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刘申宁:五四是什么?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对于年轻人来说,五四已经显得十分遥远。五四是什么呢?有人说它是90年前的这一天在北京爆发的一场学生运动,火烧赵家楼,抵制日货,群起挽救民族危亡;也有人说,它是中国的一场启蒙运动,早在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时就开始了。这场新文化运动,旨在唤醒国民,全盘西化,批判传统文化,打到孔家店。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全新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有: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在90年后的今天,其实我们更应该好好想一下,五四是什么?此旨不清,谈何纪念?

  欧洲的文艺复兴是新教伦理思想的传播,伴随着十世纪以后城市的兴起,有大量的城市市民作为载体而兴起和发轫的。所谓启蒙,是指西方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萌发和觉醒,出现了最早的“人权”、“自由”、“民主”等观念形态,这中间,制约权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90年前的五四运动显然并未把这些东西全部搬进中国,而且中国当时也没有产生能够接受并传播这些理念的那个市民阶级。因此,五四注定是个早产儿,他超越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成为划过中国漫漫长夜上空的一颗耀眼的流星。至于90年前的那场游行,只能算是一场学生的爱国活动,这在以后的中国曾经屡见不鲜地出现过,甚至为了一场足球比赛也曾闹出过事端。

  五四原本没有太多值得纪念的理由,但是那场学生运动让国人明白了一个道理:早在李鸿章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的向欧美学习,甲午战后又努力向日本学习。我们先后拜的这两个老师,原来都是欺侮学生的,他们勾结起来,在巴黎和会上把中国给出卖了,将德国人占领的中国山东半岛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日本是什么东西?凭什么占领中国的领土?两个老师原来没有一个好东西!中国人几乎是一夜之间想通了这个事理,也是在一夜之间将两个老师抛弃了。抛弃了欧美和日本,中国走什么路呢?中国向何处去?就在这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知识分子于是又一头扑向苏俄的怀抱。由是苏俄成了中国的第三个老师,引导我们在20世纪这个革命的世纪走了一段漫长的道路。可以说,五四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中国引向了苏俄,使中国诞生了共产党,产生了一个新的领导阶级。然而就在五四运动70年周年的时候,我们这位老师却把学生给甩了,他们不搞马克思主义了,不搞社会主义了!一时间天旋地动。在痛定思痛之后,当年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的邓小平,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不要老师了,自己走,走自己的路。看看今日,回首当年,我们只不过是在原来的起点上升高了一个层级而已。

  说来,五四作为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其发生也有必然因素。早在19世纪后半叶,李鸿章领导的自强运动,其实就是一场持续了几十年的经济改革,是从封建的小农经济走向近代工业化。甲午战后,国人开始思考制度层面的问题,于是陆续有了戊戌变法、晚清新政改革和筹备立宪。这些原本是由上而下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拖拖拉拉,进一步退二步,迟迟不能推出,于是被呼啸而来的革命所裹胁。革命不仅摧毁了旧的体制,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意识形态。这种以推翻旧传统,全面拥抱西方文明的新文化运动,其实正是辛亥革命风雨的继续,是革命的行动催生的革命意识。至于90年前学生的运动所要维护的国家,应是学生理想中的共和,它与现实中的政权有着过大的落差,学生们烧楼、游行、闹事,正是这种失望情绪的大力宣泄。

  五四无论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还是一场政治运动,都注定是与改革和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当人们对改革的期望久久不能兑现,那么随之而来的不是运动便就是革命了。五四究竟是什么呢?作为思想文化运动,他是革命的发酵剂,作为爱国的政治运动,它就是革命的导火索了。90年后看五四,抹去那些浮光掠影的东西,呈现给我们的,只能是这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刘申宁:五四是什么?  什么  什么词条  
史学理论

 傅国涌:一生事业在名山

   “半世功名随流水,一生事业在名山”  1934年7月26日,雁荡山石门潭清澈而不透底的水吞没了蒋叔南的生命。冯玉祥送来这样一副挽联,为这位而今已被世人遗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