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协合风电投资有限公司2亿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根据债券说明书,其募集项目主要投向光伏项目,符合人民银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项目的遴选标准。
这是国内首单发行的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从早期的绿色信贷到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再到当前发行的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绿色融资实现“三级跳”。绿色融资方式多样化,规模也在增加。
但是隐忧依然存在。因为绿色融资有优惠保障,一些企业可能借用绿色融资的旗号,但实际资金并未投入绿色项目领域。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马骏4月初在一次绿色债券研讨会上表示,绿色债券市场要健康发展,必须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这一问题。
“如果不能保证在市场上的绿债是真正绿债,未来这个市场信誉会丧失,真正的绿色企业不会来此发债券,绿债市场的融资功能就不能得到保证。”马骏表示。
在此过程中,引入独立第三方绿色认证和评级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绿色融资“三级跳”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估计,中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需求在2万亿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10%至15%的绿色投资需求,融资缺口达1.7万亿元以上。绿色融资的需求巨大,融资方式亦需创新。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方案称,要推广绿色信贷,研究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在方案提到的各种融资方式中,绿色信贷发展得较早。根据《2014年度中国银行(601988,买入)业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7.59万亿元。其中,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6.01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9.33%。
在马骏看来,绿色信贷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马骏解释称,我国的银行业平均负债期限是6个月,期限比较短。因此,银行发放中长期绿色贷款容易出现严重期限错配问题,从而导致银行投放中长期绿色信贷的能力受限。
“过去绿色融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依靠绿色信贷。现在绿色信贷占到所有贷款的比重在9%左右,未来这个比重还会再上升。”马骏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仅仅依靠绿色信贷的融资渠道还不够,还需要发展资本市场绿色项目融资功能。”
2015年12月,央行发布的《关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标志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正式启动。此后,发改委和上交所分别发布《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和《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试点的通知》。
今年1月以来,浦发银行(600000,买入)、兴业银行(601166,买入)和青岛银行已成功发行了490亿元绿色金融债。银行通过直接发行绿色债券获得中长期资金资源后,其提供中长期绿色信贷的能力相应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期限错配的问题。
推荐阅读:
债权出让服务费
北京二套房贷款2016
宜人贷账户管理费
银行定期年化结算利率2016
网上小额投资投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