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篇推文都会和理财相关。这个系列和喵之前写的所有理财文章都不一样,强烈建议大家认真读完。
我们平常学习的顺序都是像上台阶一样,一步一步往上走;但这一次我打算采取降维打击的策略。
喵先去看“高端玩家”是怎么操作的,然后再来告诉大家这些“富人”们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如何用更高级的策略解决现阶段的问题。这个很容易理解,就好比你上高中的时候觉得数学好难啊,等你学了高等数学再解高中数学题就简单了很多。
喵梳理了好几天才写成这个系列的推文。今天这篇是搭框架,主要帮大家厘清思路,澄清以前一些片面的理财观念;第二篇讲如何“开源”,如何从工薪成为富人,该怎样把这些理论知识落地;第三篇是“财悟”,我们不能只盯着钱的数字,要学会如何理财,才能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幸福。
为了方便喵粉们整理,先把大纲放在前面:
第一篇:
一、我的理财进阶之路
二、一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些理财观念都是错的
富人拥有资产,穷人拥有负债
买消费险就够了,理财险都是骗人的
钱少的时候不用做特别的规划,等钱多了再说
第二篇:
一、如何从工薪族成为富人
改变私人财富盈利模式
多管齐下,建立被动收入来源
二、找对商业模式,收入轻松翻3~5倍
构建生态与产业链——深耕优势基因,补足致命短板,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去做
我如何用“开公司”的方法规划自己的人生
第三篇:
我用一天时间,彩排了自己的一生
为爱而婚,向死而生
以下是正文↓
1:
我的理财进阶之路
熟悉喵的小伙伴知道,喵学理财有一年多了。从9.9元的长投理财小白训练营开始学起,又紧接着上了保险、基金和股票两个阶段的课,自己也阅读了许多本关于理财的书。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进步非常大,特别是从月光族到第一次有结余的时候,买的股票第一次涨价的时候,连续好几天,我都沉浸在“我发财了”的兴奋中。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开始慢慢陷入了瓶颈。
一是我发现“策略再好,也跑不过大趋势”。就像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中说的那样,“你拼命地向上跑,可你选择的是一个正在下滑的经济体,个体努力的速度远比不上经济体下沉的速度”。就像那个在报社拼命工作但报社还是倒闭了的小伙子一样,他不够努力吗?大盘从3500跌到2500,有几只股票能逃过厄运?
二是发现自己做投资的格局不够大。虽然我们一直在讲价值投资,研究财报看历史数据啥的,但是在几个月到一年这样很短的时间内,即使赚了钱,你也很难判断是自己的知识在起作用还是赶上了好时候。并且,大家通常都更关心当下的收益,而不具备预判趋势的能力。2008年腾讯的股票市值在200亿港币左右,18年7月是3.6万亿。但是,假如你真的买了腾讯的股票,你看它一直涨涨涨,能坚持10年不卖掉吗?
这两个问题,是我自己很难解决的。
我必须要跳出现在和我一样从小白成长起来的理财圈子,到更大的世界去看看。
怎么办?
感谢周杰老师,帮我找到了一位保险行业的大牛,于是我就此开始了在保险金融圈的学徒生涯。恰好老师上周末开了一门面向高净值用户(可投资金额600万以上)的私房课,我就顺便去旁听了。
最大的感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在场的学员们有商会会长、教育集团的联合创始人、2017年度全国排名第3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大佬们说到钱的时候都是以“亿”为单位的。其中有一个互动环节是老师先让大家盘点自己的资产,填写财务表,再根据目标和需求优化自己的财富。结果第一步就难倒了大部分人:钱已经多到数不清了。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投资了房产和股权,这两个要精确估值还得花点时间。
你看,我就没有这个烦恼……打开支付宝,这就是我的总资产了。。。
(内心OS:我啥时候才能有这样的烦恼)
以“亿”为单位的目标对我们来说有些遥远,其中很多都是经历了家族几代人才积累到这么多的财富。但是,我们学理财,学的不是资产规模,而是投资的底层逻辑。所以喵把这些“高净值用户”的投资策略分享给各位~
2:
一年之后
我才知道这些理财观念都是错的
说“错的”其实不太严谨,对于理财小白和初学者来说,这些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
说它是“错的”是因为,当你拥有了初具规模的资产,投资方向发生变化时,财富运作的规律也发生了变化。就好像宏观世界的物理定律在量子世界不能用一样。为了区别不同阶段的理财观念,喵用了“初学者思维”和“理财高手思维”进行了标识。
01:
初学者思维:富人拥有资产,穷人拥有负债
“富人拥有资产,穷人拥有负债”来自《富爸爸,穷爸爸》。一年前,我看了这本书,它的确给我带来了思想的光;但是现在再回头看,发现其中有很多话说的并不严谨。
真正的富人不但负债,而且负债的额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并且,如果一个企业有大量现金流、没有任何负债的话,可能会被认为是资金利用率低、运营不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都说“无债一身轻吗?”
讲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阐述的例子帮助各位理解(字太多可以直接看结论)。
*仅作案例,切勿模仿。
有一名青年创业者,我们叫他小A吧,他在2003年初的时候在深圳买了一套一室一厅房子,到了2013年还有100万贷款没还,每个月要付6000元按揭。结婚的时候小两口住这个房子还好,但是后来他有了两个小孩,还和老人一起住,这个一室一厅就显得很拥挤了。
于是他把这套价值550万的房产做抵押,贷出来350万。然后他从这350万中,拿出200万买了一份分红险;剩下的150万加上问朋友借的10万总共160万用作二套房的首付,这套房子价值也是550万。然后把那份200万的保单继续抵押,贷出180万,在郊区买了一套复式厂房,首付110万,房产价值220万。(这个时候他手里还剩70万)他不是自己创业么,这么大的房子自己当办公室用不完,多余的就拿去出租收租金。因为那个200万买的是保险,所以保障功能也有了(意外、医疗和重疾加起来650多万,还有500万生存金作为孩子的教育金,保险公司还送养老社区)。
这些房产、保单、基金投资还有他的现金投资,全都加在一起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的550万资产变成了2500万(550房子一+550房子二+220厂房+650意外重疾医疗+500教育金+70现金投资)。
(点击图片查看高清原图)
总之就是之前一套房子的550万资产,经过两次抵押以后变成了有保险、有2套住宅1套厂房、有孩子教育金、有长期现金投资的2500万的资产。(当然了他的年支出也多了50%,但是资产是翻了4倍呀)。
这里为了方便计算省略了很多细节步骤,而且具体操作的时候这个杠杆的比例是多少、风控怎么做,都需要有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执行。
既然“负债”可以把一份钱变成4倍,为什么还建议大家关掉信用卡和蚂蚁花呗呢?
上面那个案例,其实隐含了三个条件:
一是贷款额度大。人家是用550万做质押盘活资产的,而“月光族”们每个月收入只有几千元。本来就管控不好自己的收支才会月光,刷信用卡和花呗会让你更加“感受不到钱在流逝”。况且,人家贷款出来的钱是用来做金融杠杆投资的,你贷出来就把钱花掉了。
二是还款周期长。市面上短时借款的还款周期通常都是一个月,而资本市场中用来做杠杆的“负债”通常都在5~10年,而且还款方式为先息后本。要是借10年的话,意思是前9年你只需要还利息就够了,最后一年才要还全款。要是投资到比较好的项目,这10年早都赚了好几个本金了。但是,一个月很难拿到这么多收益的(除非你去投P2P和虚拟币,可能翻倍的同时也可能血本无归)。
三是做好了风控。整个流程的设计、操盘,都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的。要是自己贸然操作,结果可能是还不起钱房子还被拍卖了……
不建议大家开信用卡的原因也是怕各位不小心还款逾期了,影响征信记录。信用卡其实玩法超多的:多张联合一起用,可以利用免息期做短期投资获得收益,还能享受五星级酒店超低价、飞机头等舱超低价之类的各种权益。前提是——你得会玩啊。我们大多数同学都是拿信用卡提前消费,到期还个款。有兴趣通过信用卡薅羊毛的同学可以继续深入学习,但是对于大多数连自己一个月花了多少钱都不知道的马大哈们,建议,还是不要开了。
我们不能只看到“负债究竟好还是不好”这一件事本身,要看懂它“好还是不好”的底层逻辑。人生不是考试,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结果并没有那么重要,解题的过程才更重要。
负债究竟好不好,还要看你的资金规模、具体情况和具体目标。比如借钱炒股,不管是几千块还是几百万,都很危险;全款买房,不如按揭买房(房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还要看你具体的投资项目。经济下行,负债很危险(例如某老板因为负债投矿已经破产);投上升期的行业,有可能财富自由。
如果你的资产离撬动杠杆很接近了,可以找专业人士帮忙,盘活资产做投资(但是不懂千万别瞎投)。
如果你还差很远,那么好好赚你的第一桶金吧,先拿到进入投资市场的入场券。
怎么赚第一桶金会在下一篇商业模式部分细讲,这篇略过啦~
02:
初学者思维:买消费险就够了,理财险都是骗人的。
喵之前写过一篇教大家怎么买保险的文章「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的一生?」里面有说到——买保险主要是为了获得保障,所以大家买消费险就够了,买理财险不划算。
对于大多数刚入职场、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来说,这句话是正确的。相比于分红险,消费险的保费往往比较低,但是一旦发生事件能获得较高的赔偿。但缺点是,花出去的钱就是花了,不会退给你的。
但是,如果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入能力,其实就可以买分红险了。上面那个“撬动资产翻4倍”的险种就是分红险。虽然相比于消费险,付出相同保费情况下它的赔付额度并不高;例如年缴费3000的定期寿险理赔额度50w(PS数字我瞎编的),年缴费3万的分红险意外身故理赔3万重疾6万(数字也是我瞎编的),对于中产及普通家庭来说,它其实主要实现的是储蓄的功能。预期收益当然不能和高风险投资品比啦,但是肯定还是比银行高一点的。
分红险的主要价值在于提供保障的同时可以做金融杠杆。例如上一节中,那张200万的保单同时具备了意外险、寿险、重疾险的功能,还有年金分红(生存金可作为小孩的教育金),还可以把保单抵押了,贷款拿去投资,你只要给保险公司支付利息就好了。
你可能会问,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大家都把钱都贷出来,保险公司岂不亏死了?
现实是,大多数人根本不会贷出来。假设有一款分红险年利率是4.5%,大多数人把钱贷出来根本找不到比4.5%(还是稳定的)更高的收益,他干嘛不继续放在保险公司呢?
用比较专业的说法,保险的作用其实是“对冲风险”。生命健康的风险、经济政策的风险、婚姻引起财产变化的风险,都可以通过配置保险做好预防。考虑到目前来说这些功能喵粉们可能还不太需要,就不做详细阐述了。
如果你有长期不花的钱,放余额宝觉得有点亏,那就买分红险吧~又存钱又有保障。(喵主要是为了存钱,质押我现在自己也用不上)。但是千万别存两年又反悔了,退保是要损失不少本金的。
如果你现在的收入还不够买分红险(通常起购金额比较高),又想获得较高的保障,继续买消费险就好了~
保险其实没有什么坑不坑,只是适不适合自己。(你买了巨坑的保险其实是因为卖给你的代理人自己都不专业,都不知道你的资产结构就给你胡乱推荐不合适的保险)
03:
初学者思维:钱少的时候不用做特别的规划,等钱多了再说。
理财高手思维:无论你有多少钱,都需要先做财富规划。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定目标,理财也不例外。做财务规划其实主要是为了实现三大目标——财富安全、财富独立和财富自由。
财富安全的意思就是“有保障”,把生命健康的风险通过买保险的形式降到最低。这个额度怎么计算「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的一生?」中有,通过额度可以逆推出保费。一开始你的收入情况可能没办法一下子配齐,没关系,慢慢来,我们先定一个“财富安全”的目标,然后慢慢配到需求额度。
财富独立的意思就是“总资产>总负债”。你可能会疑惑:我又没借钱,怎么会有负债呢?你看,生活成本要有吧,退休以后养老得留点钱吧,有孩子的,孩子的教育储备金要准备吧,父母的养老钱也得有吧,还有房贷呢?车贷呢?生病要不要花钱?你看,这些都是你“生而为人”的负债。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我之前玩“大赢家”游戏的时候算了一下,发现自己一生的负债居然有一千多万)。资产包括你投资的企业、房产、金融产品等等。
财富自由就是“被动收入>日常开销”。它的更深层的含义其实是,当有一天你的主动收入来源被截断时,不至于让自己陷入困窘的境地。为什么有的人在面临“40岁中年失业”的时候会走上绝路?车贷、房贷要还,小朋友教育要花钱,父母要赡养;经济来源一下子断掉了,不还款,抵押的房产就拍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生存何以为继?面对这么大的压力,有几个人能承受?
我不觉得“财富自由”是一个被过度包装的“梦想”,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每个人都该努力达成的目标——当有一天你失业了,你的被动收入能否支持你继续生活?
财务规划的目的就是找到你现在分别离这三个目标还有多远,然后分别努力去为之奋斗。
保障资产不够多,那多挣一些钱,就多配置一些保险。
资产还没能覆盖掉负债,那就去投资,获取综合更高的被动收入。企业股权、房地产、金融产品,无论投资哪一种都有很多学问。不知道投什么就赶紧去学习吧。趁钱还不够的时候,看看别人是怎么操作的,等到自己有经济能力了,机会来了才能抓住。不然等你真的有钱了,那么多钱都不知道该怎么让它增值。
财务规划不能帮你把每一件事明确落地,但它能让你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强烈建议大家都填一下下面这张表↓
(点击图片查看高清原图)
当然如果你已经像大佬们一样“钱多到数不过来了”,资产盘点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哒~
总结一下:
今天讲了3个“进阶版”的理财观念,和以往初学理财的认知几乎是相反的:
负债并不可怕,反而会让你资产倍增。
理财险还是消费险,应当根据需求配置。
无论你有多少钱,都需要先做财富规划。
理财不是学资产规模,而是学底层逻辑。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为什么在不同阶段,面对同一件事做的决策大相径庭。
下一篇我们讲“开源”——如何通过正确的商业模式赚到更多钱~以及,从“拿着死工资”到成为“小富人”的进阶之路~
推 荐 阅 读
01 | 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的一生?
02 | 什么是「富人思维」?
03 | 一份超详细的理财从入门到进阶教程
04 | 写给理财小白的入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