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这东西,其实绝壁是人人都能干的事。都能?对,你没听错。你所做的任何事情,换个思维方向,其实就能有很大突破。那么,如何变换思维模式,可以想出“新奇”的点子呢?
内容提要:
1.逻辑严密的垂直思维存在局限性,天马行空的水平思维,会让你更有创造力
2.创造力人人都有,但需要被开发被训练,才能发挥它的潜力
3.创造力五字诀:信、放、虑、收、行
4.开脑洞(放)的正确姿势:打破思维定式、转换角度、联系不相关事物、催化
5.解除思维限制、打开脑洞之前,先解除外在标签对自我的限制
一、为什么有些人条理清晰,却没有洞见
这是昨天发给大家的问题:一家咖啡厅开在地价昂贵的闹市区,咖啡20元一杯,与周边竞争对手价格相同,口味类似,但环境更好,所以座位常常爆满。然而,盈利依然未达预期。请问,你有哪些方法提高它的利润呢(为了简化问题,假设它仍然只卖咖啡,不卖其它周边产品)?
很鸡冻,我的读者们果然都hin有想法,给出了无数精彩回复,让我一度产生咱们可以组团儿开个咨询公司的幻想……
大家的想法,我挑了一些,大概归类如下:
提价类:心理定价、提升口味、主打高端品类、主打高端客户、收取服务费等等
增销类:拓展外卖、拓展线上渠道、流动车、限时喝完优惠、提前下单、售卖套餐、重新布局座位、会员卡、延长营业时间、限制wifi等等
降本类:缩小容量、找兼职员工、降低采购成本、推自助服务、优化流程等等
这个问题,很多圈柚都用了此前文章写过的结构化思维(再次感叹你们的学习能力之强),思考过程类似下图:
以上方法符合MECE原则,非常完善了。可是,有没有其它方法呢?
有几位圈柚给出了不一样的回复,跟大家分享一个:将咖啡价格降到略高于成本价,但在此基础上,按照堂饮的时间来实行计时收费。对于一个环境好的咖啡厅来说,环境也是一种可收费的价值。如此一来,外带客人猛增,咖啡厅的座位利用率也会增加。
这个方案如何?
有人会说:太天真了,咖啡馆都是按杯收费的,哪有按时间收费的?
可谁规定不能呢?
实际结果我们都不知道会如何,但在现实中,已经有一些火锅店开始按时计费了,而最后的数据表明,确实对利润有积极贡献。
给大家做这个案例,并不是要找出一个正确答案,事实上,哪个策略更加有效,还需要充分的市场调研,所以本来也没有正确答案。
只是,通过这个案例,大家可以体会到思维方式的差异。
我们此前提到的结构化思维,属于垂直思维(vertical thinking),它能够让我们从一个点开始,跟随严密的逻辑一步步往下推导,就像我们上面写的公式那样。
但是它有缺陷,因为忽略了水平方向的可能性,比如,收入=单价X杯数,它的假设前提是我们仍然按照每杯咖啡来收费,忽略了按时间收费的可能性。
这种水平方向的思考,我们称为水平思维(lateral thinking),维基百科的定义是:以非直接、非传统的方式或者显然非逻辑、非一步步推导的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是的,你看这个定义的含义:解决问题,也可以用非逻辑的方式。
所以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一些结构化思维很好的人,条理非常清楚,却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洞见。而另一些人,条理没那么清楚,却时常能提出些脑洞大开的想法。
原因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垂直思维让你的思考更清晰、想法更完善、表达更逻辑,但是要有更创新的洞见,往往还需要结合水平思维。
二、思维是可以提高的,创造力更是可以训练的
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创造力”,跟这些思维方式有什么关系呢?
《心理学与生活》中,创造力的定义是:个体产生新异的和合适的思想和产品的能力。当然,这里的产品包括一切有形无形的产品。
所以,创造力其实是一种综合概念,而思维是创造的方式,我们在创造的过程中,垂直思维和水平思维都是必要的。
既然结构化思维这种垂直思维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水平思维是否可培养呢,另外,创造力是否可培养呢?
做过昨天测试的圈柚,应该知道,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而且是有方法的。
斯坦福开设了一门创新课程《创意速成课》,就来教大家如何产生创意。而各类研究也表明,创造力取决于很多要素(智力、思维、社会环境等等),而这些要素中很多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虽然说“人人都有创造力”,然而,不是每个人的这种潜力都能随时任意表现出来,关键是进行思维训练。
我们今天,就以解决问题的流程为基础,看看如何使用垂直思维和水平思维,提升创造力。当然,我们今天所聊的创造力,更多是技术创造力,而非艺术创造力。
技术创造力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艺术创造力并没有明确的目的。
为了便于理解,整个流程我总结成了五字诀“信放虑收行”,如下图:
信:从观念上、信息上做好创造的准备;
放:将自己的思维信马由缰地放出去,打开脑洞;
虑:过滤掉那些不靠谱的想法;
收:将思维收回来,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方案;
行:执行和跟进。
这里面的“放”,更多是水平思维,而“收”,更多是垂直思维。以这样的流程,便能够确保,我们的方案中,既有创新大胆天马行空,又有深思熟虑严密逻辑。
这五个字中的“收”,在此前结构化思维中讲过,所以只是简单提及,另外,“行”,今天也不会讲,我们把重点放在“信”、“放”、“虑”三个字上。
三、如何结合垂直思维和水平思维,提升创造力
1.信:从观念上、信息上做好创造的准备
1.1. 改变观念
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对待问题的态度十分积极,比起怕麻烦地讨厌问题出现,他们会将问题视为发挥创造力、进行创新的机会。
因此,要变成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我们需要在心态上做到:第一,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涌现出来的现存问题,更重要地是,要善于发现潜在问题并解决。第二,任何变化、挫折、失败都是创新的好机会,而不是一个麻烦。第三,随时关注外部变化和趋势。
只有做到这三点,我们的大脑才有可能成为创造力的土壤。
1.2. 收集信息
除了积极的态度之外,创造力并非空中楼阁,不是无来由的灵感,它建立在我们掌握的信息之上。基本上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收集三类信息:
第一类是特征信息,即该领域内一些好的方案所具备的特征,这能够确保我们时刻记住最终目标,而不会跑偏。例如,我朋友想要开个美食类的公众号,那就要先去看看其它做得好的号,都有怎样的特点。
第二类是主题信息,即与待解决问题相关的方法论/学习材料,这能够确保你的方案有实质内容。仍然以美食公众号为例,她需要学习美食相关的理论、公众号的用法等等。
第三类是对象信息,即你的受众的需求,这能够确保你的方案能够接地气地解决问题。所以,需要了解那些看美食公众号的人群,他们的需求如何。
2.放:将自己的思维信马由缰地放出去,打开脑洞
在你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之后,接下来就是脑洞大开的时刻了!关于脑洞的正确打开姿势,我总结了四点:
2.1 打破原有思维模式
我们的思维在多次解决同类问题、处理同类信息之后,会逐渐形成习惯,也就是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一方面让我们处理同类问题更加快速,但另一方面,也会让我们的思维受限。就像开头那个例子一样,“收入=单价X杯数”就是一种思维定式。
另外,我们也都玩过一个游戏:让对方说10遍老鼠,接着问他猫怕谁,八成对方会回答老鼠。
如何打破思维定式呢?核心要义是拒绝下意识的条件反射。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将问题用非习惯的方式进行表述,或者问自己一些从未思考过的问题,都能帮助我们打破思维定式。
基于此,这里提供几个打破定式的方法:拓展问题、重新表述问题、反向问题、SCAMPER。
A. 拓展问题
拿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将它拓展成为六个问题,分别进行思考:"Who", "What", "Why," "Where," "When," and "How"。
比如,你在一家生产文具的公司工作,老板让你策划一款新的笔记本。如果按照过去的工作惯性,你会思考笔记本封面、纸质、大小、页数等等,然后开始制作。
然而用这六个问题,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会更加活跃。
Who:谁来设计(我自己?找明星合作?找漫画师?)、谁会使用(学生还是白领?男士还是女士?)
What:笔记本是什么样式(形状、大小、颜色等等)
Why:为什么人们会买、为什么竞争对手没有推出过这个样式
Where:应该放在哪里卖、在哪里打广告
When:什么时候设计完成、何时推出
How:笔记本如何更好使用、如何宣传
这六个问题一来,你的脑洞会更容易打开。昨天的咖啡店案例,你也可以试着问自己上面六个问题,应该会比你之前得到的想法更多。
B. 重新表述问题
尝试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好难回答。
但是,换种方式:你希望自己百年之后的葬礼上,人们如何评价你?
或许,你会开始滔滔不绝,甚至开始给自己写悼词了。
所以,当我们面临一些问题,没有任何思路的时候,试着将问题用不同的方式问自己,可能会有惊喜。
C. 反向问题
如果你问一个女生: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呢?
她很难回答,一般会说:嗯,没有具体要求,看缘分吧。
但是,倘若你问她:你讨厌什么样的男生呢?
她就会有很多答案:不爱干净、歧视女性、没有责任心……
试着把这个答案反过来:爱干净、尊重女性、责任心强,就是原问题的答案了。
另外,开头的咖啡馆例子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原本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利润”,反向问法可以是“为什么现在利润不高”,你就会想到可能的原因:很多人冲着环境好、价格不贵,买杯咖啡坐一下午,导致堂饮客人有限。
然后,接下去思考,如何提高堂饮的翻台率,可能就会想到计时收费的办法。
所以,试着把问题反过来问,常常会有意外发现。
D. SCAMPER
当有产品/服务出现问题、需要改进的时候,SCAMPER是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我们拓展思路。
Substitute替代:原材料、资源、流程等,是否有可替代的其它方案
Combine合并:资源、品类、功能等,是否存在合并的可能性
Adapt适应:产品还可以适用于何种场景,需要作何改变
Modify修改:产品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可以作何修改
Put to another use用途:产品还可以有哪些新用途
Eliminate简化:产品的哪些地方还可以更简化/忽略
Reverse反向:你想做的这个改变,如果反过来,会如何
2.2. 换个角度
脑洞打开的第二类方法,就是换个角度,一是换自己,二是换问题。
换自己的意思是,转换自己的角色,假设自己是其他人;换问题的意思是,使用比喻,将这个问题转换成其它问题。
A 转换角色:客户/老板、偶像/超级英雄
比如,开一个美食公众号,思考应该放什么类型的内容,很纠结。但是,如果你转换角色,想象自己是读者,会如何挑剔内容,可能就有想法了。
再比如,依云水的广告里,每个人都遇见了自己小时候,如果我让你思考更多好玩的类似案例,你可以想象自己是蜘蛛侠:如果蜘蛛侠遇到了自己小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
(P.S.看文章累了的话,可以看看这个最萌小蜘蛛侠调节一下,不累请继续)
B 用比喻:转换成熟悉问题
当我们面对一些不太熟悉的问题时,往往会没有任何思路,这时候可以借助比喻,以我们熟悉的事物作为参照,来寻找灵感。
比如我问你:为什么第一份工作大多很难坚持到最后?
如果你还未工作过,这个问题可能很难有什么想法。
但是,如果将工作跟爱情做个类比,问题换成:为什么初恋大多很难走到最后?你可能就可以想到很多原因了,比如:当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后来有了更好的选择,等等。
2.3. 将不同事物进行联系
第三类打开脑洞的方法是,将看似不可能的事物联系起来,以及使用思维导图作为辅助。
A 随机输入
随手拿起一本书、一张照片,或者听一首歌,强行将它们跟你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迫使你跳出思维定式。
另外,把你的问题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这个过程,不在于你画画技巧如何,而在于将你的笔作为大脑的延伸,跳出思维习惯,启发灵感。
昨天的问题回复中,有圈柚提到了可以借助最近大火的Pokemon Go,也是这种随机输入的一个例子。
B 思维导图
在之前的结构化思维文章中,我提到过金字塔,就有圈柚问我:用思维导图行不行,它跟金字塔是什么区别。
实际上,两者的区别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导图用来“放”,而金字塔用来“收”。所以,这步用的是导图,而最后归纳整理方案用的是金字塔。
关于思维导图的用法,网上有很多介绍,我就不多说了。
2.4. 催化
前面三种打开脑洞的方法都是内在的,从思考的角度入手。但是,你所处的环境同样很重要,所以放空自己和更换环境,都是催化灵感的有用方法。
不知圈柚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问题苦思不得其解,但是突然坐在马桶上想通了;你坐在电脑前毫无头绪,但是突然泡着澡灵光乍现了。
实际上,这是因为你的大脑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素材,所以当你做一些无需动脑的琐事的时候,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减弱,大脑开始对之前的信息进行处理。这种现象称为大脑的静息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研究表明:要引导大脑进入这种状态,你需要做一些琐事,而这些事情必须维持一种频繁的活跃状态,但又不需要太多的注意力,同时还必须让你足够投入,能够持续足够长的时间,比如泡澡,散步,蹲马桶等等。
当然,在这个等待灵感的过程中,你心里不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你真的带了纸笔坐在澡盆里找灵感,八成是会失败的,你必须真的让大脑放空。
3.虑:过滤掉那些不靠谱的想法
在上一步的“放”,我们需要天马行空、脑洞大开,迸发尽可能多的想法,但是这其中必然有靠谱和不靠谱的部分。所以,这一步的任务是:过滤掉不靠谱的想法。
过滤的方法是分析一下这些想法的风险、潜在影响以及阻力,同时对各个想法进行比对。
3.1. 考虑各个想法的风险、影响、阻力
风险分析:发掘哪些地方可能会出现问题
影响分析:该方案可能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有哪些
阻力分析:该方案可能面临的压力和阻力,阻力排除的可能性
3.2. 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比对和决策
在分析了以上要素之后,将不靠谱的想法进行删除。
4.收:将思维收回来,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方案
当你脑中有了足够多的靠谱想法之后,现在就可以往回收了。你需要把这些零散的想法进行结构化,将它们去重、归纳,确保想法考虑全面。
四、自主性是创新者的内在基础
在Mihaly Csikszentmihalyi那本极具影响力的书《Creativity》中,他研究了90多位创新者,最后指出:创新者的性格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他们的性格复杂,往往能兼容对立的两面。
比如活跃与安静、玩乐与守纪、幻想与现实、内向与外向、谦逊与骄傲、传统与叛逆等等。正是这种兼容的性格让他们可以既做出创新,又能够将之传播出去。
可是,为什么普通人很少具备复杂的性格呢?往往是因为自主性的缺失。
普通人喜欢给别人、给自己贴标签,就像学校和父母在小时候给我们贴标签一样。
当我们缺乏自主性的时候,往往就会被外界贴的标签所限制。而创新者的高自主性,让他们得以摆脱社会对性格的偏好和定义,保持自己的兼容性。
想要让自己的思维突破定式的限制,首先就要让自我突破外在标签的限制。
所以,当你说“我是XX性格的人,所以我的行为通常是XX”的时候,你就已经失去了成为一名创新者的可能。
最后,关于思维方法,我之前讲过好几篇。结合今天的创造力,我们不妨来总结一下这些思维方法的应用:
当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先问六个问题,从而确定这是否是值得被解决的高价值问题;之后,再用本文的五字诀来找出解决方案,当然,五字诀中是含了结构化思维的;确定解决方案之后,最后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它呈现出去。
参考资料:
2.《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Mihaly Csikszentmihalyi 著,黄珏苹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3. SCAMPER用法的进一步解释:https://litemind.com/scamper/
4. Lateral Thinking,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teral_thinking
5. Vertical Thinking,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ertical_thinking
6. A Crash Course on Creativity(创意速成课), Tina Seelig, Stanford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