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话听得多了,就成了“熟语”。我现在听得比较多的一句熟语,就是上面那个反问句。
这句话应该在很多青春偶像剧里可以找到。由于我基本不看青春剧,手头没有现存的例子。但我今天晚上陪孩子看《西游记》时,竟然也发现了这个反问句:故事说到唐僧被孔雀公主看上了,追求孔雀公主的妖怪便对她说:唐僧不是用来追的,而是用来吃的。你怎么能追和尚呢(大意如此)?这时,那个孔雀公主便义正词严地说:“我就是追他,那又怎么样?”
也许这只是巧合,但那个孔雀公主说话的神态,马上就让我想起那些新新人类对爱情的态度来。
其实,在很多场合,都可以听到这句话,在很多时候,这句话都被脱口而出。小孩在父母面前,学生在老师面前,后辈在长者面前。教悔或者训诫,好言相劝或正言厉色,都可能会被这个反问句挡回去。
他们不听话,他们犟嘴,他们对什么都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他们不是“好孩子”;关键是他们不再循规蹈矩,不再迷信权威,不再尊重话语霸权。
从此种意义上说,这不单是一个反问句,而是对生活的一种质疑姿态。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按照某种规范生活,习惯了前辈指明的方向和道路,所以也习惯了灌输和接受灌输,习惯了讲道理和听道理。
已经习惯了的人会发现,再用自己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试图对另外一些人施加影响,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现在有人拒绝接受这些东西,你可以说他们什么也不懂,什么社会经验也没有学到,可他们学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说“不”——如果不按你的做,“那又怎么样?”
会怎么样呢?说“不”是容易的,而且,好象变得越来越容易;可要选择和认定就不太容易了。
年轻一代每天都在茁壮成长。跨过世纪门槛后,这种成长速度似乎加快了。报纸杂志上对“七十年代的蛋”还来不及细加分析,“八十年代的蛋”便破壳而出了。至于“六十年代”,他们还没有完全走出迷惘——他们曾被称作“迷惘的一代”——便不由自主地担起了社会责任的重负。
要描述所谓“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青年人的生存状态是困难的。因为他们不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群体意识”。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拒斥“意识”,拒斥“概念”,拒绝整理出某种理念来规范生活。崇尚自由却找不到出路,尊重个体而难融合主流,只好在困惑中迷失,在迷失中寻求。而他们的这种寻求,并没有既定的目标。——他们根本就不关心目标。
可是,他们还是要说:“那又怎么样?”
也许,他们只是反问,却并不需要答案;只是质疑,并不需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