是自然的
White 利用的一个招数,就是告诉自己,她只需要参加一次,如果她不喜欢,就永远不需要回来。她说,“如果你告诉自己要出去建立庞大的社群网络,这可能让你不堪重负。”
“如果你对自己说,我只要去一个团体去见识一下,这样就会帮助产生动力。”当你去得不开心的时候,允许自己离开,也可以帮助克服抗拒的心理。
避免给自己任何条件
标准的社交忠告包括了要和至少三个人说话,以及预先准备一些话题,以供开始对话。但是White说,这些条件对内向者来说,可能会负担太重。她说,“这不是叫你参加活动时和15个人说话。这攸关你对某个场合是否有归属感。”
选择你喜爱的事物
White说,“内向者可以像外向者一样勇于尝试新体验,只要这些体验适合我们。”要选择以你的兴趣为基础的组织。和工作组织连接,是建立专业网络很好的方法。
White也鼓励内向者在工作场合之外寻找连接。根据你的嗜好,选择有关的团体,如图书俱乐部、象棋俱乐部或园艺组,都是建立一个让你能和广大社群连接的社交网络极佳的途径。
译者注:
①书名全名译为:《算我一份:我如何走下场边、制造连接、又建立一个更充实、更丰富、更活在生命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