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3M公司,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创新机制。
公司在各个事业部内部都建立了实验室,为员工提供了发明创造的场所和设备仪器。实验室是研究开发的核心地点。并且公司规定,允许部门员工拿出15%的时间来“干私活”,即从事个人感兴趣的工作方案,不管这些方案是否直接有利于公司。这就是有名的“15%规定”。
在这种群体性的创新活动中,3M公司将创新思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杂乱无章的创新(随机性强);
经过设计的创新;
经过这几个阶段,创新也随着从随机性强慢慢转变到计划性强。
最初各种创新想法得到广泛的支持,而随着创新阶段的发展,创新的注意力就将越来越集中,对最后阶段的创新成果就可以进行评价了。
在对这个创新漏斗的审视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发散阶段,是思想、观念的创新阶段,它是整个创新活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问题意识在发挥作用,自由性强。
而收敛阶段是实际解决问题的适应性阶段,它是整个创新活动的趋向终结,在这个终结点上,我们需要看到在现实需求的导向下,理性浓厚的创新成果是怎样发挥效用的。
应该说,在企业资源有限的约束下,不可能全面出击每一个具有潜力的创意,它需要有一定的项目筛选机制。
如3M公司的创新机制就随时根据周围环境的各种信号刺激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有些想法观点被保留、放大,形成一个新的产品部门,为企业带来新的销售收入;有些则经过项目的筛选被自然放弃。最终胜出的项目则是经过层层筛选、自然淘汰后具有真正成长性的创新成果,从而提升企业的成长性潜能。
有了项目筛选程序与自我淘汰机制,3M公司的任何一个新创意与产品都必须经过这种自然而残酷的竞争选择,只有那些真正具有成长潜力和良好适应性的创新成果才能存活下来,并得到高速发展。