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工作,见识了人生百态,各阶层各品行打交道的人数不胜数。可不知为何,工作10多年了,一对很普通的农民夫妇,却在我脑海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时不时触动心灵深处最温暖的一处。
医院周围农村还不富裕,来看病的人一般,临床工作也相对清闲。这天,清静的病房住上一位引产的妇女,四十多岁,妊娠快足月了发现胎儿畸形。从穿戴来看,都是贫苦的农民,但性子都很平和,也非常知礼数,依从性很好,各项检查治疗配合都很到位,让我感到难得的顺畅。妻子是四川人,丈夫当地人,还是个残疾,右上肢发育障碍,仅相当于婴幼儿手臂大小,软软的吊在腋窝下方,但活动自如,这些都没有引起我们过多的关注,只是进行常规的临床处理。
引产分娩那天夜里,正是我值班,感触至深的印象也是那夜留下的。由于产痛的折磨,病人辗转反侧,大汗淋漓,残疾的丈夫更是心疼的焦灼不安,只是一遍遍用不健全上肢为妻子擦汗,为之打气,焦虑痛苦的样子,让人看得揪心。进入产房后,随着宫缩的加强,产妇在里面喊的声嘶力竭,丈夫则一直站在产房门外,扒着门框,一遍遍喊着妻子的乳名,近六七个小时的分娩时间,就这么一直站在门口,紧贴门框,一夜未眠……
直至凌晨,结束分娩,我们把病人推出产房,已经在门外站了整夜的丈夫赶紧迎上,用残缺的手臂心疼的抱着妻子,喃喃的絮叨着,让你受苦了,受累了。已是精疲力尽的妻子却缓缓的睁开双眼,用沙哑的嗓音问道:你没有休息一下?你吃饭了吗?站在一旁的我,除了感动,更多是敬重,是羡慕……
接下来住院期间,我们再次见证了丈夫的勤劳善良。早春的季节,气温仍不高,但这个男子为了残缺的手臂能够充分利用,甚至穿起了背心,一遍遍洗洗涮涮,为产妇擦拭身体,浆洗衣裳。不惜往返几里外的家中,为妻子端来可口的饭食。那体贴入微的关怀给医护人员和病区患者家属都带来很大触动。
一次和病人交谈中,她道出的真情更让我们震撼不已。原来,她是从四川被人贩子拐卖到这儿农村的,卖给了这个残疾的男人。起初,她也不干,愤怒,抱怨,吵骂……男人都默默承受,并答应随时可以帮她离开这个家,同时,把无微不至的关爱也都付诸于她。渐渐的她平静了,开始接受他的关心,时间久了,竟离不开了这个男人。最后,她感慨道,我不求别的,只因他对我好,没有孩子,我也会和他好好过下去。我再一次震撼:原来善念还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它不但能得到真情回报,还可将昔日的罪恶救赎!
这对普通农民夫妇的生命故事,也深深的教育了我。在以后的职业生涯,我也习惯将这份真诚和善良传递给周边的每一个人。对同事,我真诚对待,回报颇丰;对病人,付诸真情,坦诚沟通,许多纠纷甚至为此化解,相互握手言和;走上领导岗位,更是真诚信任每一位下属,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予以点播放大,让每一位成员的潜能得以充分施展。以后的日子,我会继续让这份善念伴随一生,直至曲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