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刘永生:抗战前后《申报》视野中的中国共产党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再度合作,共同抗日。在这种大的政治背景之下,新闻界有什么样的反应?媒体对于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持什么样的态度?本文试图以《申报》为视角来探求抗战前后中共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在媒体眼中的形象。

   一、访问延安

  

   1934年11月史量才遇难之后,其子史咏赓继承《申报》报馆全部产业;马荫良继任总经理,总主笔张蕴和负责报馆的业务。张蕴和身体欠佳,难以兼顾笔政和报馆日常工作,原副总主笔周梦熊遂代理笔政。不久,周梦熊另找出路离开了《申报》馆。俞颂华、伍特公和张叔通(张蕴和之弟)三人负责报纸编辑部的工作。俞颂华实际上主持《申报》笔政,并主编《申报每周增刊》(以下简称《申报周刊》)《申报每周增刊》多写为《申报周刊》。其前身是1932年7月15日创办的《申报月刊》,从1936年元旦起改为周刊,仍由俞颂华主编。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在日本侵略军对华北步步紧逼的形势下,国共两党联合抗日以共纾国难的趋势越来越明朗。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驻延安,从这里不断发出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的信号。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呼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2月15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向三中全会提议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联共抗日。对此诸种情形,《申报》大力宣传。尽管国共关系有缓和的迹象,但是,陕北仍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之下,仿佛一个禁区。人们无法真实了解中共和红军。这就使得中共中央驻地延安越发显得神秘。《申报》对延安非常感兴趣,想"了解共产党对抗战的态度,帮助读者提高对抗战的认识,鼓舞人民抗战的热情"。在向延安派人的问题上,总经理马荫良的标准是,"要无党无派的,思想进步,有正义感的,会摄影的,最好懂得一些外文的"。报馆最后决定派《申报》记者孙恩霖和《申报周刊》主编俞颂华访问延安

   《申报周刊》对《申报》派记者访问延安的目的作了明确解读:"溯自"九一八"后,开发西北已成为全国注意之问题。去冬双十二事变以后,西北一隅更为国内外人士视线所集中。现在陕省秩序业已完全恢复,全国和平统一亦露曙光,西北之前途,固足欣慰,而西北之实况,尤宜洞悉"。

   1937年4月9日,俞颂华和孙恩霖从上海出发。16日,他们到达延安延安是一个小县城,是中共中央的驻地。当时,许多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信息均出自延安。"在延安,他们走访简朴无华的市区和军民共居亲密无间的街坊,遇到许多春寒料峭中都是穿着棉衣的官员和士兵"。当晚,毛泽东在窑洞接见两位记者,向他们分析了抗战的形势和前途,强调"要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经过"共同努力将确定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他们的谈话"一直进行到凌晨三时"。17日,他们还见到了朱德、张国焘、傅连璋及徐特立。朱德、张国焘等人分别就军事、农业、卫生、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意见。17日夜,俞颂华和孙恩霖同当地军民到露天广场看抗日剧团的演出。条件虽然简陋,但演出的内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8日清早,他们向周恩来辞行。周恩来"希望报纸发挥作用,调动一切进步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好抗战的准备"。随后,他们离开延安,4月26日回到上海。

   5月2日,俞颂华执笔写成长篇通讯《从上海到西安和陕北》。5月9日,俞颂华和孙恩霖拍自延安的照片在《申报周刊》第二卷第十八期的封面上发表。照片显示,延安城墙上赫然刷有"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及"停止内战"字样的标语。那篇通讯却未能和关于延安的照片于同一期发表,而是在第二十期才发表。原因在于国民党当局进行新闻检查时,删去了不少内容。俞颂华在通讯的末尾解释说:"我写完了本文之后,有人将原稿看了,说内容太简,有补充的必要。但也有人以为我说得太多了一点,非删节一下不可。结果,我因篇幅以及其他种种关系,非但没有补充,且还自动删节了一些,以致本文内容非常薄弱,这是我对读者很觉抱歉的"。

   通讯中特意提到,延安城墙上"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八个大字,使他感到"愉快",因为这八个大字,"足以代表国难深重中的一线曙光,亦是全国国民的穿着棉衣的官员和士兵"。当晚,毛泽东在窑洞接见两位记者,向他们分析了抗战的形势和前途,强调"要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经过"共同努力将确定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他们的谈话"一直进行到凌晨三时"。17日,他们还见到了朱德、张国焘、傅连璋及徐特立。朱德、张国焘等人分别就军事、农业、卫生、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意见。17日夜,俞颂华和孙恩霖同当地军民到露天广场看抗日剧团的演出。条件虽然简陋,但演出的内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8日清早,他们向周恩来辞行。周恩来"希望报纸发挥作用,调动一切进步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好抗战的准备"。随后,他们离开延安,4月26日回到上海。

   5月2日,俞颂华执笔写成长篇通讯《从上海到西安和陕北》。5月9日,俞颂华和孙恩霖拍自延安的照片在《申报周刊》第二卷第十八期的封面上发表。照片显示,延安城墙上赫然刷有"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及"停止内战"字样的标语。那篇通讯却未能和关于延安的照片于同一期发表,而是在第二十期才发表。原因在于国民党当局进行新闻检查时,删去了不少内容。俞颂华在通讯的末尾解释说:"我写完了本文之后,有人将原稿看了,说内容太简,有补充的必要。但也有人以为我说得太多了一点,非删节一下不可。结果,我因篇幅以及其他种种关系,非但没有补充,且还自动删节了一些,以致本文内容非常薄弱,这是我对读者很觉抱歉的"。

通讯中特意提到,延安城墙上"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八个大字,使他感到"愉快",因为这八个大字,"足以代表国难深重中的一线曙光,亦是全国国民的一致愿望"。这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符合全国人民的心声,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延安成为另一个指引中国人民抗战前途的政治中心。由于该通讯对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极力赞扬与宣传,国民党新闻检查当局不准其在发行量非常大的《申报》上发表,只允许其在《申报周刊》上发表,力图缩小其影响。《申报周刊》的发行量比《申报》的发行量小得多。所以,相对来说,《申报周刊》的影响要小于《申报》。由于资料限制,目前尚不知《申报周刊》的确切发行量。然而国民党当局的目的未能达到。该通讯一经发表,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此后,上海青年不断奔赴延安,即与此有一定关联。

   二、盛赞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八一三"事变发生以后,国共合作步伐加快。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委任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实际上公开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

   8月22日,正当华北日军展开多路进攻、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之时,中共中央军委不等八路军改编就绪,即命115师主力从陕西三原誓师出征。随后,八路军总部及120师主力于9月3日出征;9月30日,129师亦出征。

   9月中旬,日寇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迅速向长城线逼近,企图突破平型关隘口。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致电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希望林彪所部115师从侧背夹击敌军。平型关内外群山连绵,地形险要。进攻平型关方向的日军一个旅团沿着灵丘至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推进。林彪、聂荣臻率八路军115师在公路两侧高地伏击日寇。经过数小时激战,八路军共击毙日军第21旅团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挺,另有其他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粉碎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

   消息传来,《申报》盛赞八路军取得平型关战斗的胜利,称"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就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全国的人民感奋极了,因为这次的胜利不仅使平汉、平绥两线的战局换了样子,同时更证明了八路军将士忠勇卫国的赤诚,更证明了国共合作力量的伟大";并呼吁其他各军队向八路军学习,加强政治工作,加紧军队与民众的联系。《申报》说:"我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一时的胜败,一地的得失,并不足以左右我们的忧喜。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

   《申报》指出,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并不在于其精锐武器,也不在于其机械化部队,"完全由于军队靠政治工作的运用,跟民众密切联合"。《申报》赞扬中共领导的八路军联合民众、爱护祖国、尽力抗日之举,指出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别于国民党军队的新型军队,值得所有抗日队伍仿效。

   三、抵制日本要求,继续宣传抗日

   上海战事爆发后,英、美仍未参加中日战事.日军尽管占领了上海租界周围的地区,还未占领租界,但对租界宣传抗日的报刊不能容忍,遂对租界当局施以武力胁迫。10月,日本驻上海领事向租界当局提出要求,强令取缔租界内报刊的抗日言论。公共租界并未理睬日本的威胁,保持中立态度;具有抗日倾向、宣传抗日的报刊仍然可以领到营业出版执照。

   《申报》不顾日本的威胁,决定继续发行,继续刊登抗日言论,对共产党方面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这是其对抗日宣传的全新诠释。

   《申报》大力宣传八路军挺进华北的消息,并广泛传播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言论、活动以及形象,使他们在全国的影响继续扩大,极大鼓舞了人们的抗日斗志。

   10月17日,《申报》详细报道朱德和彭德怀二位八路军将领。该报道采用中央社记者王少桐由太原发来的访问八路军指挥部的通讯,生动描绘了王少桐会见朱、彭正副总指挥的情形。记者在访问之余还实地考察八路军,认为八路军能生存的主要原因在于坚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原则。

   11月9日,《申报》以广告形式介绍了斯诺(当时写为"史诺")著、章铎声译《毛泽东访问记》一书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关于外交、日本帝国主义、联合战线、国内以及特别等问题的谈话,并附有四张照片。当天,《申报》还刊登了赵德华编《朱德与彭德怀访问记》一书的广告,称"本书系采集朱德、彭德怀的实际材料所编成。这两个抗日先锋的风采,性格、言论、行动,均由编者的灵活手法,一一摄入镜头,读此一书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并附印最近照相两帧,其神采尤能跃然纸上,令人神往"。

   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租界变成"孤岛"。由于战争形势对中国军队极为不利,上海租界各种报刊的处境也日益艰难。日寇加紧压迫爱国、宣传抗日的报刊。11月20日,日本方面照会租界工部局与法国当局,提出要求:

   (一)遏止抗日与其他恶意活动,解散国民党支部等一切机关,禁止张贴抗日标语与散发抗日文字,与夫剧本影片、无线电播音之作抗日宣传、遏止华人"间谍"之狂热,与"卖国贼"之猎求。

   (二)排除中政府中央与地方各机关、与彼等之代表,认真监视中政府与党部领袖之活动。

   (三)禁止中政府所设对邮电之检查。

   (四)禁止中政府所设对中国报纸与新闻之检查。


归纳起来,日本侵略者提出的要求其实就是要遏止一切抗日活动,禁止中国政府检查邮电、报纸及新闻等。

   在这种情况下,各报纷纷停刊。20日,《救亡日报》停刊。24日,中央通讯社停止发稿。25日,《时事新报》、《立报》、《中华日报》、《神州日报》、《民报》停止在上海发行。《申报》在艰难的环境当中,依然尽力支撑,继续宣传抗日。

11月28日,日寇接收国民政府交通部上海电报局、无线电报局、发报台以及广播电台。29日,日寇通知公共租界内各报社,将对电报实行检查。12月13日,日军强占上海新闻检查所,并向各报馆发出通令,自14日晚起,各报须将稿件小样送该所检查,否则不得刊载。

   《申报》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自己的尊严,拒绝接受日方检查,决定停刊。12月14日,《申报》刊登启事,宣布兹因环境关系自12月15日起停刊。这是自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以来的第一次停刊。它终于以自我牺牲这种凤凰涅槃的方式完成了其鼎盛时期的最后一笔。此举可谓高风亮节、铿然有声。

   四、结语

   《申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民间报纸之一,是民营报纸的典型,是非官方媒体的代表。它以巨大的销量而跻身于主流报纸行列。据1936年的统计,其日销售量为15万份,为销售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它的主要读者群是各地的工商界人士及较有经济实力者,其中包含一部分知识分子。它所关注的,也就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所关注的。

   九一八事变之后,《申报》抗日言论一直是激进的,对中共的正面报道和积极评价,则是抗战爆发前后的事情。《申报》通过对延安的实地采访,认识到中共抗日主张的正确性,因而感慨中共是"国难深重中的一线曙光"。八路军浴血奋战,取得平型关大捷,

   《申报》大加赞赏,指出这次胜利的原因在于八路军与民众的密切联合。当然,《申报》未能进一步明确指出,所谓与民众的密切联合实际上就是中共所提出的全民抗战、一切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路线。上海陷落后,《申报》继续宣传抗日,宣传中共。这为广大民众全面了解中共及其领导军队的抗战情况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受到日本侵略军上海占领当局的压迫之时,《申报》宁死不屈,以停刊宣告其爱国和骨气。

   《申报》在抗战爆发前后对于中共的正面宣传和评价,表明以《申报》为代表的民间媒体对于中共的认可,也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对于中共积极抗战的认可,对于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的认可。

   这种认可,有利于树立中共的光辉形象、扩大中共的政治影响,为国共合作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词条  抗战  抗战词条  永生  永生词条  申报  申报词条  视野  视野词条  
中国近现代史

 朱维铮:满清的“儒术”

  早在十七世纪,满洲由叛明到灭明,政治文化越来越突现一个方针,即变明朝的“以夷制夷”,为“以汉制汉”。这是往古中国北疆各族入主中原或一统全国以后,都曾实行的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