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孙红霞: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矛盾

  

  内容摘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种观点是把生产力、生产者、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等概念搞得很混乱的观点。其实,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矛盾。因为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是人,而人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衣食住行的生产和劳动,就是人们在社会中的基本活动。这种人们基本的生产和劳动活动是充满矛盾的,因而,人们在生产和劳动中结成的各种矛盾就是生产矛盾,生产矛盾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关键词: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者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

  

  一 生产矛盾

  

  在人类蜕变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人类与宇宙环境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它还同时存在着人类的生产矛盾,生产矛盾也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让我们看一看,什么是生产矛盾?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是人,没有人是没有人类社会的。有人就有人的活动,而人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就是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衣食住行的生产和劳动。由于,人类是最善斗的“事物”,所以,人们在生产和劳动中的活动,也是充满了各种矛盾的,这些人们在生产和劳动中结成的矛盾就是生产矛盾,生产矛盾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但是,唯物主义却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就混乱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混乱了生产力、生产者、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概念的含义和关系。为了彻底搞清社会的基本矛盾,让我们先搞清生产力和生产者及生产关系等概念的真实含义。

  

  二 生产力和生产者的概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人们已经非常熟知了,从没有怀疑过它们有什么对或不对。但是,它们的定义确实存在有不确切的地方。为了说明为什么不确切,我们从人这个生产者谈起。

  大家都知道,生存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劳动和创造,所以说,每个人都是创造财富和历史的人。正由于每个人都能进行不同的生产和劳动,因此,人人都是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生产者。在这里,生产力的概念是指人的生产和劳动能力,而具有生产和劳动能力的人就是生产者。所以说,生产力和生产者两个概念是不同的。生产力指人的生产能力,生产者则是指具有生产能力的人,但通常,人们都是把生产力与生产者混同。唯物主义就一边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简言之,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1)一边又认为:“生产力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2)这样,就把生产力和生产者这两个概念混在了一起。从唯物主义的观点里,我们不禁会发问,究竟是生产力构成生产者,还是生产者构成生产力?

  我们知道,生产力是指人的生产能力,生产者是指具有生产能力的人,而生产力是依附在生产者身上的,是从属于生产者的。没有生产者,就没有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所以说,生产力不能包括生产者、替代生产者并等同于生产者,只有生产者包括生产力,并在生产和劳动中体现和产生生产力。因此,只有生产力构成生产者,而不可能是生产者构成生产力。唯物主义就把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认为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这种观点当然是不正确的。 因为生产力只是人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是人通过双手使用科学技术和劳动工具等进行生产和劳动的能力。这种生产能力是没有独立性的,它只有在生产者进行生产和劳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可以说生产力的体现和产生,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外部实物)和劳动工具等构成生产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唯物主义则认为,劳动者、劳动对象(所能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和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这三个基本要素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这样,就把生产力的产生条件和原因,当作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了。

  其实,生产者、生产对象、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和科学知识,都是产生和体现人们生产能力的条件和原因,而不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所以,只有人们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的时候,科学知识才能转化为人们生产的科学技术,继而转化成人们的生产能力,但不能直接说,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因为,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只有被人们掌握和运用后,才能转化成人们的生产能力。如果不被人掌握和运用,那科学知识就是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就只是科学技术,而不是生产力。 还有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那也只是劳动资料而已,它不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它只是产生生产力的其中一个条件。因为人们只有在加工和改造物质资料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一定的劳动能力。就是说,人们的劳动能力是在加工和改造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但不能说,人们的劳动对象(各种具体的事物)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比如,一块田地、一个煤矿、一座大山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的劳动对象,难道说,这些都是生产力?当然不是。虽然生产力是人们(生产者)同具体事物构成矛盾相互作用后所体现出来的,但不能说,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也不能说,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是生产力,更不能说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因为,劳动对象(各种具体事物)、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具还有科学技术等,如果不与人构成矛盾,并作用于人,那么人的劳动能力就体现不出来。就是说,这些人们进行劳动和生产的各种矛盾因素,都是体现和产生人们的生产能力的矛盾方面,是这些矛盾方面共同产生了人们的劳动能力,但不能说,这些矛盾方面就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比如,人们的大脑思维构思了一篇文章,在这里,文章是大脑思维的产物,但不能说,文章的构成要素是大脑思维,或者说,大脑思维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而只能说,人们的大脑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生产”出了一篇文章。就是说,文章是大脑劳动的产物。还有,人类是地球通过几十亿年的矛盾变化产生出来的“新事物”,所以说,是地球创造了人类。这时,我们只能说地球是产生人类的“母亲”,但我们不能说,地球是人类的构成要素,或者说,地球是构成人类的基本要素。这就说明,那些体现和产生人们生产能力的因素,都是使生产力产生和体现出来的原因和条件,但不是生产力本身。

  也许,唯物主义也想表达和说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是形成和产生人们生产力的原因和条件,但为什么总是把这三者定义成生产力的构成三要素呢?要知道,构成要素和形成因素那是截然不同的。只所以会形成这种观点,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真正搞清生产力和生产者的真实含义和关系。

  从上面可以知道,生产力就是人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只是人们在劳动和生产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它不能包括生产者,并替代和等同生产者,但生产者则可以包括生产力,因为生产力是依附在人身上的。没有生产者这个人,是不会有人的生产能力的。所以,可以这样确切的说,具有生产能力的人就是生产者,但不能说,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劳动者就是生产力,而只能说,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劳动者就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这说明,唯物主义混同了生产力和生产者两个概念。

  当然,宇宙中具有劳动和生产能力的不只有人类,动物也能进行简单的劳动,像小燕子筑的巢,就是燕子通过勤奋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有蜂蜜,也是小蜜蜂通过勤奋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动物能够进行“劳动”和“生产”,每个具体的事物也能“劳动”和“生产”,但具体事物的“劳动”和“生产”,与人和动物的都不同,因为它只有是在自身的矛盾转化和超越过程中,才能体现一定的“劳动”和“生产”。像水通过冷空气的矛盾作用后,就超越自我创造出了冰。可以说,冰就是水超越自我创造出来的“新产品”。

  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者又是不同的。人这样的生产者就与动物和具体事物那样的生产者有所不同,因为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生产和创造。而动物和具体事物则只能本能的或通过自身的转化而进行“生产”和“创造”,所以,一般生产者的概念是指具有劳动和生产能力的人,但人(生产者)由于自身的特殊属性和不同的劳动形式,又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两种。脑力劳动者一般都是管理人员和统治者,体力劳动者则基本上都是被管理和被统治者。而管理者和统治者大多都是拥有和掌握财富及权力的人,这些人掌握着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制度,可以支配和欺压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而靠体力劳动生存的人,基本上都是贫穷的无产者。就是说,被管理和被统治的生产者,大多数都是没有权利和财富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对立面,即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而这两个对立面的生产者,会在生产中结成不同形式的矛盾。像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支配和被支配的矛盾,统治和被统治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当然是统治者(脑力劳动者)所制定的不合理的生产和产品分配制度。这些制度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待遇规定等等,如果这些生产制度、劳动待遇和产品分配制度等不合理,不适合被统治者的利益,那么,被统治者就会起来反抗统治者的不合理的生产分配制度。这样,就产生了生产者之间的生产矛盾。在这里可以看出,生产矛盾指的是生产者在生产中结成的矛盾,也同时可以看出,生产资料所有制制度、产品分配制度等生产制度,是引起生产矛盾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建立在生产上的一些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道德规范等,则被唯物主义认为是上层建筑。其实,所谓的上层建筑也不过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所制定的生产规定和劳动、分配制度等。这些生产规定和劳动、分配等制度,也可以称为政治制度和国策(国家的生产和劳动政策)。政治制度和国策只是引起生产者[统治者(脑力劳动者)和被统治者(体力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的原因,但不是社会基本矛盾矛盾方面。就是说,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者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矛盾,就让我们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搞清楚。那么,什么是生产关系呢?我们知道,生产者在生产中会结成一定的矛盾关系,而生产关系就是指生产者在生产中结成的矛盾关系。

  当然,有怎样的生产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就会有怎样的生产关系,而有怎样的生产关系,也会有怎样的生产者之间的矛盾关系,这是一致的、统一的。比如,原始社会的生产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原始人群的首领和不同级别猿人共同狩猎式的矛盾关系,所以,那时候也一定会有与之相一致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而封建社会的生产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地主和农民之间剥削的矛盾关系,所以,那时候也一定会有与之相符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这说明,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者之间的矛盾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的。

  但是,生产力不能独自与生产关系产生矛盾关系,它只能与生产者一起,在生产中结成不同形式的生产关系。就是说,生产力也是从属性的构成生产关系的一个要素,从属性的决定生产关系的一个要素,这就使生产关系中也包含有一定的人们的生产力的矛盾关系。但不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因为,生产力不能独自存在,它是依附在生产者身上的从属“事物”,所以,脱离生产者,生产力也是无法独自决定生产关系的。比如,一个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生产者,他如果不进行劳动和生产,那么,他就不能产生一定的生产关系,而他自身的生产力也是不能脱离他而独自产生生产关系的,只有生产者进行一定的劳动和生产,才能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不同形式的生产关系,依附在这个人身上的生产力也才能跟着一起产生生产关系。这说明,形成生产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者生产者的劳动,而决定生产关系的主要因素也是生产者生产者的劳动,但决不单纯是依附在生产者身上的生产力。因为,生产力只是生产关系的一个从属性的构成要素,它不能独自存在,更不能独自与生产关系构成矛盾并决定生产关系,它只能与生产者一起在劳动和生产中构成和决定生产关系。

  从上面可以看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矛盾,即生产者在生产中结成的矛盾,而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因为,生产矛盾中,已经包括了生产者在生产中所结成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矛盾

  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概念,都是已经体现在生产矛盾中的一些矛盾因素。因为,生产力只是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它只能与生产者一起在劳动中构成生产矛盾,它不能独自作为生产矛盾的一个矛盾方面。生产关系也只是生产者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矛盾关系。而生产者在生产中结成的矛盾关系自然不能作为生产矛盾的一个矛盾方面,但唯物主义都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作了社会基本矛盾的一个矛盾方面了。并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当作了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其中一对。这种观点当然是不正确的社会基本矛盾观,因为生产力无法独自与生产关系构成矛盾

  而唯物主义的所谓的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也不过只是一些生产制度和劳动政策及生产管理措施等,它是体现在生产矛盾中的,是从生产矛盾中产生,又会在生产中引起新的生产矛盾的导火索。一个生产矛盾的产物和一个引起生产矛盾的导火索,当然不是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矛盾方面。因为,从上层建筑的所属性上看,上层建筑(生产制度、劳动政策等)它也是从属性事物,它只能依附在统治和管理阶层的生产者身上才能存在,也只能与统治和管理阶层的生产者一起构成生产矛盾。就是说,它不能独自构成生产矛盾,也不能独自作为生产矛盾的一个矛盾方面。但是,唯物主义也把上层建筑当作了社会基本矛盾的一个矛盾方面了,并把它与经济基础结成了一对矛盾,认为,这对矛盾也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为了说明不正确,就让我们看看经济基础是什么。

  我们知道,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就是说,经济基础是指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这说明,经济基础是指生产者在生产中结成的所有矛盾关系,而所有的矛盾关系自然不是生产矛盾的一个矛盾方面。但是,唯物主义则把经济基础,当作了社会基本矛盾的一个矛盾方面了。这也是不正确的观点。因为,经济基础只是整体上的生产矛盾,而不是生产矛盾的一个矛盾方面。整体上的生产矛盾与构成生产矛盾的一个方面(统治和管理阶层的生产者)的依附事物(生产制度和劳动政策),当然是无法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这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这些概念和所谓的社会基本矛盾,是被唯物主义搞的很混乱的概念和矛盾,当然也是不准确的概念和矛盾。而只要真正把生产者、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这些概念搞清楚,就不难搞清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矛盾

  

  四 生产矛盾的存在形式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矛盾,那么,生产矛盾又是以怎样的矛盾形式而存在的呢?我们知道,一般统治阶层的生产者(脑力劳动者)往往就是生产资料拥有者,对生产资料拥有管理权者。这些统治者本身掌握着生产制度和管理政策,可以根据统治者阶层的需要而改变生产制度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等政策。被统治者(体力劳动者)则基本上都是没有生产资料和没有权利支配生产资料者,这些被统治者本身不能掌握生产制度和产品分配等政策,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统治和管理或起来反抗不平等的劳动制度和分配政策等。这样就形成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者和无生产资料者等等的矛盾形式。这些矛盾形式就是生产矛盾的存在形式。很显然,搞清生产者之间的矛盾,也就搞清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形式。

  比如,封建社会的地主和农民是两个不同阶层的生产者。地主阶级拥有生产资料,可以制定生产制度以及管理和分配产品政策等。农民则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任何权利支配生产资料和改变生产制度等。这样就形成了地主对农民的专政,和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的生产制度形式。这种生产形式当然是不合理和不公平的生产政策,自然造成了农民的起义和反抗地主剥削的斗争。从这里可以看出,生产制度(生产者待遇和产品分配规定等)的合理与否,是生产者之间产生矛盾的导火索。而统治者所制定的生产制度和劳动政策等必须适合被统治者的利益,如果不适合被统治者的利益,那么,被统治者就会起来反抗和斗争。纵观中外人类历史的发展,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生产矛盾一旦激化,就形成了阶级矛盾。当然,没有单纯绝对的生产矛盾和单纯绝对的阶级矛盾,生产矛盾中包含有一定的阶级矛盾,阶级矛盾中也总是包含一定的生产矛盾。而在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社会中,可以说,社会矛盾就是生产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统一存在形式。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后,人类社会的阶级矛盾从压迫和被压迫的矛盾,蜕变为管理和被管理的矛盾。这时候的生产矛盾也已经蜕变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监督生产者和被监督生产者矛盾形式。这种矛盾形式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以上说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生产矛盾,而人类社会在不同的生产矛盾斗争中也在不停的进步和发展着。像奴隶制形式的生产矛盾解体后,就产生了封建制形式的生产矛盾,而封建制形式的生产矛盾解体后,又产生了资本制形式的生产矛盾等。还比如,计划经济的生产矛盾形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那么市场经济的生产矛盾形式就产生了。而生产者在生产矛盾形式的改变中,也在改变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产观念,社会性质自然随着生产矛盾形式的改变而改变着。所以说,生产矛盾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这样说,生产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哲学》

  注释:(1)摘选自《马克思主义哲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2)摘选自《马克思主义哲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2012-07-12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词条  红霞  红霞词条  矛盾  矛盾词条  人类  人类词条  生产  生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