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是当年韩愈贬谪之处,自然是一片不毛之地,民智未开。说民智未开,是指潮州尚少前唐史乘的记载。康熙三十二年,两广总督吴兴祚在参谒韩文公祠时题诗勒石,有谓:“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在这位吴制台心中,若非昌黎先生被贬来潮,潮州民众将无法摆脱蒙昧状态。在外人做如是观,可不与计较,然潮人自己亦公认之,颇令人不解!至今韩文公祠尚有勒石,谓韩退之为“吾潮导师”。虽均以韩愈为潮州开蒙之人,但外人与潮人心态却不尽相同。“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言词之中对潮人含有三分贬斥和轻蔑;而潮人称韩愈为“吾潮导师”,则表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种崇尚。潮人对韩愈的尊崇,可看作是对中国文化崇尚的人格化表现。有了这种对文化的敬畏和尊崇之心,则教化之风勃兴,民智为开。由此观之,“人心尚草莱”的潮人,其实是很聪明的。
以一个外人被贬来潮,不以其被贬而轻之慢之,却以其所代表的文化博大而师之奉之,甚至不惜以山川随其姓。潮人虽因此为外人轻慢,被视为“人心尚草莱”。但千余年来,昌黎先生在其故乡河南不显,而潮州却因崇韩变得处处史迹,人文璀灿,则不能不令人叹服潮人之精明。
尝听人说无锡人狡黠,奉献于世人的“无锡三宝”皆有名无实:无锡肉骨头,肉少骨头多;无锡油面筋,里面是空的;惠山泥人,卖的是泥巴。今观潮人,可令无锡人退避三舍。凉果乃潮州特产,来潮定要购而携之。潮人吃过桔子,将皮加工,卖于游人,所取数倍于桔,谓之“九制陈皮”,乃潮州一宝。变弃物为珍味,化腐朽为神奇,是潮州人的精明;取人弃物,食为珍馐,乃外人之憨态。两相对照,更有一种形而上的意味:食人弃物,取而宝之,亦是国人在对待外来文化态度之缩影,颇有一种民族特性的透视意味,思之气短!潮州特产“九制陈皮”,吃在口中,思在心里,个中滋味实难以言谕。
余常思,所谓地方特色,其实就是指蕴含着该地方的人文精神,是钟秀山水所演化出的民智与世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愚笨的人破坏了山水远走他乡,而精明的人则再造了这方水土。潮人的聪明才智不仅表现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更体现在生意经之中。过去在曾国藩眼里,潮人是那种当兵都不取的“近水油滑之民”。今天的潮州人,则成为经商办企业的高手,成为中国的犹太人。其聪明才智表现于经商,有由北国佛灯下走出的李嘉诚;其聪明才智化育为文化,有岭南文化名人饶宗颐。钟秀山水养育了潮人的聪明,社会变迁和人生历练使得潮人精明,而由精明上升为高明,则不能不归于潮人自己的人之造化和天之造化了。
八十年代初,赵朴初先生来潮州,参谒当年因反佛而遭贬斥的韩文公祠,心中别有一种滋味,口占一诗,有谓“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赵朴老用“谪”和“赢”两字反衬出了韩愈的博大和崇高。由佛门看昌黎,不因反佛而罪之,却对其“赢得江山都姓韩”而艳羡不已,言词中表现出了佛门对儒家文化的一种仰视。严格说来,这功德不能全归于韩退之,也有千余年来潮人对文化的钟情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