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陈定学:究竟什么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一语出自儒学经典《大学》,《大学》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认为,“格物致知”是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格物致知”,就不能“正心”;如果不能“正心”,就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格物致知”十分重要。既然“格物致知”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呢?虽然《大学》反复提及“格物致知”,但并未对其含义作进一步的解释,中国的一些儒学大家们见仁见智,对其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些解释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果导致人们莫衷一是,一直无法确定“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两千多年来,这个问题成了儒学中的一个难解之谜,有人甚至把它称为儒学的一个千年疑案。

  

   “格物致知”原本是中国古代哲人对人类认识方式的一种描述或概括,并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那么,它为什么会成为儒学中的一个难解之谜呢?为什么会成为儒学的一个千年疑案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格”字的解释,若能把“格”字解释清楚,那么,“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有可能迎刃而解。那么,究竟什么是“格”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是:其一,“格”有“到”和“来”的意思,例如《尚书·汤誓》就说:“格,尔众庶!”(来,你们大家!);其二,“格”还有“推究、研究”的意思。[《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2页。]《辞海》的解释是:“格”有“推究”、“来”、“至”以及“感通”之义。[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9页。]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辞海》的解释,“格”字的含义应该是“到”、“来”、“至”以及“推究”。

  

   “格”字的含义是“到”、“来”、“至”以及“推究”,那么,“到”哪里?“来”什么地方?“至”哪里?“推究”什么?所有的目标都是“物”,“到”、“来”、“至”以及“推究”都是针对“物”而言。那么,什么是“物”呢?所谓“物”就是指事物,正如东汉郑玄的解释:“格,来也;物,犹事也。”

  

   搞清了“格”和“物”的含义,那么,什么又是“格物”呢?通过“格”和“物”二字的解释可以看出,所谓“格物”就是来到事物那里,接触并推究、研究事物。例如朱熹就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言欲致吾之知,在即事而穷其理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如果用现代语言表达,那么“格物”就是接触、感觉、认识事物的意思。

  

   “致”是产生、获得的意思,而“知”是指知识。

  

   上面我们一一解释了“格”、“物”、“致”、“知”四字的含义,那么,“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所谓“格物致知”是指,人到达事物那里,接触、推究、研究事物,然后产生并获得知识。如果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人接触、感觉、认识事物,然后产生并获得知识。

  

   通过“格物致知”的含义可以看出,“格物致知”说的是人通过认识事物而获得知识的过程,这种说法与现代科学认识论也是相符的。如果中国古代的哲人们能沿着这一路径深入探索下去,那就很有可能产生出中国的认识理论;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先哲们对问题的处理多是大而化之、浅尝辄止,所以中国的认识理论一直未能诞生,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中国哲学从来就没有走进认识论。

  

   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看出,“格物致知”并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是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儒学的一个难解之谜呢?为什么会成为儒学的一个千年疑案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一些儒学大家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曲解了“格物致知”的含义,结果把一个原本很清楚的问题搞糊涂了。例如“格物”的本义是来到事物那里,接触并推究事物,然而,司马光却把它解释为:“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按照司马光的解释,“格物”变成了抵御外物,人只有抵御外物才能获得知识和“道”。不接触、不认识外部事物,如何能够获得关于外部事物的知识呢?所以司马光的解释完全是一种曲解。再如心学大家王守仁为了捍卫他的“心学”,竭力否定“格物致知”,他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所谓格物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按照王守仁的说法,“格物”根本不可能“致知”,只有把“吾心之良知”推至“事事物物”才能够“致知”。“格物致知”原本说的是通过认识事物而获得知识,然而王守仁却认为,所谓格物致知是通过“吾心之良知”推至“事事物物”,然后方能获得知识。可见王守仁的解释并不符合“格物致知”的原义,是典型的曲解。正是由于一些儒学大家的曲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变得十分混乱,结果把一个原本很清楚的问题搞成了儒学中的难解之谜,搞成了千年疑案。

  

   我们今天重新探讨这一问题,应该拨乱反正、追根溯源,恢复“格物致知”的本义。一旦“格物致知”的本义恢复了,那么,儒学中的这个难解之谜就会迎刃而解,而儒学的这一千年疑案也会大白于天下。

  

   2016-9-8于郑州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词条  究竟  究竟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