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仅能在打坐时保持心情宁静,回到生活中却依然烦躁的人,以及一个平日看似八风吹不动,但在静坐时,却无法平息纷飞杂念的人,都不能算是掌握住习定要领。
定的原理
禅定的训练属于止观中的止学,本来站在修证立场,两者理应合说,但是“定”有其专门次第理论,而且任何观行都至少要有少分(基本)定力才能进行,因此我们先把如何锻炼禅定提拨出来稍做解析。
定力训练的原理很简单:
人类平日的思虑非常纷杂,导至心境难以安宁,可是念头起伏很难自由控制,往往愈想压抑它,反而愈造成它波动不止。这是因为我们对意念形成过程不了解,错用方式对待它,才造成这种结果。
如果我们闭上眼睛观察,会发现脑海里的念头虽然不停窜出,每一个念头却也都终究会熄灭,不可能有哪个念头会一直停在脑里不动、不变。就像元宵节放的天灯一样,就算它飞的再高,灯内的火苗终究会熄灭,那时它自然也会落下来。
如果我们花太多时间精神,去对治一些自然就会消失的问题,似乎有些浪费力气。而且当我们内心想要去克制念头时,脑海就会多出一个想去克制念头的念头,原本希望减少念头,但是却冒出更多念头,可见想去强压妄念平息的做法并不聪明。
因此一般禅定训练,大都是让修习者先将心念暂时专注在某一件事物上(所缘境),例如身上某个部位或呼吸。一旦这个专注的意念能够平稳持续维持,那么其他的念头也就会慢慢减少,等到其他念头几乎完全平息后,我们再把眼前正在专注的意念渐渐放松。最后直到连这个专注的念头都舍弃时,我们的内心便会滑入一种极为轻松、清明、宁静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定境。
定境的阶段
根据觉受的状态和心念不动的程度,定境可分为很多种类与阶段,阿含经内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称为正定,和之后的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定合称四禅八定。另在进入初禅之前还有欲界定、未到地定等。
一般人只要很专心做一件事,尤其一直重复一个动作,就很容易有欲界定的经验。例如看书、看电视、打计算机到完全投入其中,还有跑步、游泳、骑单车等运动,也常会进入一种短暂忘我的状态,都算是欲界定的范围。这种定因为专注于所缘境的力量很强,在状态内时虽然会产生舒适感,但因身心都还处于紧绷,所以一旦离开状态,就会显现出疲惫的感觉。
可是如果能够在欲界定时,稍微将专注力放松,不必紧扣住所缘境,仅需轻轻跟着,就有办法进入初禅定的前缘-未到地定。有些人在运动时,误打误撞也会到此阶段;看电视、计算机时的所缘境内容一直转化,因此比较难;看书内容若单纯、熟悉(如读经典),也能入未到地定,要是曲折、复杂(如小说),就不太容易。
那么怎样的状态是在未到地定里呢?
举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到了未到地定后,外界若有轻微声响出现,我们可以听见,但却不会攀附在这个声音上,也就是说不容易出现这是甚么声音、从哪里来等念头。
未到地定虽然定境不像初禅深,一般在定学的指导里,也未把它列入正式禅定,可是它在止观中的地位却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观」行,都是在未到地定里进行,甚至可说止观主要结构,基本上都必须在此开展。
在欲界定时,心念起伏仍不稳定,想要进行「观」行,很容易被干扰;可是一旦进入初禅定后,心念已经趋于静止,偏向不动的状态,这时想要进行「观」行,又反而很难启动运作,因此未到地定是最适合做观行的地方。
此见解是我经由先师处所知晓,经过修习后,也确认于此无误。这观点看来好像并非特别重要,可是却是进行止观实证的关键处。它不但厘清止观由理论转为执行时,所易产生的模糊地带,更帮助修习者减少众多摸索时间。
不过最适合做观行,并不是代表这里的状态是最好的,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定慧的开发是没有止境。能够拥有进出未到地定自如的能力时,就必须朝向初禅迈进,拥有进出初禅自如的能力时,就要向二禅迈进,并如此不断类推下去。拥有出入禅定的能力,并不代表修行就比较好,可是这却是在修证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依靠。
请特别注意“进出自如”这句话,代表着我们能够自由决定要进入或离开定境,而不是看机会、碰运气才能入出定。吾师曾言:修行人入定是要不要,而非能不能。真是一句值得我们自期的至理名言。
定的修习
禅定的锻炼并不局限在静坐上,而且也不能只局限在静坐上。修习者需透过日常生活里的实践,加深静坐中禅定的质量,然后又将静坐里持续深化的定境,于离座时援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此循环相持,才是修定的正途。
一个仅能在打坐时保持心情宁静,回到生活中却依然烦躁的人,以及一个平日看似八风吹不动,但在静坐时,却无法平息纷飞杂念的人,都不能算是掌握住习定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